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有终身与生命二义,而 Study 有学习与学问二义;将 Life 与 Study 之二义合一,Life Study 就有“终身学习生命学问”之义了。因此 Life Study Blog 的内容是关于“终身学习”与“生命学问”两方面;“终身学习”指出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历程,而“生命学问”则标明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学问。时间上“终身学习”没有设定期限,而空间上“生命学问”涵盖各种课题。如此定位保留了弹性,让我能够随意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中。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乌兰巴托的风
我当初接触到这博客时,对其名字产生好奇,于是在网上搜索,才知道乌兰巴托(Ulan Bator)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蒙古语为“红色英雄城”之意,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有关乌兰巴托的介绍,可参阅新华网文章《草原之都——乌兰巴托》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5/22/content_882065.htm)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励志人生
一月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二月份:
坚持就是胜利。
Success belongs to persevering.
三月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The world is but a little place, after all.
四月份: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五月份:
怀有希望者,便拥有一切。
He who has hope has everything.
六月份:
做人诚信为本。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七月份:
富贵结朋友,患难见真情。
Prosperity makes friends, adversity tries them.
八月份:
经验是受苦的结晶。
Experience is the extract of suffering.
九月份: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To save time is to lengthen life.
十月份:
活着为了学习。
Learn and live.
十一月份:
时间是医治一切创伤的凉药。
Time cures all things.
十二月份:
做事乐意,诸事容易。
All things are easy that are done willingly.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智慧人生
一月份:
He who knows others is learned; he who knows himself is wise.
Lao-Tze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老子
二月份:
To know when to be generous and when firm – that’s wisdom.
Elbert Hubbard
懂得何时宽容、何时严苛——那就是智慧。
阿尔伯特·哈伯德
三月份:
The art of being wise is the art of knowing what to overlook.
William James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释怀的艺术。
威廉·詹姆斯
四月份:
Wisdom is the reward you get for a lifetime of listening when you’d rather have been talking.
Aristotle
智慧是您一生从聆听而非说话中所得的奖赏。
亚里士多德
五月份:
A single moment of understanding can flood a whole life with meaning.
Unknown Author
一生的成功取决于瞬间的智慧。
无名
六月份:
It is the province of knowledge to speak and it is the privilege of wisdom to listen.
Oliver Wendell Holmes
谈话是知识的累积,聆听是智慧的体现。
奥立弗·温德尔·霍姆斯
七月份:
Whatever is at the center of our life will be the source of your security, guidance, wisdom and power.
Stephen Covey
想要确立个人使命,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因为这是一切的思想观念的根本,也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史蒂芬·柯维
八月份:
The invariable mark of wisdom is to see the miraculous in the common.
Ralph Waldo Emerson
智慧的永恒标志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
爱默生
九月份:
Follow your instincts. That’s where true wisdom manifests itself.
Oprah Winfrey
相信你的直觉。那便是智慧所在。
奥普拉·温芙蕾
十月份:
Being willing to change allows you to move from a point of view to a viewing point – a higher, more expansive place, from which you can see both sides.
Thomas Crum
乐于改变使你能从不同的观点去看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使你可以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托马斯·克伦姆
