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4, 2024

我读《赢在逻辑思考力》

  我刚翻完图书馆借来的一本书《赢在逻辑思考力》,内容是我感兴趣的课题:逻辑思维,呈现的方式是我喜欢的模式:架构式篇章、总结性金句。


作者序:学会逻辑才能搭建理解世界的桥梁

  三个关键概念贯穿本书的重要前提:

  1. 扩张边界,不局限
    持续扩张认知的边界,不局限自己的理解,是提升逻辑能力的第一步。
      我们不可能成为我们不知道的人;
      我们不可能理解我们不知道的事。
    所以,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件好事;
      理解自己不理解是一件好事。
    因为,
      不知道,是知道的开始;
      不理解,是理解的开始。
    知道、理解,是“认知”扩张边界的开始。

  2. 以终为始,不忘本
    逻辑,是一种达到目的的过程和工具,因此真正的关键,是先要思考自己想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才能够有智慧地选择适当的逻辑,来解决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
      逻辑工具不为输赢;
      思考目的才是本质。

  3. 行动为王,不空想
    真正的感觉,每个人不一样,必须自己行动才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感觉,属于你自己的认知逻辑。
    真正的逻辑,是没有共通的逻辑,每个人的目的和感受都不一样,只有透过行动,做着做着才会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逻辑。

  

第一篇 思维:扩张边界


  思维就是心态,心态主导行为,
  行为建立习惯,习惯掌握成败。
  
  很多人学习喜欢从工具和方法开始,工具固然重要,但是正确思维是一切开端,更加不容忽视。
  
  思维对了,工具如虎添翼;
  思维偏了,工具形同虚设。
  

第一章 从结论到观点


  不只针对结论判断,
  而要理解角度观点。
  
  结论与观点和角度不同的例子:
    有人工作是为了赚钱,有人工作是为了理想;
    有人看书是为了消遣,有人看书是为了学习;
    有人运动是为了健康,有人运动是为了比赛;
    有人喝酒是为了交友,有人喝酒是为了品鉴。
  
  只要多问一下,视野完全不同
  你以为你所看见和听见的结论,你以为你所想象和认为的结论,可能背后都有跟你认知完全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狭隘的成见,往往会让我们看不见更多的角度和观点,而且也阻扰了我们思考事情和推演逻辑。
    如果没有成见,
    就能更多看见。
  
  扩张思考力能够增加人生的各种可能
  过于执着于结论,很容易有狭隘的观点与思维。相对地,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多理解结论背后的角度与观点,就有机会大幅扩张我们的逻辑和思考,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权。这才是思考的价值,这才是逻辑的关键。
    事物是结论;
    看法是观点。
  
  思维工具
  • 搜集观点
    每当别人提出一个结论的时候,不管这个结论自己认同或者是不认同,停一下、问一下,看看对方下结论是用什么观点作为前提。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彼此因为结论而产生对立,也可以收集更广泛的观点和角度假设。
  • 模拟结论
    当存在大量的观点和角度假设的时候,可以自己或者与他人共同推敲看看,是否会得出类似或不同的观点。进而确认从观点到结论,是否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或者,该结论若要成立,还需要更多的观点来证明。

第二章 从未知到已知


  要担心不知道“不知道”,
  要开心知道了“不知道”。
  
  扩展人生维度从“不知道”开始
  每个不知道都是知道的开始,“学然后知不足”。想讨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是不可能有任何逻辑可言,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
    我们不可能成为我们不知道的人;
    我们不可能理解我们不知道的事。
  
  不断扩张认知边界,才能知道更多的“不知道”
  扩大我们知识边界,让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探索,有勇气承认“不知道”,很开心承认“不知道”的重要心态,这是让所有人逻辑提升的关键。
    学然后知不足,
    不知道好骄傲。
  
