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不覺天涯遠
她十五歲那年,父親死於一場車禍。家裡塌了半邊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
從小她就是父親最寵愛的寶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
那個沉悶的夏天,她封閉了自己,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
她看著母親依然衣著光鮮地上班下班,和別人談笑自如,心就像被針尖一點點地刺了個遍。她不明白,難道父親的離去在母親心裡竟然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父親去世之後她的生日那天,母親一大早就起來上市場買東西,說要熱熱鬧鬧地給她過生日,並且叮囑她放學後把要好的同學都請到家裡來。
晚上,她獨自回來,看到家裡流光溢彩,人聲鼎沸,桌子上還擺著三層的生日蛋糕,上面插著十六支蠟燭。她剛一進門就被一群男人和女人圍了起來,紛紛往她手裡塞禮物 ,祝賀她生日快樂。母親在旁邊興奮地介紹,這是趙伯伯,這是許阿姨……
母親問:「怎麼沒帶同學回來啊?我準備了這麼多的菜呢!」這樣熱鬧的場面,讓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父親,突然悲從中來,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沒有爸爸的生日,我不快樂!」
她把手裡的禮物統統摔在地上,又把桌子上的蛋糕砸了個稀爛,留下不知所措的母親和一屋子尷尬的人,頭也不回地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重重地關上。
那天晚上,她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壓抑的哭泣聲。
她在母親的房門口站住,房裡的燈還亮著,母親背對著她,肩膀劇烈地抖動著。
這是父親離世後她第一次看到母親哭,她也第一次發現,原來母親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走進去,輕輕地攬住了母親的肩頭。
第二天,她起床時發現床頭放著一張字條:「嬌嬌,爸爸在天上看著我們呢,我們兩個在一起要快樂地活著,他才會開心。有愛不覺天涯遠,哪怕是隔著兩重世界。」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反覆讀著這七個字,淚如泉湧。
她上高三那年,母親因為公司績效不好失業了。母親從舊貨市場買了一輛三輪車,去水果批發市場批些水果回來,蹬著三輪車到大街小巷叫賣。
有一次,她準備回家跟母親要錢買複習資料,走過一個路口時,正好看到母親的三輪車停在那裡,有個人在挑剔蘋果的顏色不好、價格太貴,母親謙卑地賠著笑臉,不住地說好話,那人還是不依不饒,秤完了非要再添上兩個。
母親急了,正爭執的時候,突然有人喊:「警察來了!」母親一驚,錢也不要了, 騎上三輪車就跑。那條街正在挖暖氣管道,母親沒留神,三輪車便歪進了旁邊新挖的土溝裡。她看見母親慌忙的爬起來,扶正三輪車,也顧不上撿掉落在地上的蘋果,繼續蹬著車往前飛奔。她跑過去把地上的蘋果撿起來,看著母親瘦得厲害的背影飛快地消失在街角,她突然蹲在地上,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母親就是這樣艱難地供她讀完了大學。她又得到了全額獎學金,要出國深造。
臨走的那天晚上,她抱著枕頭來和母親一起睡,母親把所有該叮囑的都叮囑了一遍。
她依偎著母親,一直沉默,到開口說話時,已是淚眼婆娑:「媽,我走了,你怎麼辦?」母親拍拍她的頭,笑著說:「傻丫頭,有愛不覺天涯遠,我會照顧好自己的。等你回來,買了大房子,接我去享福。」母親輕輕地笑著,可是她的手卻是顫抖的。
學成歸來,已是兩年之後。她憑著優異的成績被一家大公司高薪錄用,還提供了樓房。
她把母親接到新家,母親歡天喜地地在陽台上種滿了花,把她的床單被罩都洗了一遍。
有一天夜裡,她聽見母親一直咳嗽,起來去看,母親卻閉著眼睛,好像睡熟了。
第二天,母親說想家了,要回去。她急了,說:「你要回哪兒去?這就是我們的家啊!」母親執意要回,她無奈,只好送母親回去。母親回家後一直咳嗽,最後竟咳出血來。送母親去醫院檢查,竟是肺癌晚期。醫生埋怨她:「怎麼這麼晚才送來?」
「怎麼這麼晚才送來?」她一遍遍地問自己。九月的陽光燦爛耀眼,可是她的世界卻失去了顏色。一個月後,母親靜靜地去了。最後的時刻,母親抓著她的手,嘴唇翕動。
她俯身上前,把耳朵貼在母親的臉上 ,聽到母親用微弱的聲音說:「乖……不怕……有愛……不覺天涯遠……」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跪在母親床前,淚如雨下。
------------------------------
父母愛子女的愛心:
子女愛父母的愛心:
同樣都是「愛心」,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愛心」。
父母的愛心,是無所求的愛心,是無因無果的。
子女的愛心,是有所求的愛心,是有因有果的。
子女長大,會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心。
有一天,子女愛父母的愛心和父母愛子女的愛心,會疊在一起,彼此之間沒有代溝,沒有時差,真正成為一家人。
但是,大都是……為時已晚。
沒有誰對誰錯,這是人之常。
活在當下吧!
