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诸葛亮《诫子篇》

  今年十月底去合肥办公,在办公室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诸葛亮《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篇》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227-263年)的家书,显示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更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经历所得的君子之道。

  译文:“君子的修行,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以俭朴节约来长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不安宁清静就不能穷极远大。为学要在身心宁静中进行,才智要在不断学习中积累,不学习就不能增广才智,不立志就不能成就所学,放纵散漫则不能奋勉精进,凶险浮躁则不能调治性情,年华随时光飞驰,意志随时日远去,最终枯萎凋落,不能与世接轨,可悲地困守着敝陋的屋舍,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从这篇家书,可以看到诸葛亮重视修身养性,致力为学,对我们现今学子很有启发性。

2 comments:

浮萍 said...

钱穆先生在《文化与教育》的第一篇文章“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分析了中国、欧西与印度的文化,分别比喻为青年、壮年与老年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首为“学而”,学而时习之,又以孝弟为仁之本。《诫子篇》劝学,正是因为生命成长就是要不断学习。

苏格拉底主张怀疑,崇尚辩论,是壮年人平等相处的态度。亚里斯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壮年人自信自立的气概。耶稣说:"神造男人,又造女人。人当离其父母,夫妇结为一体。丈夫当爱其妻如己体,故当离其父母而向其妻,二人结如一体。于是欧西崇尚爱情。

释迦牟尼离弃父母与配偶,寻求解脱之道。印度土地肥沃,其产丰饶,不烦耕种、不需远贾,其文化犹如深秋,舍弃一切世俗众事,寻求解脱,一幅老人态。

钱穆先生认为,青年重孝、壮年重爱、老年重慈,皆是仁。然而青年可望壮,壮年可以望老,但慈者不再壮,壮者不再青,所以中国文化是全,而印欧是偏。中国将居其久,印欧局其暂。此时青年柔弱,不敌壮年的刚强,无奈壮者强于气又薄于情。孔子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壮者之病是急于占有而易分裂。

青年柔于情而厚于爱,而沐浴熏陶于孔子之教的,终其身是青年。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这让我想起唐君毅先生在《青年与学问》的第一篇文章“说青年之人生”,他用四季来比喻人生的四个阶段:

  “人生如四季,青年如春,壮年如夏,中年如秋,老年如冬。”

  “青年应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

  “壮年应如花繁叶密,枝干坚固,足以开创成就事业。”

  “中年应如平湖秋月,胸怀洒落,作事功成而不居。”

  “老年应如冬日之可爱,以一慈祥煦育之心,护念后生。”

  钱、唐两位先生都重视青年。

  钱穆先生重视青年,因为青年如果懂得重孝,而孝为仁之本,本立而人伦立,他到壮年时就会懂得重爱,到老年时就会懂得重慈。

  唐君毅先生重视青年,因为青年如果能如春天之生机勃勃,发愤图强,好学不倦,那他到壮年时就能如夏天之光芒四射,开枝散叶,成就事业;到中年时就能如秋天之风高气爽,胸怀洒脱,功成不居;到老年时就能如冬天之祥和可爱,积累经验,提携后辈。

  你我已是壮年中年之际,是否就青年不再呢?非也,青年不是单单以年龄而言,更重要的是心境,是气度,是精神,是修为。这是《诫子篇》说修身养性,致力为学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