十一月份: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ges, but look at the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ld.
Ron Wild
寻求时代的智慧,但是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罗恩·怀德
十二月份: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Serenity Prayer
上帝赐我宁静,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赐予我分辨或宁静或果敢的智慧。
宁静之祷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宁静之祷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Serenity Prayer
上帝赐我宁静,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赐予我分辨或宁静或果敢的智慧。
宁静之祷
我上网搜索资料,才知道这是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之一,据说是美籍德裔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大约在1940年左右所写的,后来被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 Anonymous)所采用而知名度大增。(有关“宁静之祷”的历史,可参阅http://www.thevoiceforlove.com/serenity-prayer.html)
“宁静之祷”的内容很有意思,它在指点我们生命中应有的三种内涵:宁静、勇气、智慧。我们要懂得以宁静的心灵去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要提起勇气去推动自己所能改变的,还要有智慧去分辨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什么是自己能改变的。
生命中应有宁静、勇气、智慧,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关键在于智慧。
我们有时执着于改变某些事,误以为是自己所能改变的,因此理直气壮,坚持不懈,然而结果并不如意,忍不住怨天尤人。可曾想过,或许这是意气,而不是勇气。
我们有时对改变某些事感到绝望,认为诸多障碍,无法冲破,因此无奈接受,看破世情,然而难以释怀,心中郁闷不已。可曾想过,或许这是懦弱,而不是宁静。
我认为要分辨某些事自己能否改变,不是通过分析结果将会如何,而是反省自己想改变某些事,是否发自性情、立于道理。真是如此,就要提起勇气,义无反顾去推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至于结果,成固可喜,败亦坦然自若,宁静平和,“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我认为这就是智慧:坚定理想,接受现实(此义可参阅《理想与现实》一文)。
Monday, December 3, 2007
天冷就回来
整首歌分成三段,每一段歌词的架构都一样,歌中的“我”都在对着收音机,都在问为什么快乐,都想出去走一走,但通过巧妙的遣词用字,却能勾画出“我”的成长历程和心境。
第一段“我”对着收音机的时间是在从前,学唱的是旧歌,不理解旧歌中所说的“伤心像快乐”,问妈妈也没得到答案。于是“我”想离家走一趟,尝一尝伤心的滋味。妈妈是过来人,心里明白,无奈地点头答应,却还是细语叮咛“天冷你就回来”,话语中包含着妈妈对孩子慈爱关怀的亲情。“我”出去走走,碰到天冷,想回家了,却发现纯真的童年已经不在了,想起昨天的雨点,“我”感受到母爱。
第二段“我”对着收音机的时间是在渐渐长大后,这时学唱的是新歌,不明白新歌中所说的“做梦也快乐”,而朋友是不相信做梦的,也没在朋友处得到答案。于是“我”想出去闯一闯,实现成为歌手的梦想。朋友给予衷心的支持和鼓励,也期待着“我”能实现梦想后归来。临行时叮嘱“天冷你就回来”,话语中显示出朋友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我”出去走走,碰到天冷,想回家了,却发现年少做梦的心境已经不在了,今天的雨点,让“我”感受到的是友爱。
第三段“我”对着收音机的时间是现在,已经不再是学唱歌,而是听自己唱的歌了。“我”不再有问题,轮到“他”不了解为什么现在觉得幸福,却不觉得快乐,而“我”没有答案。于是“他”想出去走走,寻找快乐的滋味。“我”心里明白,无奈地点头答应,只好嘱咐“天冷你就回来”,里面有“我”对“他”的真情。“他”出去走走,碰到天冷,却没有回家,“我”只好默默地等待,等待着明天的雨点,感受到的是真爱。
第三段中的“我”和“他”是什么关系呢?
“我的他”暗示着一种很亲密的关系,那“他”是“我”的丈夫吗?或许“他”和“我”的感情很好,觉得幸福,但是“我”已经实现成为歌手的梦想,而“他”却还壮志未酬,所以觉得不快乐,想要离家闯出一些成就。作这样的解读,则整首歌的三段歌词带着我们去感受人生成长中情的历程:亲情、友情、爱情。
另一种解读可以是,“他”是“我”的儿子。这和第一段相呼应,是一种历史的重演,只是“我”的角色对调了,“我”更能体会到当初妈妈的那种明白却又无奈之心境。作这样的解读,则人生成长中情的历程是一个圆:从亲情始,又终于亲情。
你说呢?
(这里附上《天冷就回来》的歌词,以供读者参阅)
歌曲:天冷就回来
歌手:陈洁仪
作词:梁文福
作曲:梁文福
歌词:
从前对着收音机 学唱旧的歌
我问妈妈为什么 伤心像快乐
妈妈笑着 说她也不懂得
我想出去走一走 哦妈妈点点头
天冷你就回来 别在风中徘徊
哦妈妈眼里有明白 还有一丝无奈
天冷我想回家 童年已经不在
昨天的雨点撒下来 那滋味叫作爱
呜~别在风中徘徊 呜~天冷就回来
渐渐对着收音机 学唱新的歌
我问朋友为什么 做梦也快乐
朋友笑说 他从不相信梦
我想出去走一走 哦朋友点点头
天冷你就回来 别在风中徘徊
朋友的眼里有明白 还有一份期待
天冷我想回家 年少已经不在
今天的雨点撒下来 那滋味就是爱
现在对着收音机 听自己唱的歌
我的他问为什么 幸福不快乐
我微笑着 说我也不懂得
他想出去走一走 我对他点点头
天冷你就回来 别在风中徘徊
我猜我眼里有明白 还有一丝无奈
天冷他没回家 我仍然在等待
明天的雨点撒下来 那滋味就是爱
呜~别在风中徘徊 呜~天冷就回来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诸葛亮《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篇》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227-263年)的家书,显示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更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经历所得的君子之道。
