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命史(二)—— 身体生长阶段二
7~14岁(1968~1975年):身体生长阶段二
学校、老师、教育方式
- 成保小学是一间传统华校,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群、美等五育。
- 学生们的文理学科,都是受教于学校里的老师的,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师是备受信赖和尊敬的成人。
- 我本身擅长的学科是数学,基本上老师一教就会,测验常拿满分,不免倍感自信,非常自豪。
- 由于我在学校是循规蹈矩的,不会去惹是生非,因此受到师长的喜爱,成绩册上老师的评语,总是称赞我品学兼优。
- 如此受到认可,我的小学生涯可说是在一个开心学习的环境中度过的,而老师则是我心中的爱的权威。
艺术型活动的美感
- 我的艺术型活动,起因于小学时期看香港漫画家黄玉郎的黑社会武打漫画《小流氓》。故事内容大纲是主角王小虎由大陆去香港寻亲,找到了哥哥王小龙,结识了一些朋友,个个武术高手。当时香港黑社会横行霸道,王小虎与朋友联手锄强扶弱,与黑势力对抗,最终故事结局是典型的邪不胜正模式。
- 由于内容涉及黑社会诸多作奸犯科的恶行,充满着争强好胜的打斗场面,加上意识不良的书名(大概是后来改名《龙虎门》的起因),其实这本漫画是被新加坡政府列为禁品的。
- 虽然在漫画中接触了黑社会内容,可能是从小父亲在我心中培植的“正当做人”种子起作用,我的心灵并没有受到污染而学坏,反而对漫画中主角们那种行侠仗义的行径十分激赏。
- 激赏之余,我对漫画中的英雄人物也兴起崇拜之情。当时有一期漫画封面是王小龙骑着电单车,整个画面体现出他那英姿飒爽、气势非凡的形象,不由得起心动念,拿起铅笔在画纸上临摹描绘起来。
- 我的临摹手法,是非常注重画面各个部分的细节比例,务求做到精确复制的程度才满意,我所欣赏的是写实画风所带来的写真之美。
- 这个事件,我估计是在我至少小学三年级的事(大概是9到11岁之间),理由是基于开始认得漫画中的文字,并且学校有美术课教绘画,手上有画册,才会有临摹英雄人物的想法。
- 这事件应该是我的“吾”的第二次诞生,临摹起因于英雄崇拜之情,是我个人感受开始觉醒,退缩进入自己之中,通过很个人的方式表达感受,并且只供自己欣赏,完全没有给父母同学看。
理智型活动的美感
- 这时期我喜爱的理智型活动,主要有两种:数学、象棋。
- 升上中学后,数学科目内容涉略更广。我尤其喜爱数学证明题,在原理上推断出一些结论,推论的过程环环相扣、逻辑性强,有时还需要“灵感”去思考如何着手证明的途径。
- 当完成证明题写下QED(证明完毕)时,那种乐趣是难以形容的,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深深感受到数学证明过程中的逻辑之美。
- 中国象棋是我中学时期的课外活动,当时参加了象棋学会,每周都有会员对弈的活动。平时我们会研究棋谱,学习开局的排兵布阵、中局的进退攻略、残局的制胜妙招,然后在实战中运用,汲取经验。
- 在下棋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棋盘上双方的优劣形势(空间),还要思考双方接下来可能会下的几步棋(时间),从形势和进退中做出抉择,采取可行的策略和战术。
- 制胜之道,要不是取下对方重要棋子,以强势兵力压制对方,不然就是找到攻陷对方城池的突破点,出奇制胜。
- 在开局、中局、残局三者之中,我最喜爱残局。当看到一些残局制胜之巧思妙想,都会赞叹不绝,感受到象棋残局的攻略之美。
第二个七年阶段的人生感悟
- “吾”的第二次诞生:“临摹英雄人物”事件,我退缩进入自己之中,个人感受开始觉醒。
- 木星韵律:是每十二年循环一场,为人生带来智慧、和谐与秩序。对我而言,12岁是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六年的小学生涯,给我带来了知识性的智慧、学校生活的和谐与秩序。
- 总体来说,我是感受到“世界是美的”的理想经验,在临摹、数学、象棋中分别感受到写真之美、逻辑之美、攻略之美。不过这些美感,好像可以总结为理性之美,骨子里还是基于我的理智天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