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6, 2007

内心有主 生命有向

(按:法住银禧纪念文原稿,经过编辑修改后,刊于《法住银禧》)

  法住成立25年,而我跟着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学习也有10年了。 

  我虽不才,但自觉在霍师的教导下获益匪浅,切身感受到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性情,开始略懂层次思维,视野不知不觉地开阔了,对平生所学开始生起融通之感,最重要是我的内心有主,生命有向。  

内心有主 

  我的内心有主可从两个范畴而言:一是宗教范畴,一是哲学范畴。 

  从宗教范畴而言,我内心的主是耶稣基督。 

  其实我原本对基督教是非常排斥的。由于我理性能力比较强,求学时期擅长数理学科,爱屋及乌,我因此喜欢阅读数学家、科学家的传记,对他们即佩服又尊敬,把他们当成英雄人物。当我读到中古时期一些科学家为维护科学真理而受到教会的迫害时,总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时光倒流,让我回去把心目中的英雄救出来,当时我对基督教产生很大的反感。 

  接着我在社会上工作和出国留学,结识多一些朋友、同事、同学,其中不乏基督徒,对他们的反感才渐渐消减。特别是在我出国留学时,常常和一班新加坡同学到其中一对夫妇的宿舍里共进晚餐,听他们分享圣经的体会,让我这身处异乡的游子有一种家的温暖的感觉,对他们和蔼可亲的人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认识了信基督教的妻子,也跟着去教会听牧师传道,但也只停留于听,而未能进入心里。 

  直到我在喜耀跟着霍师学习,我的心打开了,我的性情开发了。我曾经听到霍师在课堂上讲耶稣之死,说到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前大声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似乎有一丝承受不了折磨的意味,但我却因其不完美而更敬重耶稣,毕竟他完成了为世人赎罪的使命。后来我观看了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从画面上看到耶稣受审到被钉十字架的过程中所承受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折磨,我更是热泪盈眶,心中异常感动。 

  去年我和妻子经朋友介绍去“新造教会”,我的心境有所不同,我更能够体会牧师的传道,特别是他通过《圣经·旧约》的希伯来原文和《圣经·新约》的希腊原文来解读经文,更是契合霍师所说的“如实观方法论”中的“如语言之实”。我在享用圣餐(即以饼代表圣体、以酒代表宝血的重要礼仪)时,都常常深受感动,因为这礼仪提醒我耶稣为救赎世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抵消人类始祖亚当所犯的错误。 

  从哲学范畴而言,我内心的主是上帝。 

  我跟着霍师主要是学习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根本在于人内心深处的“仁”(霍师称之为“真实性情”)。在《论语》中“仁”出现超过100处,而且孔子对不同学生问“仁”时所给的答案不尽相同,这可说是“仁”对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所以不能单从文字的描述去分析与理解“仁”,而是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感受与体会“仁”(霍师称之为“体会方法论”),我本身对“仁”就有切身感受与体会。 

  除了探讨“什么是仁?”(属“本体论”范畴)之外,我还问“为何有仁?”(属“宇宙论”范畴)。孔子本身是不谈这问题的,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所以我尝试从其他思想学说中找启示。 

  我对佛家思想认识甚浅,只知道佛家的理论基石是“缘起”,即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由“因缘”合散而生灭(“因”即事物产生的原因,“缘”即事物产生的条件),然而此“因缘生灭”如何生出众人皆有的“真实性情”(佛家语“如来藏”、 “清净心”、“真如”、“佛性”),却是“不可说,不可说”。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第25章),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是“道”所生的,而“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也就是说,人的“真实性情”是效法“自然”而生成的,所以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 

  基督教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章),这个解释即简单又直接,人有“真实性情”就因为上帝有“真实性情”。上帝有义,所以当人类始祖亚当违背主命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上帝就必须惩罚他,从此人类得受生、老、病、死之苦(《圣经·旧约·创世纪》第3章);同时上帝有爱,所以上帝为人悖逆的恶果安排了拯救计划,“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3章) 

  当然还可以再问:上帝又是如何生成的?要知道上帝是超越的人格神,是哲学所谓的“第一因”,我们是无法继续追问下去了。要见证上帝与耶稣,还要回到“体会方法论”,从自己的生命中去感受、去体会。  

生命有向 

  说了内心有主之后,接着说我的生命有向。 

  春秋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建立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立功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立言则是留下一些启迪人心的学问,这三不朽为我们设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很有启发性。 

  从本质而言,立德是根本,为我们定下一个高远的志向,所谓“志于道”(《论语·述而》)。只有建立于立德的基础上,我们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才有其道德意义、精神意义,立功、立言才可称不朽。 