  思维工具
  • 网路学习
    你可以通过网路听书、看书,或者从YouTube、Podcast学习新知,透过网路上演算法自动推送新知,持续不断增加专业领域深度和广度,系统化提升自己从“不知道”到“知道”的境界。
  • 人际扩张
    每当和新朋友或新伙伴聊天交流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请对方分享他喜欢的事物与兴趣,或是个人专业与职涯领域,接着认真聆听,从吸收对方的“知道”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进而知道自己更多的“不知道”。

第三章 从狭隘到无碍


  过去不等于未来,
  未来从现在开始。
  
  保持成长心态,让自己前行的方向一路无碍
  卡罗•杜维克(Carol S. Dweck)著作《心态制胜》(Mindset):
  只要有了“定型心态”,就会让自己的进步陷入狭隘,但是如果有了“成长心态”,就会让自己前行的方向一路无碍。
    不做,会想一辈子;
    做了,会讲一辈子。
  
  想成长,必须不断打破自我成见与惯例
  在个人成长或人生“逻辑认知”的建立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常常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和惯性。这些经历和习惯,常常变成潜意识困住自己的思维逻辑,进而不自觉地告诉自己“没办法”、“不可能”、“算了吧”,最终成了人生没有办法进步的绊脚石。所以,要记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过去,并不等于未来,
    未来,从现在才开始。
  
  思维工具
  • 逆向思考
    每当别人告诉你:“你这样不可以!”的时候,你就换个不同的问句:“我怎么样才可以?”这样把“否定句”变成“疑问句”,就可以突破“否定”的局限与狭隘逻辑,成为“解决方案”的开放性思维逻辑。
  • 变换方式
    不管你是否已经习惯使用任何的工具,又或者是别人告诉你的处事方式,试着给自己额外提供两到三种不同的方法。姑且不论其他的方法到底是不是好方法,试着去尝试一下,让自己感受不同的方式带给自己跳脱逻辑框架的体验。

第四章 从听过到记住


  记住才会拿来用,
  拿来用才会有用。
  
  记得住才是自己的,也才能运用逻辑推理
  所有记忆汇整的结果,成为我们持续不断累积的知识储备,也可以信手拈来与推荐交流的主要逻辑了。所谓“口碑”,就是“用一句话让消费者说出你的好”,资讯量不能太多,“与其多,不如少”,才能让大家口耳相传,建立口碑。
    记得住,才有逻辑可言,才有机会选择;
    记不住,哪来逻辑可述,没有机会选择。
  
  记不住就无法比较,无法推演逻辑
  很多人都认为,当今是科技时代,不用花费力气去记太多事情,手机是取代记忆的最佳良伴。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有可能来不及翻查资料,无法及时处理。
    记不住没有逻辑;
    记得住才有逻辑。
  
  思维工具
  • 心智图法
    不论听过、看过、读过、学过任何相关的资讯,可以透过“心智图法”(Mind Mapping),利用“回想”的方式回溯记忆,能够强化我们对资讯的记忆。
  • 教学相长
    透过心智图法的整理之后,可以借由各种不同的机会,分享或者是讲述给他人听。每一次的分享和讲述,都会一次次地强化知识点的记忆,甚至连带着把个人的经验以及新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透过知识的连结让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加深记忆点和其他相关知识的逻辑。

  

第二篇 原理:大脑运作


  原理,是一种运作基础;
  原理,是一种底层逻辑。
  
  了解运作基础和底层逻辑,就可以顺势而为,而不用费力逆势操作;不单单只是知己知彼,更为了事半功倍。
  
  理解原理,把事情做好,叫做效能。
  根据原理,把事情做快,叫做效率。
  

第五章 因果关系:反馈


  从来没有绝对的对错,
  只有不同逻辑的因果。
  
  因果的反馈是修正思考逻辑的好工具
  在不知原因为何的情况下,不符合有因果关系的逻辑状态,会让大脑产生焦虑的感觉。
    我们除了担心不好的因或不好的果,
    我们也会担心未知的因或未知的果。
  
