Thursday, January 2, 2025

《自由的哲学》共学笔记(三)

第三周:《自由的哲学》第三章“有助于认知的思考”第一部分总共23张思想卡片

  • 3.1-1:当我观察一个台球被击中时是如何将自己的运动传递给另一个球的,对于所观察的这一事件的进展我一直完全没有影响力。第二个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是由第一个球的方向和速度所决定的。
  • 3.1-2:只要我一直只是作为一名观察者,那么关于第二个球的运动,就只能当它发生之后我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当我开始思索所观察的内容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 3.1-3:我的思索的目的是对发生的事件形成概念。(...)换而言之,在这个没有我的参与而发生的事件之上,我试图将一个发生于概念领域的第二过程附加进来。后者取决于我。
  • 3.1-4:无疑,正在发生的事件是独立于我而运行的,同样确定的是,概念过程如果没有我的参与是无法发生的。
  • 3.1-5:对我来说,一个事件的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在相应的概念发现之前与之后,存在着深远的差别。单纯的观察,能够在一个特定事件的不同部分发生时追踪到它们,但它们之间的关联,如果没有概念的帮助,仍然是模糊的。
  • 3.1-6:观察与思考是人所有灵性追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只要他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追求。
  • 3.1-7:哲学家们曾经从不同的基本对立面出发去探寻:观念与现实,主体与客体,表象与本体,“吾”与“非吾”,观念与意志,概念与实体,力量与物质,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然而,很容易证明,所有这些对立面必须以观察与思考的对立面为先导,这一对立面对人类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 3.1-8:无论我们欲主张何种原理,必须要么证明曾在某个地方对其进行过观察;要么以清晰思维的方式将其阐明,并且这得经得起其他任何思考者的再思考。每一位哲学,如果打算论述他的根本原则,就必须以概念化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于是,就会用到思考。因此,他其实已间接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是以思考为先决条件的。
  • 3.1-9:世界上的现象,在其发生的过程中,思考的作用也许很小;但在对其形成某种观点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思考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 3.1-10:至于观察,对它的需要是由于我们身体的构建方式。对一匹马的思考,与“马”这一客体,对我们来说是分别呈现出来的两种事物。只有借助观察,该客体才能为我们所理解。仅仅是盯着这一动物看,我们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关于马的概念,同样,仅仅通过思考,我们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相应的客体。
  • 3.1-11:在时间顺序上,观察甚至是先于思考发生的。因为即便对思考来说,我们也必须首先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它。
  • 3.1-12:任何进入我们体验领域的东西,我们首先是通过观察觉察到它们的。感受内容,感知内容,直观内容,我们的情感,意志行为,梦与幻像,心象,概念与观念,所有的幻觉与幻想,这些都是通过观察赋予我们的。
  • 3.1-13:我观察一张桌子,并针对这张桌子进行思考,但是我并没有在同一时刻对此思考进行观察。如果,除了观察这张桌子之外,我也想观察自己对该桌子的思考,那我就必须首先将自己转移到一个位于自己行为之外的立场。
  • 3.1-14:尽管对客体和事件的观察以及关于它们的思考是完全日常的、充斥在我持续不断的生命流之中的状态,然而对思考自身的观察,却是一种特殊例外的情形。
  • 3.1-15:我们必须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对思考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将一种程序运用于其中了,这一程序对世界内容中所有其它部分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标准状态,但是遵循这个标准状态对思考本身并不适用。
  • 3.1-16:在我思索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根本不是该事件对我的影响。当看到一块石头被扔到一片玻璃上时,通过获知与观察到的变化相对应的一些概念,我根本无法获得任何关于自己的认知。但是,当我获知某个事件于我内在引发的情感时,我的的确确会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关于自己性格的一些内容。
  • 3.1-17:思考的特殊本性恰恰在于此,即思考这种行为,仅仅指向被观察的客体,而并没有指向思考的人。
  • 3.1-18:这恰恰正是思考特有的本性,就是说,当一个思考者致力于思考时,他就会忘记自己的思考。占据其注意力的并非他的思考,而是思考之客体,即他正在观察的内容。
  • 3.1-19:因此,我们针对思考所能做出的第一项观察内容就是我们通常的灵性生活中没有被观察到的元素。
  • 3.1-20:我们为什么不去观察那些发生在日常灵性生活中的思考呢,不是因为别的,正是由于思考是以我们自己的行为为基础的。
  • 3.1-21:换句话说,当我正在思考时我并未留意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的思考,我关注的仅仅是并非我创造出来的我的思考的客体。
  • 3.1-22:甚至,即便当我进入那个例外情形中并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思索时,我仍处于相同的境地。我永远无法观察自己当下的思考;而只能事后把我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所拥有的众多体验当作新一轮思考的客体。(...) 那个应当被观察的思考,永远不会是我实际上正参与其中的思考,而是另一个。
  • 3.1-23:为了这一目的,至于我会观察自己以前的思考,还是会追踪另一个人的思考过程, 也或者就像在上文台球的运动那一例子当中、会设想一种虚构的思考过程,这无关紧要。

思想卡片3.1-1~3.1-4

  这一章开头,以一个台球撞击另一个台球的事件为例子,让我们通过外在世界的自然,去认识自己内在的自然。

  第二个台球被撞击后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是完全遵循着自然法则中的铁律去进行的。作为一名观察者,对于台球的运行,我是毫无任何影响力的。然而,我却可以主动决定成为一名思考者,去观察这外在事件,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在自己内在形成概念,然后对这相应的概念进行思考。

  外在事件的发生,是独立于我而运行的;而内在概念的思考,却必须有我的参与才能发生的。

思想卡片3.1-5~3.1-6

  回到台球撞击事件,如果只是单纯的观察,我们看到第一个台球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向着第二个台球移动,也看到撞击后第二个台球以另一个方向和速度移动。单单靠观察,恐怕无法知道撞击前和撞击后的运行之间有什么关联,必须将观察转成相应的概念,才能帮助我们进行思考,推论出台球撞击后的运行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观察思考是人的一切灵性追求的两个出发点。

思想卡片3.1-7~3.1-9

  哲学家们在探索所有基本对立面(如观念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等)之前,必须先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他们主张任何原理,必须证明曾经在某处观察到它,或者必须以任何人都能再思考的清晰思考方式来阐明这原理。因此,他们已经承认思考为先决条件,让他们能够以概念形式来表达其原理。

