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0, 2025

我读《奥秘科学大纲》(七)——睡眠与死亡(重生篇)

  

第三章、睡眠与死亡(重生篇)

  • 第23条:

    此后,这些灵性世界的存有者与人从前世生活所带来的成果协同工作,这样的互动使人再次被组成灵性实体。睡眠中物质身及以太身留在原处,即使星芒身及吾在这两个身体之外,它们仍然与这两个身体保持联系。于是,星芒身及吾在灵性世界接收到的影响,只能恢复人在清醒时所耗尽的气力。

    然而,在净化期结束之后,吾不只放下物质身及以太身,同时也放下了依恋物质世界欲望的星芒身。从灵性世界流向吾的所有,就不只进行修复,更进一步还能重新创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吾的四周会再次形成星芒身,以便能重新活在适合人类出生到死亡期间安居的以太身及物质身。然后,人就准备好再次诞生,纳入前世的成果,重新出现在地球上。

    直到形成新的星芒身为止,人都有意识地见证自己的再造。灵性领域的力量,并不经由外在感官向他示现,而像是吾深处的自我意识一般从内在显现。只要人的注意力不朝向外在感官世界,就仍然能感知到这些启示;然而,当星芒身再次形成的瞬间,人的注意力就转向外在,此后星芒身会再次需求外在的以太身及物质身,而背离了内在世界的启示;因此,这个时候会开始一段无意识的过渡时期,意识将在感知物质世界所需的器官形成之后,才会于物质世界重现。

    在过渡期间,由内在感知照亮的意识走到尽头,新的以太身开始连结到星芒身,然后人就准备好再次投胎到物质身当中;只有带有生命灵及灵性人的吾,才能有意识地参与这个重新连结的过程,因为祂们是隐藏在以太身及物质身当中的创造力量;在人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在演化上比人类更先进的存有者,就必须指引这个重新连结的过程,这些存有者引导星芒身来到一对特定的父母,以便提供适合的以太身及物质身。

    在以太身完全与星芒身结合之前,对于要重新投胎到物质身的人类而言,有一件意义极为重大的事情发生;在每个人前世所创造的破坏性力量,会在死后回溯的旅程中变得明显。某种过去的记忆图像会在吾之前显现,并在经验未来人生的预览中再次看到这种图像,但这次它会展现出自我发展道路上必须去克服的所有困难,成为这个人必须带入新生命的力量的起点。前世导致他人受苦的图像,在重新投胎入世时,成为吾的推力去弥补自己造成的痛苦。

    来世的作为,会被前世的作为以某种方式引动,这种前世与来世的规律连结,可以被视作命运的法则,或称为“业”(Karma)。

  • 第24~26条:

    在死亡到重生期间,人类被要求进行的工作,并不只有建构新的身体组织,这个过程中人居于物质世界之外。与此同时,地球也在演化,人重新投胎入世时,地球看起来已经与前世时有所不同。人类死后居住的灵性世界,有一些隐藏的力量参与地表改变的工作,人类也共同协助地球的转化,只是这样的工作必须在更高的存有者指导之下进行。

    从超感官的意识来看,任何物质存有都是隐藏在背后灵性的展现,死后人类的心魂力量,仍然在改变地球表面及诸如此类的事物。人在死后的状态,不只是专注于自己及为重新投胎准备,同时也被召唤以灵性方式对外在世界工作。

    不只是在灵性领域当中人类的生命会影响到物质世界的状况,人在物质世界的活动也会影响到灵性世界。生命中的各种关系(母子、好友等),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出于感官的联结会越来越趋向灵性,两个人所编织的联结会引导他们在新生命中再度找到彼此。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紧接着再从死亡到重生,这个过程循环重复。每当人从尘世生活带来的在灵性领域结为成熟的果实,他又会一再回到地球。这样的过程并非无始无终地重复,而是过去的人从其他型式转化成现在的存在型式及过程,未来则将会再转化成为其他型式。

  • 第27~28条:

    当然,比起出生到死亡之间作为人类存在基础的灵性本质,在死亡到重生之间所发生的过程,对于外在感官来说更加隐秘。当这个隐秘世界的影响进入到物质存有时,外在感官才能感知到这些影响。明智的感官观察,将能经由可见的影响,去理解不可见的成因,重点在于要找到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对生命的影响。

    当人深刻严肃地反省生命,会发现许多谜题需要去关注,面对这样的谜题,人可能采取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坚守于感官经验及用受限于感官的理智去推断,他们认为人生于安乐或不幸,涉及潜能与天赋的部分,都是遗传自父母、祖父母及其他祖先,拒绝从人类出生前的灵性历程寻找原因。

    另一种观点,坚称在外显世界看到的任何发生在特定地点或环境的事件,可以假设在背后是有造成它发生的原因,而无法满足于所有天赋与才能都只来自遗传的解释。即使事实上可以看到某些天赋能力会持续出现于某些家族中,采取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事出必有因,单就遗传特质本身的加总,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 第29~31条:

    不清明的思考可能在这里引起许多混乱:第一种观点认为天赋完全来自遗传,他们认为第二种观点的人反对“既定事实”,即某种文化天赋和灵性趋向在家族中传承、最杰出的名字通常列在家谱的最后。第二种观点的人会反驳说,人类确实会展现某些来自祖先的特质,但心魂与灵性是经由诞生进入物质身,是这些身体的特质来自祖先,无法以此说明他内在独特性的起源。如果最杰出的名字通常列在家谱的最后,这表示他需要这个姓氏的血缘,用来形成在今生发展个体独特性必要的身体。

    有些谈论生命中灵性因素的人也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经常使用过于含混笼统的词汇讨论,以不精确的方式描述超感官实体并不会帮助人真正理解实相。

