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7, 2007

喜耀文化的开展(2004年8月20日旧作)

(按: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纪念文原稿,写于2004年8月20日,经过编辑修改后,以《光大东方传统 传扬性情文化》为题,刊于《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庆典纪念特刊》)

  还记得去年是「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踏入第五年的时刻,我们几位喜耀“先锋”在接受「星喜五年」纪念特刊主编采访时,我说出自己对喜耀在新加坡推广的展望,就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固定场所,以此为基地开展喜耀文化教育。没想到只过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成立了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设立了新会所,我的心愿很快就要实现了。

  「星喜五年」是新加坡喜耀在时间上的里程碑,对比起来,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的成立,则是我们在空间上的转捩点。当初我们需要飞去香港上「喜耀生命」课程,回来新加坡后没有一个固定场所学习,只好轮流聚在各个同学家里听录音带和开会讨论;后来「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开办,间中也换了好几个地点;到现在我们终于设立了新会所,正如一叶扁舟在大海中漂浮,最后找到了栖身的港口,得以靠岸、添油、维修,以备游走于更远的航程,更广的天地。

  我们能有今天,关键在我们敬重的老师霍韬晦教授,一位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涵盖乾坤的气魄、截断众流的坚定、随波逐浪的处世智慧的智者、仁者、勇者。在霍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解深层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而生起一股继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我们毅然承担起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推广性情教育的基地的任务。经过众多喜耀同道的劳心劳力和无私付出,我们终于成立了学会和研究所。

  九月十九日,我们为学会和研究所的成立志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站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朝着霍老师定下的方向迈进,以朝气蓬勃、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新会所这个基地上,举办更多活动,开办更多课程,让会所成为喜耀学员和社会人士来凝聚同道、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好场所。

  我在此祝愿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在新加坡蓬勃发展,把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给社会带来新气象。

1 comment:

陈春辉 Tan Choong Hwee said...

(按:这是《喜耀文化的开展》一文经过编辑修改后的版本,题目换成《光大东方传统 传扬性情文化》,刊于《喜耀文化学会与东亚人文研究所成立庆典纪念特刊》,特刊此以供读者参阅)

光大东方传统 传扬性情文化
陈春辉
喜耀生命导师
喜耀文化学会秘书

  还记得去年是“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踏入第五年的时刻,我们几位喜耀“先锋”在接受《星喜五年》纪念特刊编辑采访时,我说出自己对喜耀在新加坡推广的展望,就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固定场所,以此为基地开展喜耀文化教育。没想到只过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成立了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设立了新会所,我的心愿一一实现了。

  “星喜五年”是新加坡喜耀在时光长廊的里程碑,对比起来,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的成立,则是我们在空间上的转捩点。当初我们需要飞去香港上“喜耀生命”课程,回来新加坡后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学习,只好轮流聚在各个同学家里听录音带和开会讨论;后来“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开办,这期间也换了好几个地点;直到现在我们终于设立了新会所,正如一叶扁舟在大海中漂浮,最后找到了栖身的港口,得以靠岸、添油、维修,以备游走于更远的航程,更广的天地。

  我们能有今天,关键在我们敬重的老师霍韬晦教授:一位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涵盖乾坤的气魄、截断众流的决断、但又可以随波逐浪、在世间出入无碍的智者、仁者、勇者。在霍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解深层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而生起一股继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我们毅然肩负起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推广性情教育的基地的任务。经过众多喜耀同道的劳心劳力和无私付出,我们终于成立了学会和研究所。

  九月十九日,我们为学会和研究所的成立志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站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朝着霍老师定下的方向迈进,以朝气蓬勃、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新会所这个基地上,举办更多活动,开办更多课程,让会所成为喜耀学员和社会人士来凝聚同道、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好场所。

  我在此祝愿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在新加坡蓬勃发展,把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给社会带来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