  虽然外在事件的发生,思考的作用很小;但对事件形成观点的过程中,思考的作用是占第一位的。

思想卡片3.1-10~3.1-12

  我们需要观察,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构建方式(感官),只有借助观察,一个客体才能为我们所理解。但是,仅仅观察是不可能形成该客体的相应概念;同样,仅仅思考是不可能创造出客体的。

  在时间顺序上,观察先于思考,所有进入我们体验领域的事物,都是先通过观察赋予我们的。

p>思想卡片3.1-13~3.1-18

  这里点出思考的特别之处,就是思考自身也可以被当成是观察的客体,而这需要我转移到这个客体之外的立场,才能进行观察。

  观察事件和观察思考是有所不同的:观察与思考任何事件,是可以不断在我生命之流中发生的;但是,观察思考自身,却是一种特殊例外的情形,我们通常是不会去观察思考的。

  而且,当我专注于观察事件时,我可以获得对于事件的思考,但却无法获得任何关于自己的认知;当我转向观察思考时,却可能在我内在引发情感,让我了解到关于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内容。

  这就是思考的特殊本质,它仅仅指向被观察的客体,并没有指向思考者。当一个思考者致力于思考时,他的注意力是放在思考时所观察的客体之上,而不是他的思考自身。

思想卡片3.1-19~3.1-23

  我们观察思考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在日常灵性生活中未被观察到的元素,因为平时我们都在观察事件,而不是观察思考。观察事件获得的思考内容,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在思考的当下,是无法同时留意到正在创造出来的内容的,我只能关注到非我所创的事件本身。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以前的思考、或是另一个人的思考、甚至是虚构出来的思考,但我们是永远无法观察自己当下的思考。

Saturday, December 28, 2024

《自由的哲学》共学笔记(二)

第二周:《自由的哲学》第二章“对科学的基本渴求”总共15张思想卡片

  • 2-1:人并非一个按照统一方式而被组建起来的本质生命。比起世界主动给予他的,他总是索要更多。
  • 2-2:对大自然的每一瞥都会于我们内在引发大量问题。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现象都会为我们设置新的任务。每一次经历之于我们都将成为一个谜。
  • 2-3:我们在各种事物当中所探求的东西超出了我们在这些事物当中被直接赋予的东西,这种多出来的东西将我们完整的本质存在分割成了两部分。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对立性。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本质存在与世界相面对。宇宙在我们看来有着截然对立的两极:“吾”(I)与世界
  • 2-4:一旦意识在我们的内在中亮起来,我们就在自己与世界之间树起了这道屏障。但尽管如此,我们绝不会丧失这样的情感,即,我们仍属于这世界,有一条纽带将它与我们连在了一起,我们是位于宇宙之内、而非其外的一个本质存在。
  • 2-5:这种情感促使我们努力将对立双方加以弥合连接,从根本上说,人类整体的灵性追求就在于这一连接过程。我们的灵性生命之历史,就是一个为了寻求我们与世界之间的统一而不断探索的过程。宗教、艺术、和科学,都同样在追寻这一目的。
  • 2-6:只有当我们将世界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内容时,才能再次找到自己曾从中分离开来的那种关联。
  • 2-7:我在这里所描述的这整个境况,是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现象中与我们相遇的,这个现象就是:一体化的世界观或一元论,与双重性的世界理论或二元论,之间的矛盾对立。
  • 2-8:二元论关注的仅仅是人的意识所带来的吾与世界的分离。它所有的努力,都在于一场调和此对立两极的徒劳奋争,此对立两极它时而称之为灵性与物质,时而称之为主体与客体,时而称之为思维与现象。它有一种情感,那就是,在这两个世界之间一定存在着一座桥梁,但它却无法找到这座桥梁。
  • 2-9:既然人体验到自己即“吾”,所以他只能认为此“吾”为存在于灵性一面的;而当他为了这个“吾”与世界对立起来的时候,他必定会将感官被赋予的知觉世界,即物质世界,归于世界一面。这样的话,人就将自己置身于灵性与物质之对立面的中间了。由于他自己的身就属于物质世界,所以他越发会不得不这样做。
  • 2-10:如此说来,“吾”,属于灵性领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被感官所感知到的物质性事物与过程,属于“世界”这一面。所有关于灵性与物质的谜题,人定会不可避免地从他自身本质的基本迷题中重新找到。
  • 2-11:一元论仅仅将目光投向了整体统一性,它要么会试图否定、要么会含混掩盖那些现实存在的对立性。(...)二元论将灵(吾)与物质(世界)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本质存有,因而无法理解两者间是如何能够互相作用的。
  • 2-12:面对所有这些观点,我们必须注意一项事实,即,我们首先是在自己的意识中与基本对立面和原始对立面相遇的。正是我们自身,将我们从自然的土壤中分离了开来,并将我们作为“吾”与“世界”对立了起来。
  • 2-13:我们确实已远离了自然,同样千真万确的是,我们感觉到:我们在她之中并归属于她。唯有她自身的运转,才会同样也活在我们的内在中。
  • 2-14:只有首先学会在自己的内在中认识自然,我们才能找到我们之外的她。我们自己的内在中与她类似的那些内容将成为我们的向导。于是,这就预先标明了我们的道路。关于自然与灵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不应试图去做出任何推测。相反,我们应深入到自身本质存在的深层,为了去那里找寻那些我们在飞离自然的旅程中曾挽救下来的元素。
  • 2-15:对自身本质存在的研究一定会为我们揭开那个谜底。我们一定会到达一个时点,在那里, 我们可以对自己说,“现在我们已不再仅仅是‘吾’了,在这里存在着某种超越了‘吾’ 的东西。”

思想卡片2-1~2-2

  人天生的本质生命,并不是一个被统一组建的个体,对世界所给予的,人总是索求更多。因此,对大自然的每一瞥,总会在我们内心引发大量问题,致使我们在每一个经历中都想去解谜。

  柏拉图(Plato)经典名言:“哲学始于惊奇”(Philosophy begins in wonder),正是关于人的天生本质,它引起我们对科学的基本渴求,进一步启动我们的思考,去解释世界赋予我们的谜题。

