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译文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所追求的;不以正当方式得到富贵,君子是不会安处于这种富贵的。贫困和卑贱,是人所厌恶的;不以正当方式脱离贫贱,君子是不会去除这种贫贱的。君子去除仁德,如何称得上君子之名?君子不会在一顿饭之间违背仁道,急促匆忙之际必然是这样,颠簸流离之际也必然是这样。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不以其道得之,就是指不应当得到而得到。然而,对于富贵来说则因其不应当而不安处,对于贫贱来说则因其不应当而不去除,君子的审视富贵和安于贫贱正是以此为准。
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
说明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是在于他的仁德。如果贪图富贵和厌恶贫贱,则是自己离弃其仁德,因而没有君子的实际操守,又怎么称得上君子之名呢?
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
终食,指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造次,指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指颠簸流离的时候。君子之不离弃其仁德,不只是在于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就是说君子实践仁道,从富贵、贫贱、取舍之间,到终食、造次、颠沛这么短的时间,没有一段时间或一个地方君子不用尽全力的。
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然而取舍能分明,那么保存修养的工夫就能严密;保存修养的工夫严密,则取舍就会更加分明了。
程树德《论语集释》注释
论语意原:说者谓有得富贵之道,有得贫贱之道,非也。圣人尝言得矣,曰见得思义,曰戒之在得,曰先事后得。得之为言,谓于利有获也。两言不以其道得之,初无二意。若曰富贵固人之所欲,不以其道而有得焉,得则可富贵矣,然君子不处此富贵也。贫贱固人之所恶,不以其道而有得焉,则不贫贱矣,然君子不去此贫贱也。以富贵贫贱反复见意,欲人人知此理,是以互言之也。
论语意原:郑汝谐《论语意原》二卷,乃宋郑汝谐(1126-1205年,字舜举,号东谷居士)之著,后收入《四库全书》。
解释“得”字。有些人说有得到富贵之道,也有得到贫贱之道,郑汝谐不认同。从圣人尝试说“得”的例子中(如:见得思义,戒之在得,先事后得),都是指有利益、有收获的意思。原文两段“不以其道得之”的话,原初并没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如果说富贵固然是人所追求的,不以正当的方式而有得利,这得利就是得到富贵,然而君子是不会安处于这种富贵的。贫贱固然是人所厌恶的,不以正当的方式而有得利,这得利就是不再贫贱,然而君子是不会去除这种贫贱的。以富贵和贫贱来反复展现其中的含意,希望人人知道这道理,所以用富贵和贫贱来互相述说这道理。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到人能够不处于不正当方式获得的富贵的修养。
2. “仁”是使到人能够不去除需要以不正当方式脱离的贫贱的修养。
3. “仁”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道德品质。
4. “仁”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坚持不违背的仁道。
Life 有终身与生命二义,而 Study 有学习与学问二义;将 Life 与 Study 之二义合一,Life Study 就有“终身学习生命学问”之义了。因此 Life Study Blog 的内容是关于“终身学习”与“生命学问”两方面;“终身学习”指出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历程,而“生命学问”则标明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学问。时间上“终身学习”没有设定期限,而空间上“生命学问”涵盖各种课题。如此定位保留了弹性,让我能够随意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中。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傅佩荣《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吾友贻德送我一本傅佩荣教授的著作《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单单书名就已经吸引了我,其涵义和我在《理想与现实》一文中提到的唐君毅先生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有相通之处。
傅佩荣教授是我非常欣赏的学者。几年前曾经从图书馆借过傅教授的一些书,我就读过傅教授关于孟子“人性本善”的意见,非常赞赏他提出应该改为“人性向善”的说法。对两者做出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是根源性、本体论、静态的说法,而人性向善则是方向性、实践论、动态的说法,这跟牟宗三先生和霍韬晦教授分别把做人的学问称为“生命的学问”和“生命成长的学问”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的序一开头就这么说:“不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只能问‘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若是离开了主体,意义是无法呈现的。”这可说是一语道破,人生的意义总是离不开“我”这个主体而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寻求自己的答案。诚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听从老师的教诲,或许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启发,但“我”的人生意义别人是无法强加于心上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反省、成长才能确立的。
这本书正是傅佩荣教授反省人生的心得,书分五辑:“以乐观积极改变逆境”、“以生活经验奠定成功”、“以家庭亲情学习爱人”、“以宗教信仰启发心灵”、“以休闲文化品味人生”。
贻德介绍《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给我时所说的话,我读完书后很有同感。这本书用的是励志小品的写法,少了说教,多了生命历程的分享与感悟。傅佩荣教授描述了许多个人经验,如小时候患严重口吃,却因此发奋读书,并且克服了口吃的毛病(“困境使人发挥潜力”);又如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生时,指定的阅读材料平均每天多达100页,以当时阅读英文书的速度,是无法读完的,但他不气馁,还是努力坚持读书听课,终于可以应付自如(“机会来临你可以紧紧把握”);又如一时贪心,居然学别人玩股票,结果损失一万美元,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不要在绝望时孤注一掷”)。
