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9,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二)

《论语●学而》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颜假色,这种人是很少有真心诚意的!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巧、令:皆作动词用。饰:装饰,装扮。欲:欲望。肆:放肆,放纵。

  解释巧言令色,就是从表面上看言语美好,面色和善,但其实是外表的装饰,用意是在于取悦他人,让人对自己有好印象,则人的欲望就不受控制,而把人本来内心的仁德掩盖了。

  这里要留意的是巧言令色是人的外在表现。朱熹的注释是针对那些表面好言善色而内心毫无仁德的人而言,一个真正内心真诚的人是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美好的言语与和善的面色的。

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圣人:指孔子。辞:词语,用语。迫切:逼迫,指把话说尽,不留余地,给予极大压力。专:特别。绝无:绝对没有,此处指仁而言。学者:学习论语的人,广义而言,指对自己的生命成长有要求的人。深:深刻。戒:警戒。

  朱熹认为孔子说话不会咄咄逼人,把话说尽,而是非常体谅人,保留空间于人,所以只说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内心有仁德的,但其实孔子的原意是说巧言令色的人是绝对不会内心有仁德的,所以朱熹特别提醒学习此章句的人要深深以巧言令色为警戒。朱熹此处所谓的“仁”,是指人的修养的表现。

  要留意朱熹是非常重视修养工夫的,在这里他是把道德警戒心的要求提到最高的标准,我们不要把他所说的“绝无”理解成一个事实判断,倒不如看成是一个应然判断,就是说学习生命成长的人,应该自然的对巧言令色保持高度的警戒心,才不会在实践仁德的修养道路上出差错。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点出一个人如果知道巧言令色不是仁,那其实他心中是知道什么是仁的,这一点向善之心就已经是“仁”了。程子此处所谓的“仁”,是指人生命中最深的本性。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相对于《论语●学而》1.2有子从正面说“仁”而言,这章句是从反面说“仁”。
2. 虚伪的巧言令色不是“仁”。
3. 为人而做的巧言令色不是“仁”。
4. “仁”是人的修养的表现。
5. “仁”是人的生命中最深的本性。

Wednesday, June 6,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一)

《论语•学而》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司的,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更不会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上,根本建立起来,人生的大道就由此而生起。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就是实践仁德的起点啊!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

  介绍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33岁。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善:善于。事:侍奉,服事。长:同辈中的年长者。弟:悌。

  解释孝与悌。关键字是“事”,指孝与悌不是抽象的理论或概念,而是进一步把内在的德性通过恰当的行为呈现出来。用“事”字而不用“行”字是在于“事”有对向性、目的性、具体性、细腻性,是把心思放在对方身上,而“行”只是去做、去动,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行为、行动上。

  所以孝就是善于用心侍奉父母,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与内心感情,通过相应的行为与行动对待他们。同样的,悌就是善于用心服事兄长,尊敬他们,乐意为他们服务。

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

  干:干涉,干扰。犯:冒犯。在上:身份比自己高的。

  解释犯上,就是干涉与冒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

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

  悖:违背。逆:逆反。争:争执。斗:打斗。

  解释作乱,就是做一些违背、逆反、争执、打斗的事。

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

  和:温和,和谐,不对立。顺:通顺,不冲突。好:屡屡。

  首先要留意“和”与“顺”的不同,“和”是自己内心和谐,纯属个人的修养;而“顺”则要与人通顺,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其次要留意“少好犯上”,而不是“不好犯上”,也就是说和顺之人很少犯上,但在必要时也会犯上的。比如,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皆因夏桀、商纣是暴君,所以商汤、周武才会犯上征伐。



  最后,“少好犯上”的人就肯定“不好作乱”了。

务,专力也。本,犹根也。

  专:专心;力:致力;犹:如,好像;根:根本,根据。

  解释君子务本,就是君子专心一致地把力量用在根本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立而道生”(道:道路,引申为方向、目标、理想),就是先看到最重要的地方(本立为先),然后在这最重要的地方下工夫,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而后道生)。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爱之理:能爱人的道理、根据、义理、本源;心之德:心的德性、本质、性质。

  解释仁与爱、仁与心的关系。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就是无私的付出,就是孝悌。但这并不表示仁等于爱,有时仁会表现出“不爱”。比如,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有时会变成姑息,虽爱但不仁。所以要留意仁与爱的关系,是仁为本,爱为道,如此爱才会恰到好处,才有分寸。仁与心的关系,则是仁为心的性质,这性质可称之为德性。

  这里产生一个问题:朱熹说“仁为本,爱(孝弟)为道”,但原文却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似乎是说“孝弟为本,仁为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以下朱熹进一步厘清这个“矛盾”。


为仁,犹曰行仁。

  解释“为仁”应连读,意思是实践“仁”。如此解释,朱熹其实是说“孝弟为本,为仁为道”,与“仁为本,爱(孝弟)为道”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仁”是人最核心的本质,而“为仁”是人通过实践把“仁”展现出来,两者是在不同层次而言的。

  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仁是孝悌之本”,而“孝悌是为仁之本”。

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

  解释“与”是语助词,带有“不确定”的意思,朱熹认为是有子谦虚,不以肯定的语气说出道理。

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

  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自然生起。

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教人应该专心用力在孝悌这个根本,则实践“仁”的道路就从这根本生起。

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进一步解释孝悌是一种顺从、顺服的德性,所以不会常常冒犯在上位的人,更何况是做出逆反道理、扰乱常规的事。

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

  解释德性有一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就能扩充壮大了。

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解释孝悌是首先实行于父母兄长这层家庭关系上,然后我们进一步把这内心的仁爱推广到与其他人的关系,甚至是与万事万物的关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孟子●尽心上》)。

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所以实践“仁”是从孝悌开始的。要留意这句话是从生命成长的实践论而言,在这里“本”是起点的意思。

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从本性来说,则“仁”是孝悌的内在根据。要留意这句话是从哲学分析的本体论而言,在这里“本”是本质的意思。

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孝与悌来达到仁呢?

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

  不是的。当我们说实践“仁”从孝悌开始,那是说孝悌是“仁”的其中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但不可以说孝悌是“仁”的本质。

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盖:因为。性:本性。用:作用。曷尝:何尝。

  分析“仁”是在本性的层次,而“孝弟”是在作用的层次。程子引用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四端心(《孟子●公孙丑上》)是人的本性,而孝悌是基于人的本性而对父母兄长发挥出来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孝弟”是“仁”的作用。

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然:然而。

  然而,“仁”主要是表现于“爱”,而“爱”最大的表现是在爱亲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孝弟为仁之本”。

总结

  以这章句的内容而言,“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从生命成长而言,“仁”是生命成长的起点、方向、目的、理想。
2. 从哲学分析而言,“仁”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根据。
3. 从实际表现而言,“仁”的主要表现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