  如此看来,人天生的好奇心,就是思考的起源了。

思想卡片2-3~2-5

  人的探求超出世界直接赋予我们的,这多出来的东西将我们分割成两部分,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对立:“吾”(I)与世界。

  虽然如此,我们的情感还是意识到我们仍位于宇宙之内、而非其外的一个本质存在。这情感促使我们努力将对立的“吾”与世界加以弥合连接,这种寻求统一的灵性探索,不断出现于宗教、艺术、科学等领域中。

思想卡片2-6~2-7

  要找到自己与世界的关联,我们需要将世界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内容。整个关于“吾”与世界的思想内容,在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单一世界理论或一元论、双重世界理论或二元论。

思想卡片2-8~2-11

  二元论关注的是在努力调和“吾”与世界的两极对立:灵性与物质、主体与客体、思维与现象,但却无法找到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

  当人体验到自己即“吾”时,他只能将“吾”归于灵性层面;而当“吾”面向对立的世界时,他必然将通过感官被赋予的知觉世界归于物质层面。

  二元论将灵性(吾)与物质(世界)看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存有,因此无法理解两者间如何能够互相作用。

  一元论只将目光投向整体统一性,企图否定或模糊现实存在的对立性。

思想卡片2-12

  这张卡片提到所有这些观点,指的是书中介于卡片2-11与2-12段落之间所描述的,关于一元论的三种形式,与对这些形式的质问。原文相当长,在这里只精简地提出要点:

  1. 唯物论:否定灵性的物质主义(Materialism)
    质问:物质主义尝试把思考能力归于物质(大脑),但物质怎么能思考自己的本性呢?
  2. 唯灵论:否定物质的灵性主义(Spiritualism)
    质问:如果物质是思考所创造出来的,为什么思考付诸行动时必须依靠物质实体来实现呢?
  3. 单子论(Monadology):宣称物质与灵性是不可分割的实体(Indivisible Entity)
    质问:如果一个实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为什么以二元方式来呈现自己呢?

  事实上,“吾”与世界这个基本与原始的对立,首先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的,是我们自己把“吾”从自然(世界)分离出来,然后形成“吾”和世界的对立。

  换句话说,“吾”与世界的分离对立,是我们咎由自取的。

思想卡片2-13~2-15

  我们确实已经远离自然,同时又真实地感觉到我们依然在自然之中、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真实感觉只能是由于自然的一切运作也活在我们的内在中。

  因此,我们要先学会认识自己内在的自然,才能认识外在世界的自然。我们要探索自然与灵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体验自身本质存在的深层,找寻我们离开自然时所遗留下来的元素。

  这种探索方式,会让我们体验到某种超越“吾”的东西。

Tuesday, December 24, 2024

《自由的哲学》共学笔记(一)

  2024年9月29日,《自由的哲学》年度共学计划正式启动,当天有两场大型 Zoom 视频大会。德国时间早上9点15分(即新加坡时间下午3点15分)是英语会议,同时有中文、韩语、日语、俄罗斯语、捷克语现场翻译;下午7点15分是德语会议,会有英语、西班牙语翻译。

  首先由 Andreas Schmitt 开场致欢迎辞,介绍了《自由的哲学》这本书,还有这次共学计划的学习方式,包括每天15分钟阅读《自由的哲学》思想卡、每周一封鼓励及说明信函、固定一位伙伴交流、语言区域小组交流、手机应用程序等。

  接着由 David Martin 带领我们做冥想练习,内容包括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圆的图像,将它放大、缩小、翻转;还有想象一个乞丐的画面,想象这乞丐可能面临的什么困境,观察自己内心产生什么情绪;另外想象一只狗,也可以像想象圆变大变小一样的想象狗变大变小。这些练习,是在引领我们去理解《自由的哲学》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

  然后,各国参与者就分头前往各自的语言区域 Zoom 会议,我加入中文区域小组会,主持是黄爱华,主要是回答参与者的一些疑问,还有让我们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从中去寻找伙伴组成二人学习小组。区域小组会议定为每两周一次,在有全球共学会议的那一周,是接着全球共学会议进行的;其他周则定于周日晚上7点进行;至于二人小组,可以每周一次讨论思想卡片内容,交流学习心得、想法、挑战等。


第一周:《自由的哲学》第一章“有意识的人的行为”总共17张思想卡片

  • 1-1:人在其思考和行为中是一个灵性自由的存在,还是他会受制于一种纯粹自然法则的铁一般的必然性呢?很少有哪个问题会如此这般凝聚了众多敏锐的洞察力。
  • 1-2:这一思路中的错误很快就会被发现。斯宾诺莎以及所有像他那样思考的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人不仅会对他的行为有意识,而且也会对指引他的那些原因有意识。
  • 1-3:关于我们的意志自由这一问题可以完全孤立地单方面地被提出来吗?如果并非如此,那么它必须与哪些其它问题联系起来呢?
  • 1-4:如果在我的行为的一个有意识的动机与一种无意识的推动力之间存在着区别的话,那么有意识的动机所导致的行为,就一定要与出于盲目渴望的行为区别开来加以评判。因此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涉及到这种区别。并且,我们针对真正的自由之问题必须采取何种态度,也将取决于探究这一首要问题所得出的结果。
  • 1-5:获知人的行为之原因意味着什么呢?这一问题得到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会把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一分为二。人们将行动者与认知者区分开来了,只不过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却对最为重要的一种人——出于认知而行动的人——视若不见。
  • 1-6:因为问题恰恰在于,理智、目的和决定,是否像动物性欲望那样,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人施加一种强制性呢。
  • 1-7:问题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一旦做出一项决定之后我能否执行它,而在于此决定是如何于我内在形成的。
  • 1-8:将人与所有其它有机生命区别开来的东西是以人的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人与其它有机生命共有的一点就是积极的作为。
  • 1-9:一项其执行者并不知晓为什么要执行它的行为,不可能是自由的,这完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种已知道其原因的行为又如何呢?
  • 1-10:这将我们带向了如下问题:什么是思考的起源与意义?因为,如果不具备对心之思考行为的认知,则不可能形成某种事物之知识的概念,因此,也不可能形成一项行为之知识的概念。
  • 1-11:如果我们认识到思考从总体上来说意味着什么的话,就会容易弄清楚思考在人类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 1-12:正如黑格尔确切地说过:“是思考才将同样也被赋予了动物的心(die Seele)转变为灵的。”
  • 1-13:爱、同情以及爱国主义,是行为的推动力,不可以将其分解为冰冷的智性概念。人们说:在此,是内心(das Herz)和性情(das Gemüt)在行使着它们的权利。这毫无疑问。但是,内心与性情并没有创造出行为的动机,而是,它们以动机为先决条件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范畴。
  • 1-14:当一个能引发同情心的人的心象呈现在我的意识中时,同情就会出现在我的内心之中。通往内心的途径会经由头脑。在这一方面,爱,也不例外。
  • 1-15:人们说:爱让人对所爱之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但这件事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并宣告:爱恰恰会为那些优秀的品质睁开双眼。许多人与这些优秀品质擦肩而过却毫无察觉。有一个人,他看到了这些优秀品质,正因如此,爱在他的心中苏醒了。
  • 1-16:他形成了一幅千百人不曾拥有的心象,除此之外,他还做过别的什么吗?他们没有这份爱,因为他们缺少了这幅心象。
  • 1-17:无论我们想要以何种方式来对待此问题,有一点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人类行为的本质这一问题是以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我要首先转向这一问题。