这些个人经验在整本书中随处可见,让我们看到一个学者很踏实的努力,很真诚的分享。我们看到的傅佩荣教授,是一个谦卑有礼、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
在“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一文中,傅佩荣教授描述了一位年轻读者对他说曾经想要自杀,后来读了傅教授两本书,才决定活下去。傅教授听了,马上回应说:“我的书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接着,傅教授写了以下一段文字:
“写作时的隔离与寂寞,在这一杀那化为乌有。许多陌生的心灵因为一本书而找到互动的园地。我只是觉得很荣幸,能扮演桥梁的角色,把人生的正确讯息传扬出去。如果读者乐于接受我的讯息,那是因为:我从来不写自己不了解、不相信的东西;我所写的一切未必是自己做到的,但一定是自己愿意去做,并且努力去做的。如果这些文章带给任何一位读者力量,那是因为它们先带给我力量。”
傅佩荣教授这种真诚的写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傅佩荣教授是我非常欣赏的学者。几年前曾经从图书馆借过傅教授的一些书,我就读过傅教授关于孟子“人性本善”的意见,非常赞赏他提出应该改为“人性向善”的说法。对两者做出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是根源性、本体论、静态的说法,而人性向善则是方向性、实践论、动态的说法,这跟牟宗三先生和霍韬晦教授分别把做人的学问称为“生命的学问”和“生命成长的学问”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的序一开头就这么说:“不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只能问‘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若是离开了主体,意义是无法呈现的。”这可说是一语道破,人生的意义总是离不开“我”这个主体而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寻求自己的答案。诚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听从老师的教诲,或许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启发,但“我”的人生意义别人是无法强加于心上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反省、成长才能确立的。
这本书正是傅佩荣教授反省人生的心得,书分五辑:“以乐观积极改变逆境”、“以生活经验奠定成功”、“以家庭亲情学习爱人”、“以宗教信仰启发心灵”、“以休闲文化品味人生”。
贻德介绍《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给我时所说的话,我读完书后很有同感。这本书用的是励志小品的写法,少了说教,多了生命历程的分享与感悟。傅佩荣教授描述了许多个人经验,如小时候患严重口吃,却因此发奋读书,并且克服了口吃的毛病(“困境使人发挥潜力”);又如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生时,指定的阅读材料平均每天多达100页,以当时阅读英文书的速度,是无法读完的,但他不气馁,还是努力坚持读书听课,终于可以应付自如(“机会来临你可以紧紧把握”);又如一时贪心,居然学别人玩股票,结果损失一万美元,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不要在绝望时孤注一掷”)。
这些个人经验在整本书中随处可见,让我们看到一个学者很踏实的努力,很真诚的分享。我们看到的傅佩荣教授,是一个谦卑有礼、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
在“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一文中,傅佩荣教授描述了一位年轻读者对他说曾经想要自杀,后来读了傅教授两本书,才决定活下去。傅教授听了,马上回应说:“我的书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接着,傅教授写了以下一段文字:
“写作时的隔离与寂寞,在这一杀那化为乌有。许多陌生的心灵因为一本书而找到互动的园地。我只是觉得很荣幸,能扮演桥梁的角色,把人生的正确讯息传扬出去。如果读者乐于接受我的讯息,那是因为:我从来不写自己不了解、不相信的东西;我所写的一切未必是自己做到的,但一定是自己愿意去做,并且努力去做的。如果这些文章带给任何一位读者力量,那是因为它们先带给我力量。”
傅佩荣教授这种真诚的写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楚王失弓
关于楚王失弓,我在《性情世间》一文只引用了儒家的说法。其实这个故事也被道家、佛家、名家所引用来阐述其思想,现在列举各家说法做对比。
儒家说楚王失弓
儒家的说法取自《孔子家语》: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今人张远山对此有一概括性的评价: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道家说楚王失弓
道家的说法取自《吕氏春秋》: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荆,就是楚;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张远山对此的概括性评价也挺有意思: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佛家说楚王失弓
佛家的说法取自《竹窗随笔》: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楚失弓》)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1523-1615年)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对他们的说法还觉得言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或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这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名家说楚王失弓
名家的说法取自《公孙龙子》:
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矣,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公孙龙子·迹府》)
龙,就是公孙龙的自称。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儒家说楚王失弓
