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刚刚翻完《联合早报》特约记者徐伏钢的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摄影集《四川不哭》,这本中英双语版纪实摄影集,收集了徐伏钢在大地震后投入灾区所拍的照片。
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徐伏钢取得家人的同意,就决定赶往灾区。他这么做的理由,一是出于四川就是自己的故乡,二是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告诉他,这正是考验自己、锻炼自己和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难得机会。
5月13日凌晨4点,徐伏钢赶往樟宜机场临时购买机票,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才在晚上九点多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在汶川震区十个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四川不哭》前言标题),徐伏钢先后到了都江堰、绵竹市汉旺镇、彭州市银厂沟、成都市、汶川市映秀镇等地,用相机拍下了数千张照片。
这本245页全彩色摄影集,由新马大众书局和其旗下子公司海滨出版(马)有限公司负责策划、设计、翻译和出版工作,德宝(马)印刷有限公司免费印刷赶制,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连续两天刊登整版宣传广告,一大群志愿者连夜撰写图片感言,多元艺术大师陈瑞献欣然为摄影集题写书名,从策划到面世,只用了仅仅七天,创造了一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出版奇迹。
在这里选了一些照片和文字,与网友共享。
恩爱夫妻今何在
这张照片摄于5月14日都江堰,《四川不哭》第6页如此描述:
在一处坍塌的楼房墙上,端端正正地挂着一对新人的结婚合照。无法辨认原来那是间卧室或是客厅,整个房屋已经完全坍塌,只剩下一面孤零零的断墙。可以判断,此时这对恩爱夫妻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前一刻夫妻恩爱,下一刻葬身地底,留下来的是挂在一面残墙上的一幅结婚照,被一名回乡的特约记者捕捉到这一瞬间的镜头而成为永恒,呈现在一页纸和一张无形的互联网上,牵动着千千万万不相识的人,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丝丝的惆怅、惋惜……
人生是如此无常,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又是如此奇妙……
紧紧地,她握着圆珠笔不放
这张照片摄于5月15日绵竹市汉旺镇,徐伏钢赶到灾情最严重的东汽中学时拍到的,《四川不哭》第7页如此描述: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刚刚被挖掘出来的小女孩,尸体被抬上卡车之后,手上仍紧紧握着自己的圆珠笔不放,让每一个现场看到的人潸然泪下。
5月17日《联合早报》刊登了严孟达的一篇文章《生命无价》,他对这个镜头久久难以释怀,写下了一首短诗,以抒感伤之情;
直到那一刻
你手中还握着一支圆珠笔
紧紧地
紧紧地
在那一刻
一声巨响
一片黑暗
世界突然停顿下来
你连笔也来不及松手
也许那是你唯一的圆珠笔
也许是你爸妈给的生日礼
爸妈常说,要努力向上
老师常说,要好好学习
在那一刻
也许你正从窗口望出去
课室外的天地
让你暇思
你记起爸妈今早的叮咛
你想起成都、上海、北京
这些既近又远的城市
什么时候你能去
刹那间
一切都消失
你没有恨意
直到那一刻
你手中还握着
爱与希望
紧紧地
紧紧地
是啊,小女孩手中紧握的,虽然只是一枝很普通的圆珠笔,但却深深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西谚有云:“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面对天灾,任何武器都显得非常脆弱;然而,小女孩在面对死神之际,手中紧握的一枝笔,却代表着一种努力学习、永不放弃的坚强。
善者止于尽
《四川不哭》第103页,一张和尚加入赈灾队伍的照片下,有这么一段文字:
善化天下者,止于尽道而已;
善教天下者,止于尽德而已;
善劝天下者,止于尽功而已;
善率天下者,止于尽力而已;
这段文字很有深度,指出“善者”必定要到“尽处”才会停止。这么富有哲理性的文字,必有出处。于是上网搜索,果然查到它出自于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是其著作《皇极经世书》中“观物篇五十五”的开头句子。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又自称安乐先生,谥康节,世称邵康节、百源先生,中国北宋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著名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对易经极有研究,著作有《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
爱与希望
《四川不哭》第215页,一群志愿人员齐唱爱国歌曲的照片下,有这么一段文字:
只要爱心尚在
我们就能把眼泪变成笑容
把笑容变成勇气
把勇气变成力量
把力量变成我们摧不垮的希望!
这又回到我在《爱与希望》一文所要表达的:灾难已经过去了,唯有发出爱的力量,才能擦干生还者的眼泪,让他们的脸上重新绽开笑容,使他们提起面对未来的勇气,带给他们摧不垮的希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