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6,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一)

《论语•学而》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司的,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更不会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上,根本建立起来,人生的大道就由此而生起。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就是实践仁德的起点啊!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

  介绍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33岁。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善:善于。事:侍奉,服事。长:同辈中的年长者。弟:悌。

  解释孝与悌。关键字是“事”,指孝与悌不是抽象的理论或概念,而是进一步把内在的德性通过恰当的行为呈现出来。用“事”字而不用“行”字是在于“事”有对向性、目的性、具体性、细腻性,是把心思放在对方身上,而“行”只是去做、去动,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行为、行动上。

  所以孝就是善于用心侍奉父母,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与内心感情,通过相应的行为与行动对待他们。同样的,悌就是善于用心服事兄长,尊敬他们,乐意为他们服务。

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

  干:干涉,干扰。犯:冒犯。在上:身份比自己高的。

  解释犯上,就是干涉与冒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

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

  悖:违背。逆:逆反。争:争执。斗:打斗。

  解释作乱,就是做一些违背、逆反、争执、打斗的事。

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

  和:温和,和谐,不对立。顺:通顺,不冲突。好:屡屡。

  首先要留意“和”与“顺”的不同,“和”是自己内心和谐,纯属个人的修养;而“顺”则要与人通顺,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其次要留意“少好犯上”,而不是“不好犯上”,也就是说和顺之人很少犯上,但在必要时也会犯上的。比如,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皆因夏桀、商纣是暴君,所以商汤、周武才会犯上征伐。



  最后,“少好犯上”的人就肯定“不好作乱”了。

务,专力也。本,犹根也。

  专:专心;力:致力;犹:如,好像;根:根本,根据。

  解释君子务本,就是君子专心一致地把力量用在根本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立而道生”(道:道路,引申为方向、目标、理想),就是先看到最重要的地方(本立为先),然后在这最重要的地方下工夫,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而后道生)。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爱之理:能爱人的道理、根据、义理、本源;心之德:心的德性、本质、性质。

  解释仁与爱、仁与心的关系。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就是无私的付出,就是孝悌。但这并不表示仁等于爱,有时仁会表现出“不爱”。比如,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有时会变成姑息,虽爱但不仁。所以要留意仁与爱的关系,是仁为本,爱为道,如此爱才会恰到好处,才有分寸。仁与心的关系,则是仁为心的性质,这性质可称之为德性。

  这里产生一个问题:朱熹说“仁为本,爱(孝弟)为道”,但原文却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似乎是说“孝弟为本,仁为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以下朱熹进一步厘清这个“矛盾”。


为仁,犹曰行仁。

  解释“为仁”应连读,意思是实践“仁”。如此解释,朱熹其实是说“孝弟为本,为仁为道”,与“仁为本,爱(孝弟)为道”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仁”是人最核心的本质,而“为仁”是人通过实践把“仁”展现出来,两者是在不同层次而言的。

  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仁是孝悌之本”,而“孝悌是为仁之本”。

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

  解释“与”是语助词,带有“不确定”的意思,朱熹认为是有子谦虚,不以肯定的语气说出道理。

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

  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自然生起。

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教人应该专心用力在孝悌这个根本,则实践“仁”的道路就从这根本生起。

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进一步解释孝悌是一种顺从、顺服的德性,所以不会常常冒犯在上位的人,更何况是做出逆反道理、扰乱常规的事。

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

  解释德性有一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就能扩充壮大了。

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解释孝悌是首先实行于父母兄长这层家庭关系上,然后我们进一步把这内心的仁爱推广到与其他人的关系,甚至是与万事万物的关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孟子●尽心上》)。

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所以实践“仁”是从孝悌开始的。要留意这句话是从生命成长的实践论而言,在这里“本”是起点的意思。

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从本性来说,则“仁”是孝悌的内在根据。要留意这句话是从哲学分析的本体论而言,在这里“本”是本质的意思。

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孝与悌来达到仁呢?

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

  不是的。当我们说实践“仁”从孝悌开始,那是说孝悌是“仁”的其中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但不可以说孝悌是“仁”的本质。

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盖:因为。性:本性。用:作用。曷尝:何尝。

  分析“仁”是在本性的层次,而“孝弟”是在作用的层次。程子引用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四端心(《孟子●公孙丑上》)是人的本性,而孝悌是基于人的本性而对父母兄长发挥出来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孝弟”是“仁”的作用。

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然:然而。

  然而,“仁”主要是表现于“爱”,而“爱”最大的表现是在爱亲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孝弟为仁之本”。

总结

  以这章句的内容而言,“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从生命成长而言,“仁”是生命成长的起点、方向、目的、理想。
2. 从哲学分析而言,“仁”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根据。
3. 从实际表现而言,“仁”的主要表现是“爱”。

2 comments:

貽德 said...

朱注的“仁”为“爱之理,心之德”。与文中的“为仁”有所不同。仁为爱之理与心之德,所指的仁是一个最基本的“质”,是人最核心的,之所以为人的主要质。但要展现“仁”(即“为仁”),其基础应该是我们对最亲的人最直接真情的表现-也就是孝悌。所以论语原文是-“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这中间没冲突。

参照傅佩荣-“孝悌是人类真情的第一部与最直接表现,因而是行仁的出发点...”。不过傅不把“本”与“出发点”当作是对等的。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不错,朱注解释“为仁”即“行仁”,也就是你所说的展现“仁”,所以朱熹是说“孝弟为本,为仁为道”,与之前的“仁为本,爱(孝弟)为道”是没有矛盾的。如你所说,“仁”是人最核心的本质,而“为仁”是人通过实践把“仁”展现出来,两者是在不同层次的。

  钱穆《论语新解》并不采取把“为仁”训为“行仁”的说法,而是指出“仁”有不同层次,“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钱把这句话解释为“孝悌是仁道的根本”,这仁道就是人群相处之道。

  傅佩荣《论语》也不采取“为仁”即“行仁”的说法,而是采取“仁”与“人”相通,“为仁”即“为人”的说法。李泽厚《论语今读》也是采取“仁”与“人”相通的说法,而且还采取此说法继承原文首句“其为人也孝弟”。南怀瑾《论语别裁》干脆直接引原文为“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傅、李、南皆把这句话解释为“孝悌是人的根本”。

  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仁”与“人”相通的说法,不能和“本立而道生”相呼应。杨把这句话解释为“孝悌是仁的基础”,把仁当成最高道德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