儒家的说法取自《孔子家语》: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今人张远山对此有一概括性的评价: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道家说楚王失弓
道家的说法取自《吕氏春秋》: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荆,就是楚;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张远山对此的概括性评价也挺有意思: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佛家说楚王失弓
佛家的说法取自《竹窗随笔》: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楚失弓》)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1523-1615年)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对他们的说法还觉得言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或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这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名家说楚王失弓
名家的说法取自《公孙龙子》:
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矣,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公孙龙子·迹府》)
龙,就是公孙龙的自称。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性情世间
(按:喜耀文化学会3周年纪念文原稿,刊于《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3周年联合纪念特辑》电子版)
唐君毅先生说:“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傅佩荣教授说:“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傅佩荣《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不管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是顺境或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定理想,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超越现实,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接受现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学习,以清明透彻的头脑独立思考,成就一自我主宰的人格价值。
个人生命固然如此,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呢!
这一年来,学会踏上崎岖的道路,有些同学渐渐掉队,有些同学默默坚守。一个团队的人事变动,本来是人世间的平常事,所谓“人各有志”,又何必大惊小怪,衍生事端呢?
况且,我听说有些同学参与慈济志工行列,大受欢迎,因为慈济发现喜耀中人很不一样,能很快地接受其理念,并投入其志业中尽心付出。从根本而言,这正是喜耀文化开发人的性情的必然结果。
这让我想起《孔子家语》中的一则记载: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这段文字记载着楚王失弓和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显示楚王的胸襟广大,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
虽然学会流失了一些同学,其实大家还怀着喜耀文化的种子,在各自的空间萌芽结实,无形中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不管同学们是否还活跃于学会,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能坚守理想,坚持学习。我深信同学之间的情谊不断,大家必定会交织出一个性情世间啊!
唐君毅先生说:“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傅佩荣教授说:“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傅佩荣《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不管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是顺境或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定理想,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超越现实,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接受现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学习,以清明透彻的头脑独立思考,成就一自我主宰的人格价值。
个人生命固然如此,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呢!
这一年来,学会踏上崎岖的道路,有些同学渐渐掉队,有些同学默默坚守。一个团队的人事变动,本来是人世间的平常事,所谓“人各有志”,又何必大惊小怪,衍生事端呢?
况且,我听说有些同学参与慈济志工行列,大受欢迎,因为慈济发现喜耀中人很不一样,能很快地接受其理念,并投入其志业中尽心付出。从根本而言,这正是喜耀文化开发人的性情的必然结果。
这让我想起《孔子家语》中的一则记载: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这段文字记载着楚王失弓和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显示楚王的胸襟广大,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
虽然学会流失了一些同学,其实大家还怀着喜耀文化的种子,在各自的空间萌芽结实,无形中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不管同学们是否还活跃于学会,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能坚守理想,坚持学习。我深信同学之间的情谊不断,大家必定会交织出一个性情世间啊!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Life Study Blog缘起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创建Life Study Blog?