  因果关系是一种反馈,有反馈才知道怎样应对、怎样修正,这是大脑运作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基本逻辑。
    有因就会有果;
    有果也会有因。
  
    没有因果关系,
    感受不到逻辑。
  
    因果不只对错;
    也是一种反馈。
  
  反馈的目的在于扩张思维边界
  生活当中或职场上,有很多乍听之下很有道理的因果逻辑,其真正背后的原理,很多都是大脑的直接反馈而已。对于大脑的反馈,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导致其因果关系的观点和角度。如果能够花一点时间,理解每个因果关系背后的观点和角度,我们就可以透过不同的反馈和修正,扩张自己认知边界,有机会提供全然不同的思维逻辑。
  
  原理工具
  • 批判思维
    每当了解因果关系的状态之后,可以再试着使用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看看(1)同样的结论,有没有可能存在其他可能的原因;(2)同样的原因,有没有可能导出不同的结论。
  • 追根究底
    多问“为什么”可以理解因果关系背后的观点和角度到底是什么,重点在于我们能够追根究底,了解除了结论之外,真正背后有哪些影响的观点和角度,才是我们更重要的学习机会。

第六章 归类分组:记忆


  散乱是自然结果的存在,
  归类是人为主观的设计。
  
  大脑喜欢有逻辑系统地记忆资讯,运用三数法则来归类分组增强记忆
  “三数法则”就是经由经验累积,发现一般人能够轻松记得的资讯差不多就是3项左右。
    存知识,会提升自己的思维价值;
    存能力,会提升自己的行为价值;
    存人心,会提升自己的连结价值。
  
  原理工具
  • 三数法则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资讯透过归类成三种,进而细分,然后让获取知识的人容易记忆。
  • 字头谐音
    透过字头谐音组成单字,更容易记住,更加深印象。例子:BREAD,预算(Budget)、收入(Revenue)、费用(Expenditure)、分析(Analysis)、获利(Dividend)。

第七章 关联思考:连结


  关联思考扩张认知边界,
  扩张认知连结更多未知。
  
  大脑的运作仰赖“连结”
  关联性思考是大脑用来“连结”各种事物的方式,把我们过去的经验、眼前的所见进行逻辑的判断。
    大脑认知就是像拼图一样,
    慢慢一点一滴地连结起来。
  
    人生历程也是像拼图一样,
    慢慢一点一滴地连结起来。
  
  收敛型连结 vs 扩散型连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两种不同的连结,分别是“收敛型连结”和“扩散型连结”。
  “收敛型连结”,就是当人、事、时、地、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会“连结”到自己的主观印象上。
  “扩散型连结”,最常运用在扩张我们的思维边界,也就是发生在学习各种不同领域知识的时候。
    只要愈学愈多,
    就会愈学愈快。
  
  原理工具
  • 多元角色
    我们很常对自己或是他人产生单一的关联思考,或者是“人设”。但是如果能够关注别人其他多元的角色,就会对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连结,也避免所谓的成见。
  • 兴趣连结
    所有学习,最佳方式就是从兴趣开始。投其所好的学习属于“内在驱动力”,不需要别人激励,不需要外在施压,你自己就会自动自发地开心学习。

第八章 大脑原理:生存


  理解大脑是知己知彼的过程,
  逻辑思考是知己知彼的应对。
  
  大脑对于外界的认知,或者是逻辑,常常会有下面的三种倾向:
  • 因果关系:针对任何现象,或者所见所闻的人、事、时、地、物,人类会习惯性给予一个简单形成的原因,或者是简单可能造成的结果,以利于行为的“反馈”。
  • 归类分组:针对过多的资讯,在没有办法充分理解,甚至记住的情况之下,人们会习惯将其分门别类,变成清晰简单的组别,有助于把资讯变成“记忆”。
  • 关联思考:随着世界不断变化更迭、与时俱进,各种不同事物、讯息和知识也持续推陈出新,人们必须透过从“知道”到“不知道”的关联思考,才能对过去到未来的认知有所“连结。