Life 有终身与生命二义,而 Study 有学习与学问二义;将 Life 与 Study 之二义合一,Life Study 就有“终身学习生命学问”之义了。因此 Life Study Blog 的内容是关于“终身学习”与“生命学问”两方面;“终身学习”指出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历程,而“生命学问”则标明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学问。时间上“终身学习”没有设定期限,而空间上“生命学问”涵盖各种课题。如此定位保留了弹性,让我能够随意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中。
Monday, May 25, 2009
有爱不觉天涯远
月初收到秋香传来这则感人的故事:
Tuesday, May 19, 2009
失败有奖
今天妻子传来这则感人的亲子故事,于是上网搜索出处,找到这是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今年2月出版的《家有中等生》书中的一篇文章。这本书是台湾出版的繁体中文版,今年4月也在大陆出版了简体中文版,书名是《遇见世上最好的爱》:
失敗有獎
這些天,兒子怪怪的,蜘蛛似地整日粘在網上。我暗自納悶:「他在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看影片?」
下線之後,他也是若有所思,跟他說話心不在焉,宛如走火入魔。這些年來,我們彼此信任相處的默契,我在等待,他親口告訴我緣由。
他沒有辜負我,謎底終被揭開,他見我經常發表文章,便下定決心,要與老媽比高低。於是,將自己的作文,貼在一家兒童刊物的約稿網裏。一次、兩次,不停地失敗,可是他不服,得到了編輯的指導後,又繼續衝刺。終於有一篇被留用,編輯說,文筆精彩,相當看好。
他說:「表現得那麼神秘,只是想給你一個驚喜。」
收到這份驚喜的,卻不只我一個。到底是孩子,藏不住心事,幾乎要昭告全天下,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無人不知。班導師允諾,一看到雜誌,就給他頒發「創作之星」獎。
可是,雜誌卻遲遲不來,兒子日日巴望著,郵差一來,他總最先迎上去,然後落寞地走開。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很久才出來。他告訴我,編輯在網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終沒過終審。他默默地吃飯,寫作業,洗漱。
我抱著一盒漫畫書,敲開他的門。這個禮物,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卻倔強地扭過頭去不接。我說:「這是獎品,是失敗獎。」他驚訝地睜大眼睛,薄薄的單眼皮澀澀地重疊著,很顯然他哭過。
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他抬起頭,頓時眉宇舒展開來。
第二天放學,他開心極了,說大家都羡慕他有這麼酷的媽媽,居然給孩子發失敗獎。而那個失敗在孩子們眼裏,竟然也變得光彩奪目了。我做飯,兒子翻看著桌上的《讀者》,裏面轉載了我的《親人節快樂》一文。
兒子發現雜誌設了一個<最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獎>,可以透過發訊投票。他一下振奮起來,預備在親朋好友間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說:「兒子,這不好吧,如此興師動眾,萬一失敗了,媽媽該多不好意思啊!」
他笑了:「媽媽,別怕失敗,失敗了,我也給你發獎!」我暗自慚愧,我們這些大人指導起孩子來,個個都很權威,一旦遇到同樣的事,最缺乏勇氣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新一期《讀者》上市了,兒子拉著我,急急地去看獲獎名單,看一遍,沒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沒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說:「媽媽,我們又失敗了。」聽到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我心裏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陽光,灑落心底,原來,有愛的人在旁邊,連失敗都有甜蜜的滋味。
