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9, 2022

我读《日常生活里的人智学》(五)

第三讲、面对业力

  (笔者说明:这一讲牵涉到前世、今生、轮回、业力等灵性课题,是史泰纳在其本身具有的灵视能力下所体验、感知到的实相;笔者尚无此灵视能力,因此只是在此整理出文字上的阅读理解,并没有实际完整的灵性体验,更别说辨识出其中的实相,这只能期待自身灵性主体成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真正的理解、感知了。)

  人智学是滋生于心魂之物,不仅仅是知识、理论进入到实际的生活,更是进而成为生命里的灵药。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挹注我们整体的生命,包括我们以肉体状态存在的期间(补充说明:指生前时期),以及我们死亡以后至另一次新的诞生期间的非肉体状态(补充说明:指死后时期)。

  人智学提供一条通往自我认识的道路,成为一名良善之人的朝圣旅途。我们一定要从不同的观点来思量,人智学如何能够在生命中成为丰硕之源。


业力与痛苦

  我们在生命中承受着痛苦,人智学如何能提供舒缓与安慰呢?

  人对于痛苦,会很自然地在内在抗拒着它,揣想为何有这样的痛苦。要令人满意地答复这问题,唯有回到真实知识的基础之下,去理解关于人类业力、命运的本质。

  试设想有一个男孩,18岁之前生活在父亲的庇荫之下,但接着父亲失去所有财富并宣告破产,他只好学习一些技艺来努力养活自己。虽然生命以痛苦与匮乏打击了他,但在他50岁时回顾,就会发现当时的生命遭受打击,其实促使他学习并成长自己,使他在生命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立足之地。

  正是这痛苦,转化了他的缺点,成为有用的能力。我们观看生命的整体,会生出一个观点,就是所有打击着我们的痛苦,本质上是被我们的缺点所寻觅得来的。

  人智学相信轮回与业力,根据业力法则可以进一步引申出,我们绝大部分的痛苦与苦难,是我们由许多前世里带过来的不完美所寻觅得来的。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内在有一个更有智慧的我,选择了一条痛苦与苦难的道路,来转化我们的缺点成为更好的我。

  人智学提供了这样一个思维智慧,让我们把习于体验的悲伤之感与沮丧的态度,转化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成为力量与能量,由此诞生出更为和谐的心魂、与更为强壮的人格。


业力与欢乐

  经历了多次面对苦痛而有着被抚慰之感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欢乐,以及以幸福的方式所呈现的每一件事呢?

  我们或许比较能接受苦难的磨炼,但面对欢乐与幸福时,可能会体验到一种羞耻的深层感受,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补充说明:我们在收到他人赠礼、赞誉时,多数人在口头上会“谦虚”地回应说“你破费、过奖了”,虽然这是一种礼貌式的回应,但多少带有一点不值、不配的意味。)

  人智学提供我们一种克服这感觉的方法,就是了解到,我们自身并非那些透过业力法则给予我们欢乐与幸福的人。不让我们内在的智慧存有需要背负驱使我们追求欢乐的责任,才能得到宽慰缓解。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的喜悦与幸福,就像是降临我们身上的某种恩赐,我们只需要接受此来自神圣力量们的恩典,它将我们与整个宇宙连结在一起。

  面对喜悦与幸福的唯一正当态度,就是一种感激、感恩的心态。


业力与人际

  在一种业力运作(working of karma)的结果之下,我们在生命中与许多人相逢,有些人导致我们的痛苦,也遇见许多帮助我们的人们,或是我们能对他们有所帮助。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就是我们内在那更有智慧的存有,想要一些特定的经验。

  人智学观察到,人到了中年,向上的生长曲线逐渐倾斜,变成一条向下的曲线。这一个转折点落在我们三十多岁之时,它也是我们生命中在物质层面上的生活过得最为紧密强烈的时期。

  在这个高峰期之前的童年时代所发生的事件,是从某个先前的生存状态被汲引出来。这些来自灵性世界与我们一起入世所带来的力量,就这样被放置在我们的外围环境,用来形塑我们的生活,并在抵达这个中间点时用尽了。