  不管是因果关系的”反馈“,又或者是归类分组的”记忆“,以及关联思考的”连结“,我们可以发现,大脑认知的运作模式,主要追求愈”简单“愈好。因为简单的认知不仅减少能量耗损,还有利于人类面对外在环境的时候,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与判断,有利于“求生存”的“趋吉避凶”。
  简单来说,整个大脑设计原理,就是为了“求生存”,而它的底层逻辑,可以总结成两个原因:减少耗能、趋吉避凶。
    减少耗能,
    趋吉避凶。
  
  大脑为了“减少耗能”和“趋吉避凶”,人类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忽略复杂的原因”以及“期待简单的结论”两种关键行为模式。如果想要扩张思维边界,就得善用这两种模式。
    忽略复杂的原因;
    期待简单的结论。
  
  善用模式一、最好不要忽略复杂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运作在作祟,导致我们很容易把期待的结果,归因于心中一个非常简单的执念。但这忽略了成就这结果的背后,原因实在是可以太多太多了,我们不能强迫人只注重自己所认为的一项。
  对孩子:
    我们不是要灌输兴趣,
    而是协助他找到兴趣。
  对团队:
    我们不是要激励他人,
    而是协助他自我激励。
  
  善用模式二、提供大脑期待的简单结论
  大脑习惯:
    简单甚于复杂;
    单一甚于多元。
  我们尽量:
    避免简单归因,尽量广泛求证;
    避免陈述冗长,尽量简洁总结。
  
  原理工具
  • 事前验尸:多找原因
    我们做决策之前,很容易忽略可能造成失败的各种原因,而简单地认为决策一定会成功,也就是常见的“过度乐观”或“无知乐观”。透过“事前验尸”的做法,在做出结论、执行之前刻意“唱反调”,以避免简单归因所造成的误判。
  • 标题总结:少就是多
    试着在阅读文章或观看电影时,为内容订一个言简意骇的标题,接着请他人分享他们对同样文章或电影的心得,和你的标题是否吻合。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浓缩心得和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此观察自己浓缩的观点和他人相同及相异之处,是否有你没发觉或是忽略的重点。

  

第三篇 心法:十六字诀


  心诀,是一种内化;
  口诀,是一种转化。
  
  很多人都说学习只要知道就好,不需要记忆,但是很多研究证明显示,主导行为很多是潜意识,而潜意识是持续不断地记录练习,进而内化成行为模式的过程。
  
  记住才会拿来用,
  拿来用才会有用。
  

第九章 结论先行:焦点


  言简意骇记住为先,
  数字时间理解为要。
  
  结论说得少,
  记忆才会牢。
  
  先讲结论可以提高听众的记忆与工作效率
  把结论放在最前面的其中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人类的注意力属于稀缺的资源。最好趁着听众在一开始全神贯注的时候,牢牢记住我们想要传递的重点,否则说一堆不是重点的内容,听众根本记不住我们说了些什么。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说重点是掌握稀缺。
  
  “数字”和“时间”能够增加客观性和方向感
  先说结论也是一种贴心的表现,如果听众临时有事要离开,也不会感到遗憾,甚至觉得自己的时间被你浪费了。
    结论说在前面是贴心,
    聊天放在后面才开心。
  
  结论先行的概念和训练,其实是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最有名莫过于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提出的“30秒电梯理论”。这是训练主管拥有在短时间之内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论先行”。
    提纲挈领说清楚,
    言简意骇讲明白。
  
  言简意骇地陈述结论的要素,不外乎是人、事、时、地、物,加上“数字”和“时间”,就会让结论具有“客观性”和“方向感”。
    结论为了反馈,
    反馈为了优化。
  