第二天,我剛起床,兒子就高喊著口令進房來。他昂首挺胸、踢正步敬禮,然後,舉起一個紙筒,開始發表莊嚴的頒獎演說。可是,剛開頭就忘了詞,他滿臉尷尬,乾脆直接把獎品塞給我。那是一個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嬰兒此起彼落地嬌憨、無邪笑聲,極富感染力,我們倆爭著去捏,刹那間笑聲滿屋。
兒子的生活,竟漸漸變得精彩紛呈,隔些時候就有最新消息播報──數學測驗成績不佳、口語比賽獲獎、乒乓球賽慘遭淘汰、競選音樂課代表大獲全勝……勝了,由學校發獎,輸了,由媽媽發獎。他愈戰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戰,都有無窮樂趣。他的班導師對我感嘆,你兒子變得好勇敢,愈來愈讓人刮目相看。
早餐桌上,我問道:「連班導師都刮目相看了,是你改寫了金氏記錄,還是改變了全球氣候?」他說:「我給老師發了一個失敗獎。」失敗獎都給到老師去了,原來是這個舉動引人側目與驚嘆,我不禁戲謔著說:「如果下次你要給外星人發失敗獎的話,一定要邀請我去做觀禮嘉賓喔。」
沒多久,我接到一個遠從珠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去年學校剛畢業,曾在兒子的班裏試敎。某天早上由於扁桃體發炎、高燒,再加上緊張,課上得一團糟,實在撐不下去,他狼狽得想逃。他在學生們面前告解:「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著,年輕的淚,就那麼當眾落下。
忽然,我的兒子舉起了手,對新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新老師頓時傻了。
兒子給新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麥克風》。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後來,孩子們漸漸都站起來,跟他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
歌聲越來越響亮,連評委老師都不禁動容。而那位失敗者,在向孩子們鞠躬時,已是淚流滿面。他說,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獎品,他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臨走時,他記下了兒子的電話號碼。
「現在,我是三年級的班導師,我在班裏設了一個失敗獎,所有的孩子都相信,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
門鈴響了,郵差送信進來,是給我的一本雜誌和一張淺綠色的匯款單,附註欄寫著──「最受讀者歡迎文章獎」,我急忙翻開書,我竟然是第一名,原來,獲獎名單要隔兩期才會公佈。
「我們都成功啦!」兒子用他的鼻尖,緊緊抵住我的額頭。歲月綿長,成功、失敗我們都該好好地享受,只要有顆勇敢的心,無論遇見的是什麼,都是生命一場又一場的豐厚的恩賜。
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許多孩子有遇上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的通病,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論如何鼓勵或斥責,都不太能夠發揮效果。
要使孩子擺脫消極內向的個性,必須先教導他們「失敗的價值」。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身的挫敗經驗,告訴他們自己從中學習到的事情,促使孩子效法父母,慢慢不再畏懼挫折。
Monday, May 18, 2009
你们聊,我先走
同事朱骏在facebook上分享了以下几则笑话,令人噴饭:
小兔说:“我妈妈叫我小兔兔,好听!”
小猪说:“我妈妈叫我小猪猪,也好听!”
小狗说:“我妈妈叫我小狗狗,也很好听!”
小鸡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小兔说:“我是兔娘养的!”
小猪说:“我是猪娘养的!”
小鸡说:“我是鸡娘养的!”
小狗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浪客说:“人们叫我浪人,好听!”
武士说:“人们叫我武人,也好听!”
高手说:“人们叫我高人,也很好听!”
剑客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北京大学的说:我是北大的。
天津大学的说:我是天大的。
上海大学的说:我是上大的。
厦门大学的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李宗仁将军说:我这人,有仁!
傅作义将军说:我这人,有义!
左权将军说:我这人,有权!