今年四月中,我的准研究生专题研习小组正在尝试理解“存在主义”,当时我在读傅佩荣教授《哲学与人生》一书的第六章“存在主义”和第七章“荒谬之超越”,读到几位存在主义大师的思想,包括齐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l)、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马塞尔(Gabriel Honore Marcel)、萨特(Jean-Paul Sartre)、加缪(Albert Camus)等人。他们的思想虽然各有不同,却是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探讨人的“存在”意义。
存在主义大师的生命探讨给了我启发,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
我在喜耀的十年学习与成长中,深深感受到现代人的“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霍韬晦教授《新时代·新动向》)。内外隔绝所描述的是现代人的孤独和封闭的精神状态,人与人之间渐渐难以顺畅地通达彼此的内心世界,亲密如夫妻或父母子女之间也产生隔膜,破碎的家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了。上下不通则是描述现代人价值虚无的精神状态,人渐渐丧失理想的追求,视野变得短浅,对眼前一切事物只懂得以现实利益来评估价值,对未来毫无期望,耽于眼下及时享乐,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米明日愁”。
在这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的时代里,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大,影响了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冲破这封闭和虚无的精神牢笼,还需要唤醒现代人重新拾起对他人的关怀,对理想的追求,这就是人文普及教育的使命,是建立一个真情、善性、美德的高素质社会的起点。
然而当今时代的正统教育体制中,已经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达,忽略了人文关怀的培育。要普及人文教育,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渠道。
今年三月底,于丹教授来到新加坡在传媒中心礼堂开讲一场名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的讲座,结果听讲者超过1200名,整个礼堂爆满,需要临时增设电视大屏幕让听讲者观看直播。于丹教授的演讲幽默生动,善于用一些生活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听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后有许多人在报章上反映,没想到《论语》这本儒家经典包涵这么丰富和珍贵的人生智慧,他们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诚,希望多读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经典。
虽然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精确度有待商榷,但是她已经在人心中播下了一颗人文种子,这颗种子如果得以萌芽和结实,是有助于现代人的觉醒的。
“于丹热”的掀起让我看到一个正统教育体制之外的人文普及教育的渠道,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章、书籍、讲座、影视、影碟、音碟、互联网等。
经过一番反思,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就是为人文教育的普及尽点绵力。我落实理想之路,一方面是自强不息,学思并进,知行合一,坚持提升自己的知识学养和智慧修养;另一方面是努力笔耕,记录自己学与思的心路历程,与同道分享心得。
于是,我在四月底创建了Life Study Blog,以博客的形式作为我发表“终身学习生命学问”心得的平台。之后,我也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投稿,所幸得到报馆编辑的厚爱,得以发表在报章上。
人文教育普及的道路,我只是刚刚踏出第一步。我希望将来有机会结集出书,如果能够给予读者一丁点的启发,那我就心感欣慰了。
今年四月中,我的准研究生专题研习小组正在尝试理解“存在主义”,当时我在读傅佩荣教授《哲学与人生》一书的第六章“存在主义”和第七章“荒谬之超越”,读到几位存在主义大师的思想,包括齐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l)、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马塞尔(Gabriel Honore Marcel)、萨特(Jean-Paul Sartre)、加缪(Albert Camus)等人。他们的思想虽然各有不同,却是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探讨人的“存在”意义。
存在主义大师的生命探讨给了我启发,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
我在喜耀的十年学习与成长中,深深感受到现代人的“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霍韬晦教授《新时代·新动向》)。内外隔绝所描述的是现代人的孤独和封闭的精神状态,人与人之间渐渐难以顺畅地通达彼此的内心世界,亲密如夫妻或父母子女之间也产生隔膜,破碎的家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了。上下不通则是描述现代人价值虚无的精神状态,人渐渐丧失理想的追求,视野变得短浅,对眼前一切事物只懂得以现实利益来评估价值,对未来毫无期望,耽于眼下及时享乐,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米明日愁”。