思想卡片1-1

  这张卡片是第一章开头的句子,马上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思考和行为是自由的,还是被限制于纯粹自然法则的不自由呢?这是关于人类自由意志的问题,这一章就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思辨。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着众说纷纭的热烈争论,其中有热情的支持者,也有固执的反对者。支持者认为,人类生活中的行为,都是自主决定而进行的;反对者则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是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

  这些自由的反对者,他们主要攻击的,仅仅是针对选择自由来争论的,并没有触及自由意志的意义。

思想卡片1-2

  这张卡片提到斯宾诺莎(Spinoza)的思路,这套卡片没有提取相关内容,需要回到书本中去了解他的论说。

  斯宾诺莎可说是反对自由争论的始作俑者,他对自由的定义如下:

如果一个事物的存在与行为,是出自于其本质的纯粹必然性,我称之为自由;
如果它是由某种其他事物以明确且固定的方式所决定的,我称之为不自由。
I call a thing free that exists and acts out of the pure necessity of its nature;
and I call it unfree, if its existence and activity are determined in a precise and fixed manner by something else.

  斯宾诺莎举例说明:小孩之渴求乳汁、愤青之寻求复仇、懦夫之遇事逃跑、醉汉之胡言乱语,这些事件的当事人,都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的;然而斯宾诺莎认为,他们其实是受到一些激情的推动(相对应的情绪为:饥饿、愤怒、害怕、混乱),且无法抑制这些激情推动出来的渴求,这其实是不自由的。

  这一思路的错误在于,他忽略了人不只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他也可能会意识到导致行为的原因。小孩、愤青、懦夫、醉汉的这些行为,的确是不自由的,但那是他们不晓得这些行为背后有一些在他们内心深处运作且不可抑制的原因。

思想卡片1-3

  这张卡片对斯宾诺莎的论说提出质问,他提出人的行为是在其激情、情绪的抑制下而决定的,因此是不自由的。但他只是孤立地、单方面地从行为本身去攻击人的选择自由,而忽略了导致行为背后的原因。

思想卡片1-4

  这张卡片进一步质问,斯宾诺莎举出的那些无意识行为,怎么能和另一种“既意识到行为,也意识到导致行为原因”的行为混为一谈呢?前者是无意识的性格推动,后者是有意识的行为动机,这两大要素需要被明确区别开来,才能加以评判人的意志是否自由。

思想卡片1-5~1-9

  那获知了行为动机,是不是就是自由的呢?问题是,原因、目的、决定(有意识的动机),是否像动物性欲望(无意识的推动)那样,会同样地对人施加强制性的影响(不自由)呢?此中关键在于那决定是如何于我内在形成的,要知道人与其它有机生命的区别在于,人是以理性思考为基础来决定行为的,为什么要把人类行为自由与动物性欲望搭钩呢?

思想卡片1-10~1-12

  我们应该探讨思考的起源与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认清心魂之思考行为,便不可能形成事物和行为之知识概念。只有认识到思考意味着什么,才会比较容易弄清楚思考在人类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了。这就是黑格尔(Hegel)所说的:

正是思考,将动物也具有的心魂(soul),转变成灵性(spirit)。
Thinking turns the soul, with which beasts too are gifted, into spirit.

  换句话说,思考赋予了人类行为其特有的印记。

思想卡片1-13~1-16

  这些卡片举出爱、同情、爱国主义等感受,这些是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推动力,它们引发了相对应的心象,经由头脑通往内心思考,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升起了动机,发挥了这动机的推动力,以自由意志付诸行动,完成了相应的行为。

  这里所描述“从动机到行为”的过程,是由心魂中的感受、思考、意志能力而完成的。

思想卡片1-17

  这张卡片对此做了一个总结:人类行为的本质这一问题,是以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为先决条件的。

  因此接下来,将对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Tuesday, November 26, 2024

《儒学在当代的生命力》国际研讨会

  2024年9月28日,我出席了一场由南洋孔教会举办的《儒学在当代的生命力》国际研讨会,地点在富丽华城市中心酒店,研讨会主题简介如下:

  儒学作为中华文化两千年来的思想主流,不仅奠定了华人社会的价值根基,也对东亚及东南亚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背景下,儒家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资源,对当代社会的建构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对新世界秩序的重建又可以提供怎样的价值思考?

