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自由的哲学》年度共学计划正式启动,当天有两场大型 Zoom 视频大会。德国时间早上9点15分(即新加坡时间下午3点15分)是英语会议,同时有中文、韩语、日语、俄罗斯语、捷克语现场翻译;下午7点15分是德语会议,会有英语、西班牙语翻译。
首先由 Andreas Schmitt 开场致欢迎辞,介绍了《自由的哲学》这本书,还有这次共学计划的学习方式,包括每天15分钟阅读《自由的哲学》思想卡、每周一封鼓励及说明信函、固定一位伙伴交流、语言区域小组交流、手机应用程序等。
接着由 David Martin 带领我们做冥想练习,内容包括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圆的图像,将它放大、缩小、翻转;还有想象一个乞丐的画面,想象这乞丐可能面临的什么困境,观察自己内心产生什么情绪;另外想象一只狗,也可以像想象圆变大变小一样的想象狗变大变小。这些练习,是在引领我们去理解《自由的哲学》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
然后,各国参与者就分头前往各自的语言区域 Zoom 会议,我加入中文区域小组会,主持是黄爱华,主要是回答参与者的一些疑问,还有让我们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从中去寻找伙伴组成二人学习小组。区域小组会议定为每两周一次,在有全球共学会议的那一周,是接着全球共学会议进行的;其他周则定于周日晚上7点进行;至于二人小组,可以每周一次讨论思想卡片内容,交流学习心得、想法、挑战等。
第一周:《自由的哲学》第一章“有意识的人的行为”总共17张思想卡片
- 1-1:人在其思考和行为中是一个灵性自由的存在,还是他会受制于一种纯粹自然法则的铁一般的必然性呢?很少有哪个问题会如此这般凝聚了众多敏锐的洞察力。
- 1-2:这一思路中的错误很快就会被发现。斯宾诺莎以及所有像他那样思考的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人不仅会对他的行为有意识,而且也会对指引他的那些原因有意识。
- 1-3:关于我们的意志自由这一问题可以完全孤立地单方面地被提出来吗?如果并非如此,那么它必须与哪些其它问题联系起来呢?
- 1-4:如果在我的行为的一个有意识的动机与一种无意识的推动力之间存在着区别的话,那么有意识的动机所导致的行为,就一定要与出于盲目渴望的行为区别开来加以评判。因此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涉及到这种区别。并且,我们针对真正的自由之问题必须采取何种态度,也将取决于探究这一首要问题所得出的结果。
- 1-5:获知人的行为之原因意味着什么呢?这一问题得到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会把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一分为二。人们将行动者与认知者区分开来了,只不过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却对最为重要的一种人——出于认知而行动的人——视若不见。
- 1-6:因为问题恰恰在于,理智、目的和决定,是否像动物性欲望那样,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人施加一种强制性呢。
- 1-7:问题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一旦做出一项决定之后我能否执行它,而在于此决定是如何于我内在形成的。
- 1-8:将人与所有其它有机生命区别开来的东西是以人的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人与其它有机生命共有的一点就是积极的作为。
- 1-9:一项其执行者并不知晓为什么要执行它的行为,不可能是自由的,这完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种已知道其原因的行为又如何呢?