  在思量生命里过了中间点的下降曲线,我们会将之前所学习、累积、实践的经验与感知,和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转世,这是我们会带入灵性世界之物。

  人类这种寻找与这世界的关系之能力,是我们理性的力量;我们意志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由理性所控制。由此,我们内在活跃的力量与灵性世界是疏离的。在我们生命的中期,我们和灵性之真实,有着最遥远的距离。

  在业力法则的引领之下,我们在生命中期所遇见的人,以通则来说正是在某个前世曾经当过我们父母的人;反之,我们在幼年孩童时期所熟悉的人们(父母、兄弟姐妹、玩伴),按通则来说也就是我们在某个前世的生命中期所遇见之人。

  而过了生命中期之后的下降曲线时期,我们或许被引领至我们在某个前世了有着关连的人们身边,或者遇见尚未与我们有任何关连的人们。

  前者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之下,在整个生命历程里有着决定性的关键点是相遇的人,他们会是与我们有着前世的连结。当这情境的严重试炼得到解除,肇因于过去的经验便得以被解决。

  后者是我们在后半生所相遇的人们,我们与他们的业力连结正开始交织,但不一定在这一世的时间完全解除,这残存的业力,将会带入下一世的连结中处理。


业力与想法

  我们的想法(ideas)不能立即地从一世就被带到另一世,我们所携带的是我们的意志力量与心魂力量,但是我们的想法在每一次的生命里被重新赋予我们。

  我们想法的绝大部分活在言说(speech)里,是从我们能以某种语言表达自己这样的机能中所汲引出来的。我们所孕育的想法总是会和这一世独特的地球性存在有关连,因此,我们思想的丰盛总会是取自于外在世界,并依赖于业力将我们放置在哪个种族、家庭与语言的各种关系中。

  这意味着,我们在生命中所知道的每一件事、所有以知识形式获得的,都是相当个人化的,从未能超越个人的层次,抵达内在那更有智慧的存有之境地。我们在生命里所获取到的结果,就是我们对自己内在的高我一无所知。

  我们要如何能够获取对我们高我的了解呢?

  一开始,我们所知道的是从经验中学习来的,我们心魂里所携带的只是这世界的镜像而已。我们必定要探寻其他的世界,在那儿我们的高我被孕育培植着,因此学习到地球的多次降世,以及经由灵性科学所描绘出的世界图像。

  灵性科学给予我们洞见,得以进入高我所存在的各个世界里,这是我们得以学习有关我们高我、有关那延展超越了物质层面的那个我的唯一方式。当我们能在自己的心魂里寻找那超越物质面的镜像世界时,我们内在那神圣的存有才得以被发现。


人智学与心魂

  人智学指出一条通往自我知识的道路,我们与生存的伟大秘密奋力搏斗、将我们的高我从个人的小我中解放出来的尝试、接受诸高层世界的实相并接受从中所获得的知识,这一切都引领我们至真正的自我知识。

  人智学对我们心魂的理智心(思)、感受心(受)、意识心(行)如是说:

  • 理智心:宇宙性的思维在你的思考中活着; 在宇宙性思维里失去你自己(无我)。
    In thy thinking cosmic thoughts are living; Lose thyself in cosmic thoughts.
  • 感受心:宇宙性的力量在你的情感中交织着;透过宇宙性力量感受你自己(真我)。
    In thy feeling cosmic forces are weaving; Feel thyself through cosmic forces.
  • 意识心:宇宙性的存有在你的意志中运作着;透过意志存有们创造你自己(新我)。
    In thy willing cosmic beings are working; Create thyself through beings of will.

  这里所说的宇宙性思维、力量、存有,是属于灵性世界的,它们对我们的心魂产生作用,让我们认识高我这个灵性主体。

  这些思想看起来或许枯燥且抽象,但它们有着种子那般与生俱来的力量,深植于地,发芽成长,让生命往所有的方向抽芽窜升,变成了一棵大树。

  于是,人智学成为生命里的灵药,开启了我们对灵性世界的视野,从这些世界里获得了力量,让我们逐渐地从内在那较不聪慧的存有,迈向内在那较有智慧的存有。。

  这智慧的存有,对弱者仍然隐匿不见,强者则可借由人智学而获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