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邻里地区富有仁厚淳朴的社会风气,那是很美善的。选择不里居于这种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有聪明智慧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里有仁厚之俗为美。
里:邻里、居所;《说文解字》:“里,居也”;《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解释“里仁为美”。留意“里”在朱熹的注释中是主词,指邻里。当一个邻里富有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气,那可称得上是美善之事。
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择:选择;《说文解字》:“择,柬选也”。不居于是焉的“是”字:指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邻里。知:聪明智慧。
解释“择不处仁,焉得知?”。当一个人在选择里居之处时,却不选择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邻里,可见这个人是丧失了明辨是非之本心,那可说是没有聪明智慧了。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仁厚淳朴的社会风气。
2 comments:
近一年来我开始在收集会馆、华人资料,也尝试做一些新加坡华人华侨的研究工作。早期华人社会是个移民社会,从中国来新加坡是为了谋生、赚钱。然而成功的商人赚了钱后,不仅是为了让自己与自己的儿孙享乐,当时的文化风气就仿佛有这样的共识:大家都苦过,谁先富起来,谁就有责任帮助其他的华人,和仍留在自己家乡的亲人。
李光前、陈六使就深受他们的前辈陈嘉庚的影响,在办华文教育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在陈嘉庚之前,早期华人社会就有儒家注重教育、注重文化传承的意识,1854年有陈金声的翠英书院,1875年有章芳林的苑生英文学校等。陈嘉庚也是受他的前辈张弼士、吴寿珍等的影响,才开始致力办学,往后的成就,也是因为有社会人士的热烈响应。要留意的是此时创办的新学堂,是在华文教育受西方强势的文化影响下演变出来的教育。
华校的“五育”教学理念中的“德、智、体、群、美”到后来继承传统华校的特选中学(明年也将变成历史了),文化传承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大量的流失着。现在惟有更努力,自己要多吸取先辈们优良文化的教诲,多与同道交流,一起重建我们的人文世界。
先辈的风范让人心折,我们自当继承先辈的意愿,在这俗世中,维护传统文化,保存一股清流。个人力量虽小,汇集百川,也能成一大河。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