  南洋孔教会邀请了中港台新共五位教授,他们针对这个主题,各自主讲了以下议题:

  1. 曾昭旭教授:儒学对未来世界与人类前途的可能贡献
  2. 梁元生教授:六经注我: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
  3. 颜炳罡教授:孔子归来——中国大陆近期儒学的强势复兴之省察
  4. 王昌伟教授:什么儒家?谁的儒家?:以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为例
  5. 刘震教授: 从“生生之谓易”看易学生命力

  在这里记下五个演讲中我的点滴笔记:


曾昭旭教授:儒学对未来世界与人类前途的可能贡献

  • 曾昭旭教授,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南洋孔教会学术顾问。
  • 华裔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对中西文明的分类:西方文明为破裂型,中国文明为连续型。(补充说明:张光直的生平事迹可参阅《四海为家的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其中西文明类型说可参阅《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 孔子为中国文明定性:乾阳/动力性,坤阴/包容性。(补充说明:乾——自强不息,坤——厚德载物)
  • 夏商周三朝文化演变:夏尚忠/重视肉身/是为地,商尚鬼/重视精神/是为天,周尚文/重视人文/是为人。(补充说明:关于夏商周之尚,搜索到钱穆《国史大纲》中之“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字句,这汉人之说应该是指东汉史学家班固为白虎观会议经学辩论结果所撰写的著作《白虎通义》。)
  • 中国文明特色:把所有人当人看,人人皆可为尧舜/圣人——人道的文化。
  • 一说儒道二元:儒/向前看/积极进取,道/往后看/消极退隐。
  • 然而,曾教授认为是儒道一体:天下有道则显,天下无道则隐;孔子早年周游列国为显,晚年整理六经为隐,此隐非消极之道隐,而是积极之儒隐。
  • 中西文化的分别:中国——辩证思维,西方——分析思维。
  •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道的文化。
  • 中国文化,说文化民族,非血缘民族——王道的文化。
  • 辩证思维之例:孔子——义利之辨,孟子——人禽之辨、王霸之辨、华夷之辨。
  • 儒家文明特色总结:
    1. 富于弹性,善于调适;无论如何要活下去,活下来要活得优美;此乃曾教授致力于爱情学之动力因。
    2. 包容性,融合性。
    3. 爱和平,重多元。

梁元生教授:六经注我: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

  • 梁元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梁教授和新加坡有一段因缘,1980年代新加坡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教育部成立了“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由刘惠霞博士带领。
  • 在1982~1988年期间,梁教授参与了课程的讨论与编写,也在东亚哲学研究所担任翻译与接待的工作。
  • 回到香港后,梁教授不断在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下功夫,提出“六经注我”:
    1. 《诗经》:情感和韵律的世界
    2. 《尚书》:历史之言
    3. 《礼记》:现实社会的礼仪与规范
    4. 《乐经》:艺术
    5. 《易经》:哲学与宗教的超越和冥想
    6. 《春秋》:家国关怀和政治参与
  • 从六经反思现代教育的六个面向:
    1. 情感与美学
    2. 家庭、人群与社会伦理
    3. 历史和文化遗产
    4. 哲学和宗教
    5. 政治关怀与家国意识
    6. 音乐和艺术
  • 教育的终极理想——做人:
    • 活出人的“完美”和“圆融”
    • 克服弱点和短处,尽力达到“至善”
    • 孔子针对个别学生问仁,给出相应的提点
  • 六经与六艺——现代教育面对的挑战:
    • 数码文化与科技创新:艺的教育
    • 城市文化孕育的高墙和流水
    • 经为纲本,艺可变通
    • 把传统经典融入现代课程

颜炳罡教授:孔子归来——中国大陆近期儒学的强势复兴之省察

  • 颜炳罡教授,中国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乡村儒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南洋孔教会学术顾问。
  • 颜教授回顾近四十年中国大陆儒学的复兴,可分成三个阶段来说:
    1. 1979~1994年第一阶段:
      拨乱反正,由反孔批儒走向客观、理性、多角度研究孔子与儒学。
      1979年10月,中国哲学史讨论会在太原召开,张岱年发表《孔子哲学解析》。
      1978年,庞朴发表《孔子思想再评价》。
      1980年,李泽厚发表《孔子再评价》。三篇文章揭开孔子、儒学研究新篇章。
      1984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曲阜成立。
      1985年,匡亚明著作《孔子评传》由齐鲁书社出版。
      1986年,《孔子研究》创刊号发行。
      1987年,易学热兴起,《周易研究》创刊。
    2. 1994~2012年第二阶段:
      无孔不入,孔子、儒学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全面归来。
      1994年,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李光耀当选为名誉理事长。
      2006年,央视推出百家讲坛,对民间国学热推波助澜。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纲领,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承前启后,由经济建设中心到文化大繁荣。
    3. 2012~2024年第三阶段:
      归去来兮,从研究孔子到礼敬孔子,从分析儒学到复兴儒学。
      孔子成为民族精神符号,儒学成为民族教养的象征。
      2012年,新一届领导人执政,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多次肯定,孔子与儒学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有利于孔子、儒学的生存、研究、发展、推广、普及的政策。
      民间团体、社团、基金会、书院等实体机构大量涌现,发挥了不少作用。
      以乡村儒学、企业儒学、社区儒学为标志的民间儒学、草根儒学,也出现了。
  • 反思与未来发展:
    1. 儒学在中国大陆总趋势看好,整个世界格局对儒学复兴利好。
    2. 应上下联动,各阶层齐动员,进一步推动儒学复兴。
    3. 知识精英应关心民众的精神诉求,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的示范效应。
    4. 儒学应关心人类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将优秀的世界文化引进来,让孔子、儒学走向世界。

王昌伟教授:什么儒家?谁的儒家?:以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为例

  • 王昌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新加坡儒学会会长、南洋孔教会学术顾问。
  • 谁才是真正的/正确的儒家:
    • 孟子 vs 荀子
    • 汉儒 vs 宋明儒 vs 清儒
    • 程朱 vs 陆王
  • 孔子/儒家是否为宗教:
    • 1895年,康有为向清朝政府建议广设孔庙。
    • 1897年,正式提出模仿基督教宗教组织的构想。
    • 1912年,陈焕章于孔子诞辰正式成立全国孔教总会,并撰写《孔教论》上下两篇,上篇《论孔教为一宗教》,下篇《论中国今日当倡明孔教》。
  • 南洋孔教会的历史:
    • 1914年,实得力孔教会成立,会所置于中华总商会内。
    • 以“实得力”(Straits 音译)命名,指海峡殖民地区域,包括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等地。
    • 其章程里列出宗旨为:宣传及振兴孔夫子之教育、道德、文化;赞成万国和洽太平;扶助格致各种学问及善举。
    • 章程里也列出具体的庶务,分礼教、教育、政治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说明细节。
    • 章程里定下于孔夫子八月廿七日诞辰进行纪念及演说,并宣布孔教主义。
    • 实得力孔教会的难题:政治认同、民族与文化身份、宗教意识。
    • 日据时期停止活动,直到1949年恢复活动,并改名为南洋孔教会。
    • 章程宗旨改为:宣扬孔子遗教、促进中国固有道德及学术。
    • 2000年,提出改名为“南洋孔学会”,旨在卸下宗教色彩,增加学术生命,但结果改不成。
    • 2007~2023年,郭文龙会长领导南洋孔教会,筹建孔庙、孔圣殿、孔圣堂或孔子大学堂,建设一个儒学重镇、文明对话中心、旅游热点、新移民精神家园和凝聚海外华人的场所,计划于2011年世界华商大会举行动土仪式。
  • 结论:
    • 孔教的性质。
    • 与“中国”的关系。
    • 与在地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 多中心、多元表述的中华文化观。

