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3, 2008

故宫(三)

乾清门


  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清朝皇帝日常早朝就在乾清门进行,称为“御门听政”。时间一般从早晨六七点开始,届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门厅中央的宝座上,座后置屏风,座前摆黄案,案前再铺大臣跪奏时使用的毡垫。清朝皇帝以康熙听政最勤,许多军国大事都是在这个时候决定的。


  仔细看乾清门的匾额,会发现在“乾清门”三个字右边有一直行的奇形文字,那是乾清门的满文。在清朝,紫禁城各殿宇的匾额都采用满汉文合璧的形式。但是,如果回去仔细看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照片,就会发现其匾额只有汉文,没有满文。事实上,整个前朝的宫殿、门楼匾额,都是只有汉文,没有满文的。这是因为1912年清帝退位后,逊清皇室仍占据紫禁城的内廷部分,前朝则被收归中华民国政府管理。1915年,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准备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于是下令将前朝所有匾额上的满文全部去掉。这些汉文匾额,正是袁世凯窃国称帝的见证。

乾清宫


  乾清门内,就是乾清宫,是后三宫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明至清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政务的寝宫。雍正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另外,清代皇帝无论死于何处,灵柩都要运回乾清宫停放27天,以示“寿终正寝”。

  “乾”是《易经》中的卦名:乾为天、为阳、为父。将皇帝寝宫命名为乾清,意即皇帝之心应如上天之清澈明亮。


  乾清宫内,宝座上方悬挂顺治御笔“正大光明”匾。一看到这正大光明匾,马上想到雍正窜改康熙遗诏继位的民间传说。据说,康熙生前最喜欢皇十四子胤祯,他曾写遗诏“传位十四子”,秘密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皇四子胤禛私将遗诏从正大光明匾取出,将“传位十四子”窜改为“传位于四子”,因此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雍正窜改遗诏之说纯属民间传说,其中疑点重重:

  第一、“传位于四子”的“于”字按当时的写法应写为“於”;整句话即为“传位於四子”或“传位於十四子”,为此,便不会有改“十”为“于”的可能性。

  第二、皇帝对皇子的称呼一般都在序数前加上“皇”字,传位诏书这样正式的官方文书更不会例外,所以诏书应为“传位皇四子”或“传位皇十四子”,假如是后一种,改“十”为“于”根本就讲不通。

  第三、皇帝传位的正式说法应该是立储,皇帝驾崩后,储君继位,不管是先期立储还是临终前立储,撰写诏书时皇帝还都在世,所以不可能写成传位给谁,而应写作立谁为太子。那么如果康熙写的是“立皇十四子为太子”的话,无论如何也改不成“四子”的。

  第四、在清代,皇帝发布的官方文书都是满汉文合壁,也就是既有汉字又有满文。汉字“十四“可以改作“于四”,满文又将如何改法呢?

  其实,清朝皇帝秘密建储的制度,还是雍正建立的。雍正鉴于自己争夺皇位时骨肉相煎的惨痛教训,就采用了秘密建储的办法: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两份,一份保存在自己身边,一份封在被称为“建储匣”的盒子里,放在“正大光明”匾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与皇帝身边的一份对照检证,经核实后才宣布皇位继承人。

  “正大光明”这四字出自《易经》:“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易经•大壮•彖辞》),“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易经•履•彖辞》),意即天子必须效法天地,刚直中正,居于皇帝的位子而无愧疚,才是正大光明之道。

交泰殿


  从乾清宫往北走,就到了交泰殿,后三宫的中殿,是一座正方形鎏金圆顶宫殿。交泰殿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嘉庆时重建。清代皇后于千秋(皇后生日)、元旦、冬至三大节日在此接受嫔妃、皇子等人的朝贺。

  “交泰”出自《易经•泰卦•象辞》:“天地交泰”,表示交泰殿处于乾清宫(天)、坤宁宫(地)之间。


  交泰殿内,宝座上方悬挂康熙御笔“无为”匾。“无为”出自《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旨在体现老子以身言教、无为而治的为政理念。宝座后面有一屏风,上书乾隆御制《交泰殿铭》。

  宝座后面及左右两侧,还摆放25个明黄色宝匣,里面安放25方宝玺。清朝早期印玺的运用非常混乱,一般不管什么文件上都胡乱盖印,没有章法。乾隆有荐于此,下令内务府大臣到大内库房中,挑选25方上等的印玺加以重刻,这就是所谓的“二十五宝”。

坤宁宫


  交泰殿以北,就是坤宁宫,是后三宫的最后一座宫殿。坤宁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在明代一直作为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按盛京(今沈阳)皇宫清宁宫的格局进行改建,将其一分为二:西侧4间改为萨满教的祭祀神堂,东侧2间留作皇帝大婚的洞房。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修。

  “坤”也是《易经》中的卦名:坤为地、为阴、为母。将皇后寝宫命名为坤宁,意即皇后之心应如大地之安宁祥和。乾清与坤宁合起来,就有天清地宁,江山永固之寓意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