  从次序而言,立德是基础,所以需要先立志做什么人,才知道想做什么事、想留下什么学问,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学习、思考、实践、反省的内容,然后去实现立功、立言。 

  从自由而言,立德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宰,做一个有品德与修养的人,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立功是有客观局限的,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配合才能有成就。而立言是即有自由、又有局限,我们在学习、思考、实践、反省而后把心得融入言语中,这是可以自作主宰的,但要留下文字以传后世就有赖于客观条件的配合了。 

  从关系而言,立德是品德与修养的建立,纯属个人的空间,所谓“独善其身”,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慎独”。而立功、立言则牵涉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希望所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能惠及他人,所谓“兼善天下”。 

  从工夫而言,立德是《大学》八条目的前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立功是后三条: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立言则是从这八条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阶段:孔子初期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实践,这是立德的阶段;后来孔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寻找明君给他机会实现治国的理想,这是立功的阶段;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六经,这是立言的阶段。虽然孔子在立功方面可说是失败者,但在立德、立言两方面却给后世留下一个永垂不朽的模范,成为万众景仰的“至圣先师”。 

  我有自知之明,不敢痴心妄想能够做到三不朽,但也不想浑浑噩噩过一生,所以我还是希望能“立点小德”、“立下薄功”、“立些微言”。 

  在喜耀10年的学习中,我反省到自己对一些不合理的事件,总会有义愤填膺的感受,而当肇事者受到应得的惩罚时,又会生起大快人心的感受。我找到了“唯一之自己”(唐君毅语,《人生之体验》),那就是一个“义”字,这是我想立的“小德”(非此德小,乃是我能达者小)。  

  “治国”、“平天下”非我能及,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我会在“齐家”这方面下工夫,与妻子互敬互爱,细心培养孩子成人成才,寄望他们将来能成为有用的人,这是我想立的“薄功”(非此功薄,乃是我能达者薄)。 

  当今时代是一个“内外隔绝、上下不通”(霍师语,《新时代·新动向》)的时代,它需要一些呼声来唤醒追名逐利的迷途羔羊,我愿意通过文笔来传达人文普及的讯息,这是我想立的“微言”(非此言微,乃是我能达者微)。  

法住事业  

  25年的努力,法住事业已经发展到中国大陆去了,在霍师的推动下,《唐君毅著作选》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实现了唐先生的遗愿。 

  日前于丹教授在大陆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正是一个大好契机把法住的文化教育事业向大陆进一步推进。“于丹热”会在大陆掀起,正显示出大陆人民与传统文化脱节多年,已经形成一个价值虚无的社会,当大家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与魅力时,大势所趋,就如江河决堤,沛然莫之能御。 

  除了国学本身的价值与魅力外,“于丹热”的掀起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 

  其实于丹教授的专长是传播学的,她上《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就是应用了传播学的“3I”原则:首先是Information,代表信息量充足;第二是Interesting,代表趣味点活跃;第三点是Impact,即要有足够的影响力。[1]这些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应用的。 

  法住的宗旨就是保守、继承、传扬、开展一切对人类有价值的文化。25年来努力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要把这理想事业推上另一个高峰,还要继续在管理与开发上精益求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我祝愿法住事业蒸蒸日上,在历史上树立一个“三不朽”的典范! 

 [1] 参阅于丹,〈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网页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14368

Tuesday, May 22, 2007

人生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可称得上不朽;但叔孙豹回答:这只能说是世禄,还不能算是不朽。叔孙豹接着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建立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立功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立言则是留下一些启迪人心的学问,这三不朽为我们设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很有启发性。

  从本质而言,立德是根本,为我们定下一个高远的志向,所谓“志于道”(《论语•述而》)。只有建立于立德的基础上,我们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才有其道德意义、精神意义,立功、立言才可称不朽。

  从次序而言,立德是基础,所以需要先立志做什么人,才知道想做什么事、想留下什么学问,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学习、思考、实践、反省的内容,然后去实现立功、立言。

  从自由而言,立德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宰,做一个有品德与修养的人,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立功是有客观局限的,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配合才能有成就。而立言是即有自由、又有局限,我们在学习、思考、实践、反省而后把心得融入言语中,这是可以自作主宰的,但要留下文字以传后世就有赖于客观条件的配合了。

  从关系而言,立德是品德与修养的建立,纯属个人的空间,所谓“独善其身”,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慎独”。而立功、立言则牵涉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希望所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能惠及他人,所谓“兼善天下”。

  从工夫而言,立德是《大学》八条目的前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立功是后三条: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立言则是从这八条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阶段:孔子初期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实践,这是立德的阶段;后来孔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寻找明君给他机会实现治国的理想,这是立功的阶段;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六经,这是立言的阶段。虽然孔子在立功方面可说是失败者,但在立德、立言两方面却给后世留下一个永垂不朽的模范,成为万众景仰的“至圣先师”。