刘震教授: 从“生生之谓易”看易学生命力

  • 刘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
  • 从“死生”到“生生”:
    • “死生有命”的解读,“死生”指轮回,“命”指命中注定。
    • “死生”与“生死”的差别,“生死”的“死”是无法决定的。
    • 从“死生”到“生生”,“生生”即易学。
  • “生生”的符号表达:
    • 以八卦象征生命的环境、规则与核心。
    • 八卦体系的核心是多元一体。
    • 八卦与六十四卦是用“象”描绘“生”的世界。
  • “生生”中的生命哲学: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 “生生”二字,前面的“生”表示大化流行中的生命本体,后面的“生”则指生命本体的本能、功用与趋向。《周易》的生命哲学是在宇宙、社会与自我之间实现平衡。
  • “生生”中的阴阳哲学:
    •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生生之谓易”中的“生”,具有阴阳两重内涵:
      • 阴生,即自然界万物的客观规律(厚德载物);
      • 阳生,即人类改造大自然的主观能动(自强不息)。
    • 阴阳相互作用,永无穷竭,推动了万物的生生不息。
  • “生生”中的变化哲学:
    • 《周易》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变化。
    • “生生之谓易”的“易”本身就有变化的含义。
    • 强调了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永恒的、普遍的。
    • 变化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 “生生”中的道德哲学:
    • “生生之谓易”蕴含着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 《周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互利;人与自我的诚实。
    • 道德追求体现在个人修养上就是进德修业;体现在社会治理上“举而措天下之民”。
  • 从“生生”看生命:
    • 生命,在《周易》的视域下,是客观规则与主观意识的结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枷锁下舞蹈。
    • 帛书《易传》中孔子所谓“仁义求吉”与“德性求福”指出了何为应然的生命德性之路。
  • 社会上的利益,通过社会的协商而成。
  • 共义互利,基于诚信。

Friday, October 4, 2024

我读张德芬《身心灵三部曲》(三)——创造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是张德芬《身心灵三部曲》的第三部,代表着“唤醒、疗愈、创造”成长三阶段中的第三阶段:创造,也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

  告诉自己你很棒,而且事情会非常顺利、成功,只是完成心想事成一半的工夫。真正心想事成的境界,应该是处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知道自己真心向往的是什么,而且对治了阻扰的信念,连接上你的源头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同时,心想事成只是一个修行的工具和阶段,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状态。对于初入灵修殿堂的人而言,心想事成是极具吸引力的。但是当意识层次提升到一定的境界时,我们应该知道,顺应生命之流、臣服于宇宙能量的运作方式,是较为理想的状态。这个工具最终会带我们回到自己的源头,在那里,我们本自具足,不须外求了。

  故事简介如下:

  听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喜悦。美丽的公主以找到那个秘密为招亲条件,于是,全国的青年都出发去寻找,阿南也是其中之一。这趟旅途充满艰难险阻,但那个秘密真的存在吗?

  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从没怀疑这个愿望是否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也没想过愿望背后要付出什么代价。取得秘密之后,理当美梦成真的阿南不解自己为何反而深陷险境?另外,了解秘密的神秘国人民为何不如传说中喜悦……

  这是一场触动人心的追寻之旅,张德芬把自己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心想事成经验和体悟,融入这个天方夜谭似的有趣故事里。书中提到的种种方法,都是帮助你成就梦想的有用工具,并让你最终到达顺流而行的境界,在生命之河里自在徜徉,真正的心想事成。

  故事内容总共26章加上缘起,缘起以外分成2个部分:学习心想事成的秘密、秘密背后的秘密。全新增订版在书后加入“心想事成30天实践计划”,并新增“心灵能量20问”,根据亲身体验,提供心想事成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指南,并解答常见问题。

  以下从书中缘起、2个部分、实践计划摘录了一些句子,以供参考:


缘起:从一个遥远的故事说起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模式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过生活。

  • 山城国农夫阿南,听到月叶公主公开招亲。她听说“在大山之西,碧海之东的遥远地方,有一个神秘国,藏有一个镇国之宝,传说得到这个宝贝的人,就会拥有真正永恒的幸福。”公主招亲的条件就是:以一年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找到这个秘密之宝,并且把它带回山城国,公主就会嫁给他。
  • 阿南与同伴一起出发,途中遇到凶险,同伴都被狼吃掉,只剩下他一个人获救。阿南休养几天后,本想离开,却发现原来身处甚美国,当晚举行一年一度的“心想事成大赛”。
  • 阿南听了很兴奋,就留下来去观看大赛,并且获得太后接见。在交谈中,太后发现月叶公主是她失散二十年的女儿。于是,太后要求阿南把公主带回甚美国,她就传授阿南“心想事成”的秘诀。
  • 太后让阿南到教授“心想事成”秘诀的“神秘学院”学习,然后提供飞天宝马和两件宝物给他,帮助他完成任务。

第一部:学习心想事成的秘密——接收宇宙的讯息,达到心想事成
真正把你想要的东西带到身边的,是宇宙的力量。在适当的时机,你必须放手,让它接管。你要留意宇宙给你的讯号,然后抓住它为你带来的每一个机会。