    先假设灵性研究基于观察所建立起来的说法为真:在死后人类经历了一段净化期,在那里心魂经验到前世生命中的特定行为如何阻碍了人们未来的演化,与此同时会产生一种意图要纠正弥补这些行为的结果。当人们带着这样的意图进入新生命,会形成某种天赋特质引领人们到有机会纠正弥补过去行为的情境。如果有人能看到所有意图的总合,就能理解为何一个人会注定要出生在那个环境。

    同理可以运用在另一个假设,先假设灵性科学的说法为真:前世地球生命的果实会成为人类的灵性种子,这个种子会在人类死亡到新生之间所处的灵性领域成熟,在新生命重现时转化为倾向与才能并且形成人格,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前世生命所获得的影响。

    如果先接受这些假设并且能无偏见地观察生命,就可能经由这些充分理解到感官世界所有现象的完整意义与真实性。当人将注意力转向灵性世界,就能理解那些只经由感官经验无法理解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所有不合逻辑的假设将会消失。

    灵性科学传达的超感官事实使得生命能被合逻辑地理解。

  • 第32条:

    对于灵性世界没有个人经验而又想要更深入了解实相的真理追寻者,仍然会提出很重要的反对意见:不能仅仅因为这有助于解释其他方式无法解释的事物,就把这种假设视为真。然而,在此所提到的灵性实相状况完全不同,如果人接受这样的假设,不仅会使生命能够被合逻辑地理解,而且还会有更多不同的体验。

    想象当有一些事情发生使人感到极大的痛苦与窘迫,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1. 其一是深陷于痛苦与窘迫的情绪之中,甚至是沉溺于悲伤;
    2. 另一条路是告诉自己,事实上这件事是前世生命中建构的力量促使我去面对的,可以说是自作自受,然后他可以激发由此种想法而来的所有感觉,怀抱至诚以全力去经验这种想法会对他的感觉与情绪产生影响。

    去想象前世生命已经植入了某种力量使人遇到特定事件,就会点燃人内在真实的力量,使他能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去面对这件事。他明白了这件事的必然性,这样的想法向他揭示事物的实相。如果重复这样的内在体验,这样的想法就会成为内在力量的来源,对于身体、心魂及灵性都有疗愈的效果,对生命的各个层面都有正面的影响。

    灵性的因果法则,只能经由每个人的内在生命体验去确证,但这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确证的。

  • 第33条:

    人类能够被教育的事实构成了逻辑上有效的论证,在人类身体当中有一个灵性存有者在为生命奋斗。

    人类经由教育建立起与其内在心魂活动的关系,而会有某些部分与其遗传无关。人有能力吸收这些外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力会与当事人发自内在的力量相遇。

    遗传而来的倾向与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之间,有很清楚明确的界线,个人内在的力量是源自前世生命。

    这些属于生命更私密的部分,对于有感觉的人来说,无形的证据比有形的证据更令人确信。

  • 第34条:

    有些思想家经由观察而超越了人类只是由外在遗传之力组合而成的想法,他们升起另一种想法,认为有一个灵性存有者、个性先存在,并且由祂来形成物质身。但是他们大多还无法理解有再现的尘世生命,前世生命的成果在两次生命之间是参与建构人类的形塑力量。

    例如,伟大哲学家费希特的儿子,艾曼纽•赫尔曼•费希特说:每个人类都依据其预先带有的灵性形式存在,从灵性层面考量,两个人类个体的差异,就像是两种动物一般。这些想法走得还不够远,只能容许灵性存有者进入到人的物质身。由于他们并不将这个存有者的形塑力量归因于前世生命,因此每一个人类的个性都是由神圣源头而来的全新灵性存有者。

    如果每个人内在的存有者都是由神圣源头而来的新个体,那么就会对遇见的尘世生命完全陌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的内在存有者会觉得某些遗传特质以外的尘世生活的成果,好像曾经参与过产出这些成果的过程。

    如果从各个不同观点来考量现代人类的生命,只有重复的尘世生命,连同灵性科学所揭示在尘世生命之间于灵性领域发生的事,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灵性研究发现尘世生活的循环,是从某个时刻开始,在那时人类的灵性存有者进入其躯壳的状况,与现代非常不同。接下来的章节会回顾人类初始的状态,揭露人类如何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目前的形式,人类的灵性核心如何进入物质身中,以及灵性的因果法则会如何发展。


第三章重生篇总结

  关于重生,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 人死后,四元身经历过尸体瓦解、倒序回溯、净化火焰、吾的提升等四个阶段(参阅博文《我读《奥秘科学大纲》(六)——睡眠与死亡(死亡篇)》),接着就会经历重生的过程:
    1. 吾的再造:吾提升到一种全新的意识状态之后,它会遇见其他灵性存有者,接收到它们的影响力,进一步重新创造,在其四周形成新的星芒身。此后,星芒身会再次需求外在的以太身和物质身,这个时候会开始一段无意识的过渡时期,意识将在感知物质世界所需的器官形成之后,才会于物质世界重现。
    2. 决心弥补:一件意义极为重大的事情发生,经过以太身的倒序回溯以及星辰身受到净化火焰的过程之后,再造的吾发现前世所创造的破坏性力量,看到前世导致他人的痛苦,因此下决心在转世重生时弥补自己造成的痛苦。
    3. 转世重生:在过渡期间由内在感知照亮的意识走到尽头,新的以太身开始连结到星芒身,然后人就准备好再次投胎到物质身当中。在演化上比人类更先进的存有者,就会指引这个重新连结的过程,引导星芒身来到一对特定的父母,以便提供适合的以太身及物质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