  心法工具
  • 执行摘要
    试着将大量的资讯集中在一张简报上,并在内容当中加上“数字”和“时间”,让相关的资讯尽量能够以列点形式浓缩到三到五项。主要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重点,并且快速记住。
  • 言简意骇
    将前述执行摘要用90秒的时间口述分享给他人,并收集他人听过之后的反馈,做为自己参照及修正的依据。

第十章 由上统下:发散


  想要有一个好点子,
  首先要有很多点子。
  
  结论是由不同角度和很多观点汇集而成,而不是狭隘主观的个人意识。“一言堂”式的结论,得不到来自于多方角度和观点的推论,也没有办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逻辑能够推导出这样的结论。
  与其说在结论之后,要“由上统下”理解如何得到这个结论,更重要的解读关键在于,展开并理解结论背后,真正具有价值的理由或原因,也就是由下至上推论的过程。
    结论是由上统下;
    推论是由下至上。
  
  毕竟,结论是经由推论得到的逻辑,推论范围如果愈小,逻辑就愈狭隘;推论范围如果愈大,逻辑就愈宽泛。
    推论范围如果愈小,逻辑就愈狭隘;
    推论范围如果愈大,逻辑就愈宽泛。
  
  了解结论与推论
  不做不知道,
  做了才知道,
  输得起就好。
  
  推论在前;
  结论在后。
  
  行动的过程就是推论;
  行动的成果就是结论。
  
  所谓“结论先行”之后的“由上统下”,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底层的资讯和验证要足够广泛,汇整到高层的结论才不会失之偏颇,才是考虑周全之下的结论。
   想要有一个好点子,
   首先要有很多点子。
  
  少了由下至上的观点,思维就会缺乏包容与多元性
  尽管所有的结论是“由上统下”,但是所有的结论就是透过过关斩将,就是透过独立思考之后才会有的结果。其过程必须经过实证,也就是“由下而上”,真正玩一场游戏,真正做决策去实践,才会透过推论的过程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心法工具
  • 便利贴法:各自表述
    为了得到结论而需要收集各种不同意见的时候,建议可以采用“便利贴”这项工具,把每个人的想法、观点或意见写下来。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人在思考过程中,不会被别人干扰,借此做出客观且独立的表述。其所得到的结论,在阐述“由上统下”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包含更多不同角度跟观点。
  • 实验测试:买单为大
    直接透过行动,在非常小的成本或者是费用之下,测试各种不同方案可能会有的结果,然后从中找出效益最高的结论。就像各种不同的行销方案,如果可以在小范围的市场上测试,直接让消费者买单,那么再去进行大规模的行销推广,才能获取更大的效能。

第十一章 归类分组:收敛


  从问题变成主题,
  从无序变成索引。
  
  归类选项,让决策更有方向感
  “由上统下”看似非常简单,但是描述从结论到最底层的资讯,如果不能描述出“清晰途径”的话,我们也很难理出逻辑脉络。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类似“索引”这种归类分组,将庞大的资讯透过某些共同特性,把各种物品聚在一起,便于识别和寻找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收敛、化繁为简的逻辑过程。
  总之,分类等于拥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索引”。
    主题,是让我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
    索引,是带我们去到地图上想去的地方。
  
  归类分组,需要“便于记忆”和“聚焦重点”,前者收敛庞大的资讯,后者找到专注的方向,其实都是要让我们极大化地利用有限资源。
    团队要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要收敛。
  
    面对意见的不同,
    找出洞见的相同。
  
  收敛是为了异中求同,增进共同使命感
  这种透过归类分组达到“异中求同”,并进一步建立共同目标的逻辑,不仅适用在工作上面,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不同的人只要找出相同的交集,感情立刻就连结在一块。
    透过相同归类,拉近彼此的距离;
    透过不同延申,扩张彼此的边界。
  