在这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的时代里,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大,影响了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冲破这封闭和虚无的精神牢笼,还需要唤醒现代人重新拾起对他人的关怀,对理想的追求,这就是人文普及教育的使命,是建立一个真情、善性、美德的高素质社会的起点。
然而当今时代的正统教育体制中,已经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达,忽略了人文关怀的培育。要普及人文教育,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渠道。
今年三月底,于丹教授来到新加坡在传媒中心礼堂开讲一场名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的讲座,结果听讲者超过1200名,整个礼堂爆满,需要临时增设电视大屏幕让听讲者观看直播。于丹教授的演讲幽默生动,善于用一些生活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听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后有许多人在报章上反映,没想到《论语》这本儒家经典包涵这么丰富和珍贵的人生智慧,他们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诚,希望多读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经典。
虽然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精确度有待商榷,但是她已经在人心中播下了一颗人文种子,这颗种子如果得以萌芽和结实,是有助于现代人的觉醒的。
“于丹热”的掀起让我看到一个正统教育体制之外的人文普及教育的渠道,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章、书籍、讲座、影视、影碟、音碟、互联网等。
经过一番反思,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就是为人文教育的普及尽点绵力。我落实理想之路,一方面是自强不息,学思并进,知行合一,坚持提升自己的知识学养和智慧修养;另一方面是努力笔耕,记录自己学与思的心路历程,与同道分享心得。
于是,我在四月底创建了Life Study Blog,以博客的形式作为我发表“终身学习生命学问”心得的平台。之后,我也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投稿,所幸得到报馆编辑的厚爱,得以发表在报章上。
人文教育普及的道路,我只是刚刚踏出第一步。我希望将来有机会结集出书,如果能够给予读者一丁点的启发,那我就心感欣慰了。
我折服的老师(2000年3月6日旧作)
(按:霍韬晦教授60岁寿辰贺文,收集在《志发集——霍韬晦教授周甲荣寿贺文篇》)
自从1997年3月飞往香港上“喜耀生命”初阶课程以来,至今已有三载了,在这三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按:即霍韬晦教授)无疑是我心中十分敬佩的人物。
老师的学识渊博,学贯中印西,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诸如《易经》、《论语》、《老子》、《庄子》及很多佛经古籍等,都能顺手拈来,契合当前的话题,做出深入的诠释。这不单只要熟读经书,还要对其中的内容、涵义的精神有深刻的体会。
除了学识,老师的为人也让人折服。记得在上“喜耀生命”初阶时,老师在课堂上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对同学凶巴巴的,然而我觉察到老师在下课后,时常会在法住门边,笑容可掬地与同学道别和给予鼓励,我当时就体会到老师待人其实没有架子,和蔼可亲。课堂上的怒骂,是给同学一些冲击,让同学能够从中有所反省,其出发点还是善意的。
在高阶毕业的时候,得知老师连夜为我们几十个同学写锦囊,每个锦囊里的字句都是针对我们各别的情况而量身订做的,其中所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我是铭感于心。只恨自己还未能成材,有负老师的期望。
有诗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老师虽是学者,却不只是在学术上做研究,他还凭着一颗涵盖众生的慈悲心和一股坚强的愿力,开办了“喜耀生命”课程,用一双透视人心的眼光和因材施教的智慧,教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开发我们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心中植下东方文化的根,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博大精深,此等文化传承的功业,又岂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所能至?
在此恭贺老师甲子大寿,愿老师身体安康,为我等莘莘学子树立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榜样,更愿法住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光大,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奠基!