译文:“君子的修行,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以俭朴节约来长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不安宁清静就不能穷极远大。为学要在身心宁静中进行,才智要在不断学习中积累,不学习就不能增广才智,不立志就不能成就所学,放纵散漫则不能奋勉精进,凶险浮躁则不能调治性情,年华随时光飞驰,意志随时日远去,最终枯萎凋落,不能与世接轨,可悲地困守着敝陋的屋舍,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从这篇家书,可以看到诸葛亮重视修身养性,致力为学,对我们现今学子很有启发性。
Tuesday, November 13, 2007
四大圣哲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Sakyamuni,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Siddha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Lumbini)国王净饭王(名为首图驮那Suddhodana)的王子,属刹帝利(Kshatriya,即帝王将相、王室贵族阶级)种姓。母亲是摩诃摩耶(Mahamaya),在生下释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Mahapajapati)养育成人。29岁时,释迦牟尼有感于人世之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80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Kushinagar,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逝世。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母亲是颜征在。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但他在艰难困苦中发愤好学,遍访名师,虚心求教,终于学有所成,颇具名声。30岁左右开始有学生慕名求教,此后,孔子广收门徒,相传一生所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50岁左右,孔子在鲁国逐渐受重视,先后做过中都宰、司空、大司寇,颇有政绩。后来,因鲁定公接受齐国馈赠的女乐而荒废政事,孔子于是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却找不到一个明君能重用他,让他实现其政治理想。68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但未受鲁哀公任用,于是致力于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73岁时,孔子在家中病逝。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雅典人,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婆。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与当时的辩士(Sophist)对话,通过不断反问、归纳的辩证方式来厘清概念。据说,戴尔菲神殿祭司传下神谕,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自认自己无知,为了验证神谕,他先后与当时被认为很有智慧的政治家、诗人、工匠对话,结果发现他们都是没有智慧的人。这三种在当时社会上最有权威的人,都因为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而感到尴尬与愤怒,于是找人指控苏格拉底“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尽管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作出义正词严的申辩,但仍被判处死刑。70岁时,苏格拉底在狱中拒绝接受朋友和学生们安排他逃跑的计划,坦然喝下毒酒而死。
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Jesus Christ,公元前6年—公元30年),上帝之子,基督教创始人,父母是约瑟(Joseph)及玛利亚(Mary)。童贞女玛利亚受圣灵感孕,在马槽内产下耶稣。耶稣长大后领受表兄施洗者圣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公元前6年—公元36年)的洗礼,开始在加利利(Galilee)收徒传道,驱逐恶鬼,治疗病人。耶稣在信徒中挑选12人为使徒,后来被其中的加略人犹大(Judas Iscariot)出卖,被控以“自称为犹太人的王”的罪名,判处钉死在耶路撒冷(Jerusalem)附近的各各他(Golgotha)的十字架上,死后被安葬于各各他附近的一个墓室,并于第三天复活。之后耶稣回到加利利与众门徒见面,并于40日后升天。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十一)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犯的过失,各有其不同的类型。懂得观察人的过失,就是懂得仁道了。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党,类也。
解释党,指类别、类型。
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解释人犯的过失,各有其不同的类型。君子时常犯过失于厚实,小人时常犯过失于薄情;君子过分溺爱放纵,小人过分忍辱待发。
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尹氏:尹焞(1061-113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少师事程颐,北宋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南宋绍兴期间,召为崇政殿说书,历任秘书少监、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著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解》十四卷等。
引用尹氏的话,解释从人所犯的过失中观察,则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或是不仁。