  心法工具
  • 分析属性
    当面对众多资讯的时候,又或者是众多的问题以及事务,试着拆解这些资讯、问题或者事务,变成各种不同的特征或者是属性。然后,再透过这些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类分组。分析拆解属性并重新归类分组,可以找出聚焦的主题,给策略方向一个清晰的索引。
  • 找出共性
    试着从完全不同的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性,然后加以归类。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不仅能够将过多的资讯化繁为简,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记忆效率,进而持续扩张自己的认知边界。

第十二章 逻辑递进:扩张


  已知愈多逻辑宽广,
  未知愈多逻辑狭隘。
  
  归纳法,从个人经验法则推导出结论
  归纳法(induction),就是透过观察个别性的前提,然后推论出一般性的结论。这个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会成立,只要个别性的前提被打破,结论也就会有所变化,通常我们称为“例外”。
  像我们常听到的“黑天鹅效应”,说的就是类似这种情况,主要指“发生机率非常低,而且难以预测,但是最后还是发生的事件”。
  显而易见地,在这种逻辑思维之下,如果你接触的事物、亲身的经历,或者学习的范围不够多,那么透过归纳所得到的结论很容易失之偏颇。在认知不全面的情况之下,所做出来的归纳结论,就可能造成错误判断或决策。
    资讯多,归纳容易全面;
    资讯少,归纳容易片面。
  
  演绎法,探究事物本质来推导出结论
  演绎法(deduction),则是以一般性为前提,来推论个别性的结论。因为这种“以一般性为前提”,是透过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从前提到结论有其必然的关联性。
    观察现象,洞察本质;
    洞察本质,明察结论。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差异
  归纳法:透过观察现象得到结论;
  演绎法:透过洞察本质得到结论。
  
  归纳法:扩张边界玩游戏;
  演绎法:慢下结论多提问。
  
  归纳法:观察看现象,个别性前提到一般性结论,常有例外;
  演绎法:洞察看本质,一般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比较严谨。
  
  心法工具
  • 延申学习
    当我们阅读书籍或者是文章,常常会有所谓的“附注”或者是“参考来源”,这些相关的资讯都会延申我们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主题。这种延申学习,会持续扩张我们的认知边界,强化我们的归纳能力。
  • 追根究底
    演绎法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念称为“第一性原理”,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观点,那就是“每个系统中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不能被违背或删除”。透过不断追根究底的提问,可以让我们清晰理解事物本质,这就是“第一性原理”,也是提升我们演绎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第四篇 应用:问题分析


  知识,就是用来解决问题;
  问题,就是持续扩张知识。
  
  应用,就是把知识拿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用得愈多,解题就会更加熟练,而问题解决得愈多,就愈能持续扩张知识边界。
  
  不做,不知道,
  做了,才知道。
  

第十三章 界定问题:厘清


  别让问题成为问题,
  多提问题厘清问题。
  
  用麦肯锡的SCQA思考法来界定问题
  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有一个名为“SCQA”的四步骤思考法,是帮助我们“界定问题”非常好的工具。
  • 情境S(Situation):期望或稳定的状况。
  • 冲突C(Complication):发生颠覆稳定的情况。
  • 议题Q(Question):解决冲突的观点有哪些。
  • 解答A(Answer):针对课题各种替代方案。

  情境S是我们期望或者是稳定的状况,我们的心情肯定波澜不惊。但是当有颠覆稳定的事故发生时,就打破了原来我们心情稳定的状况,冲突C就发生了。冲突C的英文单字Complication代表“复杂”,可以解释成,单一事件发生的时候,不会只存在一种单纯的角度和观点。
  我们最好透过持续不断的提问,也就是议题Q,才可以厘清我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对症下药,找到好的解答A方案。
  利用SCQA的方法,一开始厘清问题的界定方式,可以避免让自己陷入单一结论的成见里。在下结论之前,不妨给自己来三下:
    停一下、
    等一下、
    问一下。
  