  • 外在有形的世界,是由内在无形的世界掌控的。
  • 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只专注在表面——只看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只活在肉眼可见的世界里——而不关注主宰一切的内在世界。
  • 物质层面(有形),只是心灵层面和心理层面(无形)运作的结果而已。
  • 心理层面,是指我们的心思、情感、想法这些内在发生的东西;心灵层面,就是让心理层面得以存在的空间,它不会随着你的肉体死亡而消失,反而经由心理层面而显化到了物质层面。
  • 无形世界如何影响有形世界,即创造显化的步骤:
  •   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 我们的所思所想,也就是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因此产生相对应的情绪。
  • 情绪是行动的原动力,让我们决定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应对当时的情况。
  • 我们的行为会造成一些后果,行为就是连接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桥梁。
  • 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它们的能量振动会影响其他东西。
  • 世上的万事万物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所组成,而且会互相影响,无形操控有形。
  • 吸引力法则: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
  • 当我们全神贯注17秒在一件事或一种情绪上时,振动频率才会开始作用。
  • 思想会决定你的频率,而情绪则会告诉你,你正位于什么样的频率上。
  • 好的思想和正面的情绪,它们的振动频率是很高的,经由你把它们散发到宇宙中,它们就会吸引振动频率相同的正面人、事、物来到你身边,反之亦然。
  • 所以,情绪,或是感受,是我们探察自己是否散发正面能量的最好工具。
  • 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大自然的振动频率,是最接近完美本来面目的振动频率,只要和大自然有回应、共鸣,它就是我们最好的“秘密转移物”。
  • 当你说“想要”的时候,你的状态是匮乏的,因为你没有,所以才“想要”。
  • 根据吸引力法则,宇宙回应的是你的感觉和感受,而不是你所说或所想的。所以,当你在一个匮乏、渴慕的状态下,你发散出的振动频率就是匮乏、缺失,宇宙就会针对你的“状态”做出回应。
  • 当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时,你必须非常相信你会得到它,甚至已经得到了。所以,你要散发出去的,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觉。
  • 我们平常的习惯,都是聚焦在自己不要什么,而不是真正想要什么。
  • 进入心想事成的实际步骤:发愿、感恩、接受。
  • 你的愿望要愈清楚愈好,这样宇宙才知道如何帮助你。含糊其辞的人,是得不到宇宙的全力协助的。
  • 发愿宣言要成为你的背景思想,就像背景音乐,整天自动放送,上达天听。要达到这种状态,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发愿宣言。
  • 感恩有两个很重要的元素:首先,要观想事情已经实现之后的情境;然后,身临其境地感受它。
  • 集中心力,观想你的愿望已经达成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愈详细愈好,尽量用到所有的五官感受:在脑海的画面“看见”,耳朵听见,再加上鼻子和嘴巴共同去体会,更重要的是,你的触觉也要感受到。
  • 你感受到美梦成真的同时,就要去感恩,因为感恩可以更加扩大正面的感觉,也就是放大那个振动频率。
  • 心想事成的步骤,当然要和创造显化的步骤一致,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的显化过程:
  •   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    ↘ 发愿 ↗↘ 感恩 ↗↘ 接受 ↗
  • 你要从思想中找到真正的东西,进而做出发愿宣言,这样就会带出正确的情绪。
  • 感恩会从情绪中带出正确的行为,因为有感恩的心,所以我们会去关注生活中对目标有助益的点点滴滴,并且以相应的行动来呼应。
  • 感恩带出的行动,会合乎“接受”的原则,所以最后会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 所谓“接受”的原则,就是:能量是来去流动的,要接受之前,一定要有所付出,这是这个物质世界二元对立的基本法则。
  • 所谓付出,除了要“虚位以待”之外,很重要的关键就是要帮助别人。你想要什么,就给别人什么。
  • 妒忌、怨恨、怒气等都是负面能量。看到别人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却没有,这时升起的负面能量会让想要的东西离你更远。反而,愈是为别人的成就二开心的人,则会招引同样的能量来到自己身上。
  • 当你做完所有该做的事,等着接收成果时,如果过度热切期盼,反而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
  • 所以,我们在接受的阶段,采取了相应之后,就应该放下,让事情自然发生。
  • 要学习放手,学习信赖,你才会轻松得到真正渴望的事物。
  • 真正把想要的事物带到你身边的,是宇宙的力量。在适当的时机,你必须放手,让它接管。
  •   发愿:找到你真正想要的;愿望宣言
  •   感恩:观想细节、身临其境;注意迹象、谢恩
  •   接受:给予;放下

第二部:秘密背后的秘密——经由喜悦的旅程到达喜悦的终点
你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在过程中保持一颗喜悦的心,无论最后是否达成目标,至少我们曾经拥有美丽的、愉悦的过程!