霍去病将军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师范学院的学生说:我是“师院”的
铁道学院的学生说:我是“铁院”的
职业学院的学生说:我是“职院”的
技术学院的学生说:你们聊,我先走
Wednesday, May 13, 2009
生死不离
昨天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去年我写了三篇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博文(《珍惜生命感受爱》、《爱与希望》、《四川不哭》),时隔一年,重新再读一遍,还是有所感触。
昨天早上,1003电台黄文鸿选播了成龙演唱的512赈灾歌曲《生死不离》,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这首歌的旋律没什么,但歌词却感人肺腑:“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此中蕴涵深情,令人为之动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f4OOWd-mI
歌曲:生死不离
演唱:成龙
填词:王平久
作曲:舒楠
歌词: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了美丽
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
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
我数秒等你的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与你祈祷一起呼吸
我看不到你却牵挂在心里
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坚强升起
我在努力看到爱的力气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毅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搭起我的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毅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去年我写了三篇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博文(《珍惜生命感受爱》、《爱与希望》、《四川不哭》),时隔一年,重新再读一遍,还是有所感触。
昨天早上,1003电台黄文鸿选播了成龙演唱的512赈灾歌曲《生死不离》,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这首歌的旋律没什么,但歌词却感人肺腑:“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此中蕴涵深情,令人为之动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f4OOWd-mI
歌曲:生死不离
演唱:成龙
填词:王平久
作曲:舒楠
歌词: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了美丽
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
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
我数秒等你的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与你祈祷一起呼吸
我看不到你却牵挂在心里
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坚强升起
我在努力看到爱的力气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毅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搭起我的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毅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Monday, May 4, 2009
五四运动
(5月5日-11日、26日更新:增加五四运动资料文章的链接)
今天是五四运动的九十周年。
两天前报业中心礼堂进行了一场“五四运动的当代回想”研讨会,我无缘出席,只能通过《联合早报》昨天的新闻报道参与其盛(参阅《华文知识分子应继承五四基本精神》)。
我对五四运动感兴趣,是在喜耀十年的学习中挑起的。在这趟学习之旅,我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有了粗浅的认识,渐渐明白到五四青年呈现在外的反传统行为,其实是建基于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忧患与担当的精神。
喜耀十年学习后期,我报读准研究生课程,一年后与文龙、贻德、子斌、顺书、治乐、树珵、永龙等组成小组,开始进行专题研习。当时我们的研习专题是“中国读书人对时代、历史之态度”,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就是我们这个研习专题的重要环节。
虽然我们最终没有完成专题研习,但却很享受这学习过程,直到现在我还很怀念大家一起阅读讨论的情景。
在此收集了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资料和文章:
今天是五四运动的九十周年。
两天前报业中心礼堂进行了一场“五四运动的当代回想”研讨会,我无缘出席,只能通过《联合早报》昨天的新闻报道参与其盛(参阅《华文知识分子应继承五四基本精神》)。
我对五四运动感兴趣,是在喜耀十年的学习中挑起的。在这趟学习之旅,我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有了粗浅的认识,渐渐明白到五四青年呈现在外的反传统行为,其实是建基于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忧患与担当的精神。
喜耀十年学习后期,我报读准研究生课程,一年后与文龙、贻德、子斌、顺书、治乐、树珵、永龙等组成小组,开始进行专题研习。当时我们的研习专题是“中国读书人对时代、历史之态度”,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就是我们这个研习专题的重要环节。
虽然我们最终没有完成专题研习,但却很享受这学习过程,直到现在我还很怀念大家一起阅读讨论的情景。
在此收集了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资料和文章:
• 《五四运动纪念馆》网站:http://54.china1840-1949.net.cn/
• 霍韬晦《纪念五四、认识五四》
• 霍韬晦《超越五四、超越中西文化的对立》
• 王昌伟《五四精神与当前的新加坡》
• 颜国伟《平面的多元性并不足够》
• 霍韬晦《旋转乾坤,谁有力量?》
• 韩咏梅《五四是未完成的启蒙运动》
• 王赓武、郑永年《寻回,而非告别“五四”》
• 霍韬晦《无声的巨响》
• 陈迎竹《谁该记得五四?》
• 周兆呈《五四与新华知识分子》
• 余光中《九十论百里》
• 于泽远《五四精神今安在?》
• 叶鹏飞《九十年一觉五四梦》
• 谭中《深刻认识“五四90”的全面影响》
• 伟达《中国“新文化”需要发展与搏弈》
• 杨荣文《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
• 彭世灼《根深叶茂看五四》
• 王龙《中国仍然需要“五四精神”》
• Ching Cheong《Mr Science is here, where's Mr Democracy?》
• 杜平《高高在上的“民主”和“科学”》
• 刘培芳《心中五四》
• 韩山元《历史与现实》
• 翁德生《90年后的今天,还要五四吗?》
• 彭世灼《长江大河看五四》
• 易一《浮过90年》
Sunday, May 3, 2009
最好的安排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一天,收到上海同事Eileen传来的一个故事:
最好的安排
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
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
本来苦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不疑有他,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
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一看全部都是钱。
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
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理,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
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
伪装成看门的耶稣出现,指着十字架上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挥霍,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
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
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
但每一个人,都可以认真地活在当下,体验各种“最好的安排”。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