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4, 2007

宁静之祷

  昨晚在泉霖书房里看到一份月历,在十二月份那一页印着下面一段话: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Serenity Prayer
上帝赐我宁静,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赐予我分辨或宁静或果敢的智慧。
宁静之祷

  我上网搜索资料,才知道这是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之一,据说是美籍德裔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大约在1940年左右所写的,后来被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 Anonymous)所采用而知名度大增。(有关“宁静之祷”的历史,可参阅http://www.thevoiceforlove.com/serenity-prayer.html

  “宁静之祷”的内容很有意思,它在指点我们生命中应有的三种内涵:宁静、勇气、智慧。我们要懂得以宁静的心灵去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要提起勇气去推动自己所能改变的,还要有智慧去分辨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什么是自己能改变的。

  生命中应有宁静、勇气、智慧,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关键在于智慧。

  我们有时执着于改变某些事,误以为是自己所能改变的,因此理直气壮,坚持不懈,然而结果并不如意,忍不住怨天尤人。可曾想过,或许这是意气,而不是勇气。

  我们有时对改变某些事感到绝望,认为诸多障碍,无法冲破,因此无奈接受,看破世情,然而难以释怀,心中郁闷不已。可曾想过,或许这是懦弱,而不是宁静。

  我认为要分辨某些事自己能否改变,不是通过分析结果将会如何,而是反省自己想改变某些事,是否发自性情、立于道理。真是如此,就要提起勇气,义无反顾去推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至于结果,成固可喜,败亦坦然自若,宁静平和,“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我认为这就是智慧:坚定理想,接受现实(此义可参阅《理想与现实》一文)。

6 comments:

沧海一粟 said...

发现春辉近来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一样,眼观四路八方,身边任何有意思有意义的哲理名言都难逃他的“火眼金睛”,无论它是挂在墙上还是在书房里的月历上。(一笑)

这一段话的确很有意思。我们不应该只是在理性上分析什么是我们能力上不能改变的,然后宁静地接受,不作任何尝试;什么是我们能力上能改变的,然后才需要勇气去完成它。而应该如春辉所说的:先反省自己想改变某些事,是否发自性情、立于道理。是的话就鼓起勇气尽力去做,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改变,然后宁静地接受之后的结果,不论成功与否。这样一来,我不但要有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更要有勇气去尝试改变我所不能改变的。我不但要宁静地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也需要宁静地接受我所能改变的。大胆地尝试对“宁静之祷”做出一些修改。
God grant me the wisdom to know the things I must or must 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or cannot, and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 or cannot change.
“上帝赐予我分辨应该或不应该改变的智慧;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或不能改变的,并赐我宁静,去接受我所能改变或不能改变的。”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首先要声明我并不是在别人家里到处看月历或其他东西,要不然以后没有人敢请我去他家作客了。(一笑)

  当时我们正在讨论选日子,我刚好看到这份月历,正好派上用场,然后就刚好看到这段很有意思的文字。对我而言,这些“刚好”是上帝在给我启示。

  对于治乐的修改,我有意见。这里牵涉到两个层次:应该不应该,能够不能够。前者是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说,而后者则要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说;前者我们要坚定理想,而后者则要接受现实。所以我认为“宁静之祷”的智慧是坚定理想,接受现实;尤其是后者,更要懂得审时度势,这就是分辨能够不能够的智慧。

  我举个例子说明:孔子周游列国14年,风尘仆仆,历经磨难,还被晨门笑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但他还是坚定理想,义无反顾。然而,孔子最终也“知其不可为”,回到鲁国,整理六经,他审时度势,坦然接受现实。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

  如果只是坚定理想,而不懂得审时度势,接受现实,恐怕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以理杀人了。

沧海一粟 said...

当时读了春辉的文章之后,觉得他的解读似乎比“宁静之祷”原文更丰富一些,尤其是“反省自己想改变某些事,是否发自性情、立于道理。真是如此,就要提起勇气,义无反顾去推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一段,所以一时兴起尝试修改原文以符合他文中之义,别无他意。

我是完全认同春辉说的要“懂得审时度势,这就是分辨能够不能够的智慧”的,要接受现实。但是春辉的看法似乎是一旦审时度势分辨出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够被完成之后,就应该马上停止行动,接受现实。我却认为还有一个自尽己心的问题,也就是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努力过的问题。只有真正的尽心尽力努力过了,才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

就以所举的孔子例子来说,孔子是否需要经过14年漫长的周游列国都不被接受之后,才能审时度势而得出“知其不可为”的结论呢?

从《史记·孔子世家》陈蔡绝粮一段,孔子在学生回答了“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提问之后,给出了“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的回应,并且赞同颜回的“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对于自己学说不可能被当时“有国者”采用的现实是非常清楚的。

那孔子为什么还要继续周游列国呢?那无非也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就是要自尽己心而已。晨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可能有嘲笑孔子之意,但却正是孔子一生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最佳写照。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自尽己心是在反省自己的确是发自性情、立于道理的基础上说,这还是在应该不应该的层次、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说。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前先说“自反而缩”,正是此理。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虽然审时度势,“知其不可为”,但是心不容己,他还是决定尽心尽力去推动,一直到他结束周游列国,才算是真正接受“知其不可强为之”的现实。

  我之所以对治乐的修改有意见,主要是在于勇气,是去改变,不管能够不能够。我发现这是因为原文写得不够清晰:“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说,而“至于结果”那一段是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说。

  让我重新整理和融合治乐和我的意思:

  上帝赐我智慧去分辨应该不应该改变;
  如果应该改变,
    赐我勇气,坚定理想,自尽己心去改变;
    赐我智慧去分辨能够不能够改变;
    如果能够改变,
      继续去改变到完成为止。
    如果不能够改变,
      赐我宁静,接受现实。
  如果不应该改变,
    当然就不去改变。

  行内人可以看出我是以电脑程序的形式去写,虽然清晰、全面,但是却很长气。想深一层,“宁静之祷”原文已经预设应该改变了,那我还是选回原文,更优美,更精简。

浮萍 said...

原文不仅仅优美、精简,或许多少也包含了自然的顺序。

人需要在宁静中,才能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过去我在神学院上课,读到圣经中说的the still small voice of God)。 人在宁静中才能较为如实的看清楚身边的人、事与物, 还有自己。

勇气该是看清楚了之后,勇敢去做的行动力,或勇敢面对与承担一切后果的耐力。没有之前的清晰,就只剩下盲动和固执。

人,如何才能有智慧?要经历多少事,反省多少回,尝试多少次?犯过多少错?

接受事实需要有智慧,勇敢去改变事实也需要有智慧,或许,“宁静之祷”中的宁静,勇气和智慧,也是三位一体,分不开的。

圣诞节快乐!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浮萍说得太好了,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宁静、勇气和智慧三位一体,那是更高层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