- 1-10:这将我们带向了如下问题:什么是思考的起源与意义?因为,如果不具备对心之思考行为的认知,则不可能形成某种事物之知识的概念,因此,也不可能形成一项行为之知识的概念。
- 1-11:如果我们认识到思考从总体上来说意味着什么的话,就会容易弄清楚思考在人类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 1-12:正如黑格尔确切地说过:“是思考才将同样也被赋予了动物的心(die Seele)转变为灵的。”
- 1-13:爱、同情以及爱国主义,是行为的推动力,不可以将其分解为冰冷的智性概念。人们说:在此,是内心(das Herz)和性情(das Gemüt)在行使着它们的权利。这毫无疑问。但是,内心与性情并没有创造出行为的动机,而是,它们以动机为先决条件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范畴。
- 1-14:当一个能引发同情心的人的心象呈现在我的意识中时,同情就会出现在我的内心之中。通往内心的途径会经由头脑。在这一方面,爱,也不例外。
- 1-15:人们说:爱让人对所爱之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但这件事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并宣告:爱恰恰会为那些优秀的品质睁开双眼。许多人与这些优秀品质擦肩而过却毫无察觉。有一个人,他看到了这些优秀品质,正因如此,爱在他的心中苏醒了。
- 1-16:他形成了一幅千百人不曾拥有的心象,除此之外,他还做过别的什么吗?他们没有这份爱,因为他们缺少了这幅心象。
- 1-17:无论我们想要以何种方式来对待此问题,有一点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人类行为的本质这一问题是以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我要首先转向这一问题。
思想卡片1-1
这张卡片是第一章开头的句子,马上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思考和行为是自由的,还是被限制于纯粹自然法则的不自由呢?这是关于人类自由意志的问题,这一章就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思辨。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着众说纷纭的热烈争论,其中有热情的支持者,也有固执的反对者。支持者认为,人类生活中的行为,都是自主决定而进行的;反对者则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是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
这些自由的反对者,他们主要攻击的,仅仅是针对选择自由来争论的,并没有触及自由意志的意义。
思想卡片1-2
这张卡片提到斯宾诺莎(Spinoza)的思路,这套卡片没有提取相关内容,需要回到书本中去了解他的论说。
斯宾诺莎可说是反对自由争论的始作俑者,他对自由的定义如下:
如果它是由某种其他事物以明确且固定的方式所决定的,我称之为不自由。
and I call it unfree, if its existence and activity are determined in a precise and fixed manner by something else.
斯宾诺莎举例说明:小孩之渴求乳汁、愤青之寻求复仇、懦夫之遇事逃跑、醉汉之胡言乱语,这些事件的当事人,都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的;然而斯宾诺莎认为,他们其实是受到一些激情的推动(相对应的情绪为:饥饿、愤怒、害怕、混乱),且无法抑制这些激情推动出来的渴求,这其实是不自由的。
这一思路的错误在于,他忽略了人不只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他也可能会意识到导致行为的原因。小孩、愤青、懦夫、醉汉的这些行为,的确是不自由的,但那是他们不晓得这些行为背后有一些在他们内心深处运作且不可抑制的原因。
思想卡片1-3
这张卡片对斯宾诺莎的论说提出质问,他提出人的行为是在其激情、情绪的抑制下而决定的,因此是不自由的。但他只是孤立地、单方面地从行为本身去攻击人的选择自由,而忽略了导致行为背后的原因。
思想卡片1-4
这张卡片进一步质问,斯宾诺莎举出的那些无意识行为,怎么能和另一种“既意识到行为,也意识到导致行为原因”的行为混为一谈呢?前者是无意识的性格推动,后者是有意识的行为动机,这两大要素需要被明确区别开来,才能加以评判人的意志是否自由。
思想卡片1-5~1-9
那获知了行为动机,是不是就是自由的呢?问题是,原因、目的、决定(有意识的动机),是否像动物性欲望(无意识的推动)那样,会同样地对人施加强制性的影响(不自由)呢?此中关键在于那决定是如何于我内在形成的,要知道人与其它有机生命的区别在于,人是以理性思考为基础来决定行为的,为什么要把人类行为自由与动物性欲望搭钩呢?
思想卡片1-10~1-12
我们应该探讨思考的起源与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认清心魂之思考行为,便不可能形成事物和行为之知识概念。只有认识到思考意味着什么,才会比较容易弄清楚思考在人类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了。这就是黑格尔(Hegel)所说的:
换句话说,思考赋予了人类行为其特有的印记。
思想卡片1-13~1-16
这些卡片举出爱、同情、爱国主义等感受,这些是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推动力,它们引发了相对应的心象,经由头脑通往内心思考,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升起了动机,发挥了这动机的推动力,以自由意志付诸行动,完成了相应的行为。
这里所描述“从动机到行为”的过程,是由心魂中的感受、思考、意志能力而完成的。
思想卡片1-17
这张卡片对此做了一个总结:人类行为的本质这一问题,是以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为先决条件的。
因此接下来,将对思考的起源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