自从1997年3月飞往香港上“喜耀生命”初阶课程以来,至今已有三载了,在这三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按:即霍韬晦教授)无疑是我心中十分敬佩的人物。
老师的学识渊博,学贯中印西,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诸如《易经》、《论语》、《老子》、《庄子》及很多佛经古籍等,都能顺手拈来,契合当前的话题,做出深入的诠释。这不单只要熟读经书,还要对其中的内容、涵义的精神有深刻的体会。
除了学识,老师的为人也让人折服。记得在上“喜耀生命”初阶时,老师在课堂上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对同学凶巴巴的,然而我觉察到老师在下课后,时常会在法住门边,笑容可掬地与同学道别和给予鼓励,我当时就体会到老师待人其实没有架子,和蔼可亲。课堂上的怒骂,是给同学一些冲击,让同学能够从中有所反省,其出发点还是善意的。
在高阶毕业的时候,得知老师连夜为我们几十个同学写锦囊,每个锦囊里的字句都是针对我们各别的情况而量身订做的,其中所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我是铭感于心。只恨自己还未能成材,有负老师的期望。
有诗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老师虽是学者,却不只是在学术上做研究,他还凭着一颗涵盖众生的慈悲心和一股坚强的愿力,开办了“喜耀生命”课程,用一双透视人心的眼光和因材施教的智慧,教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开发我们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心中植下东方文化的根,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博大精深,此等文化传承的功业,又岂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所能至?
在此恭贺老师甲子大寿,愿老师身体安康,为我等莘莘学子树立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榜样,更愿法住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光大,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奠基!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八)
《论语·里仁》原文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解释“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苟,就是诚,有诚然、果真、确实之义。志,就是内心所取之志向。一个人的内心果真是在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杨氏:杨时(1053-1135年),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省将乐县)人。师从程颢、程颐,和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和谢良佐并称程门二杰。北宋熙宁期间中进士,调官不赴,后历任州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著有《列子解》、《庄子解》、《二程粹言》、《龟山集》等。
引用杨氏的话,说明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未必没有有过失的行为举止,然而做恶事则是不会发生的。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一个人不会做恶事的心志取向。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解释“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苟,就是诚,有诚然、果真、确实之义。志,就是内心所取之志向。一个人的内心果真是在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杨氏:杨时(1053-1135年),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省将乐县)人。师从程颢、程颐,和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和谢良佐并称程门二杰。北宋熙宁期间中进士,调官不赴,后历任州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著有《列子解》、《庄子解》、《二程粹言》、《龟山集》等。
引用杨氏的话,说明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未必没有有过失的行为举止,然而做恶事则是不会发生的。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一个人不会做恶事的心志取向。
Tuesday, September 4,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七)
《论语·里仁》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唯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解释唯,就是只有、唯独的意思。所以本章句的意思是: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这是因为仁者完全没有私心,然后仁者的喜好厌恶都很得当合理,这也就是程子所谓的公正,公就是无私心,正就是好恶当于理。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游氏:游酢(1053-1123年),字定夫,号豸山,世称广平先生,宋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师从程颢、程颐,和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北宋元丰期间登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职。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等。
引用游氏的话,说明喜好善人和厌恶恶人,其实是天下间每个人的共同情怀,然而人每每丧失他的正心,结果心有所牵扯而不能克制自己的私心,或是不善待善人,或是去讨好恶人,所以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只有仁者完全没有私心,所以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人没有私心,喜好厌恶都能得当合理的内涵。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唯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解释唯,就是只有、唯独的意思。所以本章句的意思是: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这是因为仁者完全没有私心,然后仁者的喜好厌恶都很得当合理,这也就是程子所谓的公正,公就是无私心,正就是好恶当于理。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游氏:游酢(1053-1123年),字定夫,号豸山,世称广平先生,宋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师从程颢、程颐,和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北宋元丰期间登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职。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等。
引用游氏的话,说明喜好善人和厌恶恶人,其实是天下间每个人的共同情怀,然而人每每丧失他的正心,结果心有所牵扯而不能克制自己的私心,或是不善待善人,或是去讨好恶人,所以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只有仁者完全没有私心,所以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人没有私心,喜好厌恶都能得当合理的内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