    让自己缓一下,
    结论别太快下。
  
  破除局限认知逻辑的“价值习惯”
  创新大师克雷顿•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著作《创新的两难》(The Innovator's Dilemma)里面说到,很多企业在面对商业竞争的时候,常常会陷在“狭隘或者成见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让结论和决策把公司带向险境。这种“狭隘或者成见的角度”,称之为“价值习惯”,成了制约我们在界定问题逻辑时的角度和观点。
  界定问题可以说是打蛇打七寸,问对问题才可以找对答案。在不确定是否能够直指核心的提问之下,接纳不同的观点,容许多一点的角度,就可以给自己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选择权。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答案;
    多一点问题,多一点答案。
  
    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野;
    多一点角度,多一点选择。
  
  应用工具
  • 引导提问
    英国学者罗贵荣(Roger Greenaway)提出“动态回顾循环”(Active Reviewing Cycle)的引导技巧,归纳出4F提问的方式:
    • 事实(Facts):可以从不同人的眼中,针对发生的事件,提出不同的观察和观点为何?
    • 感受(Feeling):除了外在的事实,经过每个人情绪的感觉和直觉,可以提问了解他们转化成为内在的感受是如何?
    • 发现(Finding):不管是个人或者是群体,都会有独特的认知和经验,透过观察外在的事实、内在感受的转化之后,结合过去的经历,可以提问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判断发现?
    • 未来(Future):所有待解决的问题都是针对未来,所以从上面的提问过程当中,可以想想针对未来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选择?
  • 拆解问题
    避免让问题本身成为单一一个问题,所以另外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拆解或质疑问题。透过反问和反思,可以厘清问题的本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拆解问题并不是为了抬杠,而是避免直接回答跳入结论,落入了答非所问或者是钻牛角尖式的辩论当中。

第十四章 分析问题:框架


  知识分类就是问题解决框架,
  分析问题就找对应解决框架。
  
  利用麦肯锡的MECE概念来避免对号入座
  透过世世代代经验累积,汇整流传下来之后,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归类分组的解决框架。就算碰到新的问题,没有办法用旧有的框架来解决,也能借由新的问题持续累积新的经验,持续扩大框架的范畴,进而在未来分析问题的时候有更多参考的方向和空间。
    经验能形成知识分类基础;
    知识能提供分析问题框架。
  
  麦肯锡金字塔理论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MEC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运用MECE的框架概念来归类分组。
  我们可以想象一间屋子,屋子里有着独立的房间,而所有独立的房间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间屋子,以房子来说:
    所有房间彼此都各个是“相互独立”的;
    所有房间组成对屋子是“完全穷尽”的。
  
    分析问题找框架;
    分析框架找答案。
  
  应用工具
  • 寻找框架
    书籍和论文是非常好的工具,让我们针对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了依循参考的框架。每当我们要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者是研究论文,然后选择一个与研究问题互相匹配的框架来做为分析问题的基础。
  • 建立框架
    框架除了过去知识之外,也可以透过自身的经验来建立。由于每一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所以分析问题当中使用的框架也不一定相同。学习“归类分组”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可以不限时间空间随时刻意练习。
    分类没有对错,只有切合需要。可以依照MECE的概念,“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分别罗列出变数,形成属于自己的框架。一般常见的有“人、事、时、地、物”、“5W1H”都可以当成是建立框架的基础。

第十五章 评估方案:选择


  扩张边界才有更多选择,
  更多选择才能善用资源。
  
  决策过程一、穷举方案:多利点子
  有了框架为基础后盾,思考方案的时候会有更多元的观点,以及更广泛的思路,当然才有可能发掘更好的机会。
    想要一个好点子,
    先要有很多点子。
  