Friday, May 11, 2007

曹操用人之道

  今天早上听《958城市频道》张劲东的“水煮三国”节目,讲到曹操用人之道可以用八句话来概括,觉得很有意思。我知道节目的材料来自《易中天品三国》,于是上网搜索,找到这八句话: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易中天还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因此有“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也都是有缺点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

  对这八句话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句立基于性情,第三、四句立基于理智,第五、六句应用了惩罚,第七、八句应用了奖赏。要留意的是前四句与后四句有层次的不同:性情与理智是内在的本质,而惩罚与奖赏是外在的方法;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前者是儒家,后者是法家。

  曹操用人之道可说是“情理具备、内外兼施、恩威并重、赏罚分明”,也可说是“以儒为体、以法为用”。

Thursday, May 3, 2007

劳动节献词的反思

(按:本文在本博客发表后,隔天投稿去《联合早报》,5月7日文章刊于《联合早报·交流》版)

  5月1日《联合早报》报道了李显龙总理、工人党与国民团结党的劳动节献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劳动人民所面对的民生问题。

  工人党与国民团结党的献词都提到国人所面对的是各种收费的上涨,再加上政府放宽外来劳工的政策,中低收入层将受到很大的冲击与压力;而李总理的献词则强调全球化的趋势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与有增无减的压力。

  劳动人民所面对的民生问题是铁一般的事实,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大趋势,但如何去对应这问题呢?

  工人党提出政府需制定政策提高工人适应反复无常的世界经济的能力,国民团结党则批评工会没有传达工人的求助声音,两个反对党都寄望政府通过机制来对工人伸出援手。

  李总理指出政府将继续重新设计工作为国人制造就业机会,推行培训计划来提高工人的生产力,也鼓励国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和学习新技能。

  反对党呼吁政府制定政策援助工人来“兴民生”,而执政党除了制造就业机会来“兴民生”之外,还加上推行培训计划来“启民智”。“兴民生、启民智”,正是中国儒家的治国之道。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有一次去卫国,学生冉有问他治国之道,孔子就说出“先富之、后教之”的道理。“富之”就是“兴民生”,“教之”就是“启民智”。

  接着要问:政府要启发的是人民的什么智慧呢?除了提高生产力与学习新技能以外,是否还有更根本、更重要的“教之”呢?

  《荀子•大略篇》中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原来“富之”就是让人民有富裕的生活环境以便长养“真情”,而“教之”则让人民有充实的学习环境以便调理“善性”,其目的是要培养出一批“有真情、有善性”、甚至是“至情至性”的高素质人民,以共同建立一个“真情、善性、美德”的高素质社会。

  人民的素质除了生产力与新技能以外,更根本、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真情、善性、美德”,这要通过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广义而言,学习包括读书、上课、听讲、实践,而思维包括思考、分析、推论、反省。

  有句名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Give a man a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how to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李总理所提出的重新设计工作为国人制造就业机会就是在“授人以鱼”,而推行培训计划来提高生产力及学习新技能就是在“授之以渔”。

  我想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学与思”(Teach a man how to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Teach a man how to learn and think, you prepare him for all the challenges in a lifetime.),那就是推行人文教育普及计划为国人打好“善学善思”的基础。

  还要再问:应该推行什么样的人文教育内容?

  首先不能缺少的基本功是语文理解能力,这让人能够通过阅读、听讲来吸收知识与道理,然后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其次是思考方法,这让人的头脑更加清晰,在理解知识与道理之余,还能进一步分析、推论、反省所学,转化成为自己的心得。

  基本的理解与思考能力俱全之后,就要接触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经典著作,通过前人累积的丰富经验来深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文学经典能开启人的性情与才情,历史经典能提供人鉴往知来的资源,而哲学经典则能开展人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普及计划是不会在短期内见到成果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几代人以后,人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到时候从中选出一批有能力、有才干、具备献身精神的杰出领导班子,最后推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总理,又有何难?

Tuesday, May 1, 2007

五一国际劳动节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想对这节日的由来多一点了解,于是上网找资料,在维基百科找到国际劳动节这一项。

  原来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约35万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芝加哥政府在进行镇压的过程中与罢工群众引起暴乱,先后死了4位工人、7位警察,史称“干草市场暴乱”。1889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亦称“国际劳动节”。

  值得注意的是警察在镇压过程中开枪打死人,而罢工群众中也有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大凡大规模对立事件中,参与者情绪容易高涨,只要当中有人忍不住情绪而付诸于暴力,则难免会酿成悲剧。

  想到印度圣雄甘地一生坚守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原则参加独立运动,心中不由对甘地的人格生起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