  • 你必须对自己想要某样事物的理由非常清楚,否则你发的愿不会有强大的愿力。
  • 表面上的发愿如果没有内在潜意识的支持,就像没有箭头的弓箭,即使碰触到目标,也无法一箭中的。
  • 我们想要的东西,最终可能变成我们想像不到的痛苦,或是,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未必适合我们。这就是心想事成的第一大陷阱。你求了半天的东西,到头来变成一场恶梦。
  • 不是不可以发愿去求心想事成,而是要确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你可以从最终的结果(最好是内在的状态)来发愿,给宇宙一些空间,而细节就留给宇宙去发挥。
  • 心想事成的另一个陷阱:你不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代价。
  • 心想事成最重要的诀窍,就是你要打从心底散发出事情已经完成了的那种正向振动频率。
  • 静默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夫,它能够平静你的内心,让你观照自己的思想,进而培养你自我觉察的能力。
  • 静默让你的心思清明,更能觉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比较不会被贪欲和思想所迷惑。
  • 积压的情绪就是堵塞的能量,它们会塞住宇宙能量流向你的通道。
  • 第一部学的心想事成,强调的都是“补”的功夫,不断地塞正面的思想和情绪给自己。
  • 但就像传统医学所说的一样,一个人身体不健康时,不是光靠补就可以的。你必须先“泄”,创造出空间,好让新的东西进来。
  • 所谓情绪,其实是我们身体对思想的一个反应。所以,当它升起时,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外头激起你情绪的人、事、物上,不如把注意力拉回来,放在自己身体上。
  • “泄”了之后,在那个当下,你就可以去检视那个不舒服的情绪是由什么念头所引起的,甚至可以追本溯源,找到生活中妨碍你快乐幸福的信念是什么。
  • 因此,要在创造显化的步骤之前,加上一个“信念”:
  •   信念——→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 外界的人、事、物一直在改变,可是你对它们产生的思想和情绪并没有改变。对某些情绪,你始终只有一种反应、一种应对方式,而不去思索是否有其他的角度或可能性。
  • 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理解到,你不必听信脑袋里的那个声音,而且想思考的时候就思考,想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
  • 我们在心想事成中所运用的力量,其实就是源头的力量——来自宇宙的强烈能量。它能够将无形显化为有形,也就是说,能把你的意念变成实物。
  • 我们的信念,以及一些人生模式,是影响我们生活幸福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需要解除生命中的制约模式:
  •   信念———→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    ↘ 解除 ↗↘ 发愿 ↗↘ 感恩 ↗↘ 接受 ↗
  •   解除:观照、觉察;重新设定
  • 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正确的事情,那是我们的最大阻碍。
  • 解除人生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妨碍你人生的模式是什么。
  • 没有什么“不应该”的,我们要做的,只是用一个对你比较有利的模式,去取代原来那个对你没有益处的反应模式。
  • 既然过去的信念不适合我们了,就要根据现在我们是谁,以及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来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
  • 面对负面情绪,试着不去逃避,也不去抗拒,就只是和这些刺痛的情绪在一起,试着把呼吸带到身上最难以忍受的地方,轻轻抚慰从那个地方涌流出来、被压抑了多年的伤痛。
  • 凡是你抗拒的事情,它的能量都会因为你的抗拒二增强,形成像钩子般的东西,从周遭招引这些事情进入你的生命。
  • 我们的人生模式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旧有的方式过生活。
  • 我们的人生模式之所以一再重复出现,其实是因为某种情绪的需求在驱使。这种情绪是长年累月的压抑累积造成的,找你身体里成为一种滞碍不通的能量。
  • 这种能量阻塞在你的身体里,会发出一定的振动频率,吸引同频的事物来到你的生命中,让你持续产生相同的情绪能量,有点像是一种瘾头,需要同频率的能量来滋养它。
  • 当那种情绪出现时,不但要全然地经历它,更要努力地释放她,让它不在你的身体里继续累积。
  • 金钱是一种能量,健康、人际关系、家庭等,也都是能量。
  •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直习惯。你要看见自己的不良习惯,然后下定决心转变它们。
  • 人的旧模式行之有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消除。你必须不断努力,例如运用静默冥想来培养觉察的能力,用其他各种方法来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
  • 受害者模式:受害者的角色,就是不为自己生命中的任何事情负责,只会责怪别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如果有什么该做但是做不到的,就会说:没办法,我就是这样。受害者会不停地抱怨,怨天尤人,充满无力感,认为都是别人害他变成这样的,他没有办法。
  • 我们的头脑代表理性,但情绪是感情用事的,两者必须取得平衡。
  • 平衡你的理性中心和感情中心的方法,它的设计是从你的眼睛、耳朵、身体和心灵四个层面着手,把你想要的正面信念带入意识深处,取代原有的旧模式:
    1. 两只手臂伸直向前,十指相扣,两个大拇指一同向上,用手臂画8字形,从左下角开始,向右上方开始画8字,眼睛盯着大拇指看,头保持不动,身体还是挺直的,嘴巴大声地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持续大约三十秒。这个动作是让你的“视觉”参与信念的调整过程。
    2. 右手放在右耳上,左手放左耳,从上到下用拇指和食指按摩耳朵的边缘,重复地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也是三十秒,这个动作是让你的“听觉”感受到你说的正面信念。
    3. 两只手臂打开向上,在手肘处弯曲,用右手肘去碰触抬高的左膝盖,身体自然向左侧转,回到原位后,再用左手肘去碰触抬高的右膝盖,身体自然向右侧转,动作轻柔缓慢,嘴里还是说着:“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也是三十秒,这个动作是利用你的动觉、动感,把正面信念植入你的身体、潜意识之中。
    4. 把两只手掌叠放在心口上,让手心可以感受到说话时声音在胸腔的震荡,虔诚地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也是持续三十秒,这个动作可以让你的灵魂、你的心,感受到正面信念的力量。
  • 人常常为自己设定一个“外在”目标,拼死拼活地想要达到,却忘记与自己“内在”真实的声音连接、沟通,最后反而造成矛盾,有时想收手都来不及了。
  • 禅定是所有修炼的基本功夫,可以增长觉察的能力,在思绪不活跃的状态下,从内在油然而生的智慧可以帮助你重新设定你的人生模式。
  • 禅定也可以让你更贴近心里真正的需求,所以发愿时,你会感知到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 在禅定中感恩,也是最好的一种习惯;带着感恩的心禅定,会让你与我们的源头更加接近。
  • 在等待宇宙回应的接受阶段,禅定更可以培养你的慈悲心和不执着的心态,让宇宙的能量自由地在你身上进出。
  • 我们都来自一个无形的灵性世界,那是我们丰盛、无所不在的的源头。如果能够扫除内心的障碍,直接连接上那个源头,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恢复与生俱来的心想事成能力。
  • 有一条捷径可以做到,就是祈祷。当你祈祷时,就是祈求更高智慧让你可以穿越自己的层层模式,并感恩宇宙为你带来真心想要的东西。祷告后,你只要静待回音就可以了。
  • 心想事成总结图:
  • 心想事成祈祷词:
  •   亲爱的宇宙啊!
  •   我想要_______(写下你此刻的愿望)。
  •   因为_______(写下你最终想要的状态)。
  •   感谢你为我移除阻碍这件事情的信念或模式,并以你认为对我最好的方式来成全它。

心想事成30天实践计划

第一步、写下你的梦想句

  • 梦想句的三个注意事项:
    1. 梦想句要正面,避免“不要”“不会”等负面词语
    2. 梦想句要实际且清晰
    3. 梦想句要聚焦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身上

第二步、排除梦想的障碍

  • 列出可能阻碍你实现梦想的内在因素

第三步、30天实践计划

  • 30天计划实践步骤:
    1. 开场(感受)——清早第一件事开始体会梦想已经成真后的感受
    2. 设定意图(发愿)——在充满信心和感恩的状态下唸发愿词
    3. 补进正面信念(体操)——改变信念的体操
    4. 泄除限制性信念(观照、觉察)——在生活中觉察自己的限制性人生模式或信念
    5. 结束(感恩、冥想)——每晚睡前感恩三件事并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