  透过“穷举方案”的概念,可以避免在决定方案的时候,一不小心掉入“我认为、我觉得、我喜欢”的成见陷阱里。
    方案不只为了喜欢,
    方案更是为了选择。
  
  决策过程二、效益评估:优劣排序
  穷举方案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在众多方案当中,进行效益评估,选出好的方案,从“多一点点子”当中选出“好一点点子”。
  做效益评估的时候,不要忘记随时重新检视一下方案最初的目的(本质),避免看起来选择了一个好方案,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不仅着眼当前方案,
    更要反思本质目的。
  
  决策过程三、资源评估:量力而为
  效益评估之后,原则上就可以进行方案的选择。但是所有方案在执行过程当中,都需要资源的投入。方案再好,遇到资源不足或是没有资源,也没有办法成为最后的选项。资源评估能让我们量力而为,成为评估方案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步骤。
    方案的选择,未必匹配现有的能力;
    能力的准备,就是为了更好的选择。
  
  应用工具
  • 投资回报:投资评估方案
    通常在评估方案的时候,最常遇到的核心决策是怎么让原来稀缺资源变得更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更多的回报。进一步透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总资产报酬率(= 净利率 x 总资产周转率),来决定评估方案优先次序的选择。
  • 时间模式:价值评估方案
    通常除了金钱回报之外,”时间价值“也是评估方案当中的决定因素。“花费时间多寡”,以及是否能够“扩大时间资源”,都可以成为重要的评估方案关键。

第十六章 行动制胜:持续


  不做不知道,
  做了才知道。
  
  边界扩张第一阶段:持续学习,增加知识边界
  成长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迎向它,并持续不断地学习,扩张我们的知识边界,才能继续朝向好的结果迈进。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不要想太多,先“行动”就对了。一旦行动开始了,才会碰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才会借着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进而扩张知识的边界。
    不做不知道,
    做了才知道,
    输得起就好。
  
  边界扩张第二阶段:持续练习,增加能力边界
  学习开始之后,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熟练,就必须进入第二个练习的阶段。唯有不中断地练习,才会慢慢有进步,提升能力的边界。滴水穿石、铁杵成针,说的都是时间力量、复利效应,能够带来巨大成果的道理。
    时间在哪里,
    成就在哪里。
  
  边界扩张第三阶段:持续研习,增加智慧边界
  除了靠练习提升能力之外,心态上也要持续地研习,让自己蕴含智慧地探索事物的本质。智慧,就是从观察到洞察的过程,而行动,是扩张智慧边界的重要关键。
    只有持续行动,才会一直被看见,
    只有持续行动,才会一直去看见。
  
    不做,想一辈子;
    做了,讲一辈子。
  
  应用工具
  • 游戏设计
    虽然“持续行动”很重要,但是最好要找到自己的热爱,才会让“持续行动”这件事情不显得这么费力和吃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用靠意志力坚持,而会有进入心流、上瘾的状态,这过程和玩游戏的体会非常类似。所以在建立自己“持续行动”这个机制当中,加入游戏化设计会很有帮助。游戏化设计主要的重点有三个:
    • 开始门槛很低:行动一开始不要订太大的目标,目标可以愈小愈好,非常容易破关。门槛很低有三个好处:降低防御、快速达成、优先级高。
    • 即时奖励反馈:游戏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建立即时奖励的反馈。当你达标或超标的时候,会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愿意鼓励自己持续行动下去。
    • 明确游戏规则:明确的游戏规则,让我们清楚知道经由什么样的努力得到什么样的奖励。让自己的规则跟着自己的习惯,持续地与时俱进。
  • 仪式设定
    建立仪式感是一种让自己进入行动状态的好方式。找到自己仪式感有三个潜在的重要价值:
    • 认真:仪式感会传递一种“我准备好了”的讯息,不仅对外,更是对内在自我的宣示,让自己对待行动有更认真的体悟。
    • 信念:同一种仪式,同一个时间,习惯性会让自己适应这种流程,也会让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可以持续下去。
    • 期待:认真对待,加上坚持信念,随之而来的幸福感,是自己对行动结果的期待。这种期待,也会强化自己持续行动的动机和心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