吴氏曰:“后汉吴祐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吴氏:吴棫(1100-1154年),字才老,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音韵训诂学家。北宋宣和进士,官泉州通判。著有《韵补》、《诗补音》、《学字补韵》、《楚词释音》等。
吴祐:字季英,东汉陈留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人。掾:古代对官府中辅佐官吏的通称。
吴氏引用典故说明“观过知仁”,这典故出自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相关原文如下:
啬夫孙性私贼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这故事讲一个叫孙性的人私下骗取金钱,买衣服给他父亲,父亲得知而发怒说:“有吴祐这样的好官,你为何还忍心欺诈他人!”于是催促他去承认罪状。孙性感到惭愧恐惧,拿了衣服来到吴祐官府自首。吴祐撤退左右问他缘故,孙性具情述说父亲的话。吴祐说:“你因为孝敬父亲的缘故,承受污秽的名声,这就是所谓的‘观察其过失而知道其人了’。”吴祐叫孙性回去向他的父亲谢罪,还把衣服遗弃了。
愚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愚:朱熹自称。俟:等待。
朱熹认为,这也只是说人虽然有过失,还可以从过失中知道他的仁德厚薄,并非说必须等待他有过失,然后可以知道他是否贤良。
程树德《论语集释》注释
松阳讲义:学者读这章书,要知修己与观人不同。若论修己,则过是不可一毫有的。若有一毫过当处,虽出于慈祥恺恻,然非中正之道,亦是吾见识未到处,是吾检点未到处,皆是学问病痛,必须如芒刺在背,负罪引慝,省察克治,必去之而后已。所以夫子平日说“过则勿惮改”,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而于欲寡其过之伯玉、不贰过之颜子,则叹赏之,何尝肯教人自恕?若论观人,则不如此。瑕瑜自不相掩,虽视以观由察安,考之之法极严,而待之之心甚恕。其党未分之前,可以过决之。其党既分之后,可以过谅之。若只论其过不过,不论其仁不仁,使君子与小人同弃,此非圣贤观人之道也。
松阳讲义:清陆陇其著作。陆陇其(1630—1693年),初名龙其,后改陇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嘉定(今属上海)、灵寿(今属河北)知县及四川道试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洁,多有政绩。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文庙,谥清献。著有《问学录》、《读朱随笔》、《松阳钞存》、《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等,后人将其著作汇集编为《陆子全书》。
陆陇其认为修己以严,观人以恕。因此对待自己的过失,要严加省察克制,改过迁善;然而对待他人的过失,虽然也要严加省察,分辨其过失的类型,但是却要体谅宽恕他。如果只是论定他人的过失,而不论他人的仁德,那就会把君子和小人等同摒弃,这不是圣贤观察人的道理。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人能够观察他人的过失从而知道其仁德的内涵。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有空来坐坐
姜育恒有“忧郁王子”之称,他演唱的歌曲一向来都是比较忧郁和伤感,这首歌也不例外。《有空来坐坐》的开头有一段颇长的口白,细细玩味整首歌词,可以从中想象一个孤独的都市人,独自一人在家中喝闷酒,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慨叹着人生的迷惑,怀念着与朋友相聚时的欢欣情景,渴望着朋友来家中坐坐,互诉心情,以解心中的寂寥和落寞。
这显然是在描述一个无法安顿心灵的生命,他问自己“曾经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正在追求什么?”但是答案真能在与朋友开怀畅叙之间变得清晰吗?而心情又如何能在朋友走后莫名的安定下来呢?不然。关键在于,人只有在确立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之后,才能通过学习与思考来成长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的安身立命,才能做到既能安于独处的时刻,也能珍惜与朋友相聚的缘分。
我想高阶同学选这首歌的用意,是在于呼唤久违的同学回来叙旧。但是高阶同学与歌曲中的都市人不同之处,在于同学已经踏上生命成长的路,我相信到时候同学如果有唱这首歌的话,将会是在欢愉的气氛下唱出来的。
(这里附上《有空来坐坐》的歌词,以供读者参阅)
歌曲:《有空来坐坐》
歌手:姜育恒
作词:李子恒
作曲:李子恒
口白:
朋友越来越多
但是寂寞并不因此而少一点
屋子里如果没有朋友来
就感觉自己好象孤零零的
站在十字路口一样
窗外车水马龙
我的朋友们
想必也在里面穿梭不息吧
而生活又不情愿只有一种感觉而已
上班 只是另一种舞台
平凡 但真实的
当然 寂寞并不代表空虚
在某些时候 避免不了的寂寞
可以让自己赤裸裸的面对自己
想一想 我曾经获得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正在追求什么?
而答案 往往是在朋友来了之后
在开怀畅叙之间 浮印得更清晰
而心情 也往往在朋友走了之后
才莫名的安定下来
大家都忙吧
连彼此真诚的相互关怀一下
也要抽个空
也许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悲哀吧
朋友 真的希望
有空来坐坐
歌词:
朋友 你是否还寂寞
有什么伤心话还没有说
请你 有空来坐坐 来坐坐
朋友 明天要往哪儿走
我们都把作梦的时间
用得太久
没有空执着 没时间掌握
一杯红茶 几句实话
胜过那穿肠烈酒
岁月不曾改变什么
只能够尽兴的生活
朋友 烦恼是这么多
我们 每个人都在承受
请你 有空来坐坐 有空来坐坐
朋友 明天要往哪儿走
我们都把作梦的时间
用得太久
没有空执着 没时间掌握
一杯红茶 几句实话
胜过那穿肠烈酒
岁月不曾改变什么
只能够尽兴的生活
朋友 梦想是这么多
我们 每个人都在追求
请你 有空来坐坐 有空来坐坐
朋友 你是否还执着
有什么心事让你不敢说
请你 有空来坐坐 有空来坐坐
Monday, October 15,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十)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德的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加在他身上了;厌恶不仁的人,他会实践仁道,不让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有没有人能够一天致力于实践仁道吗?我没有见过用力不足的人。那种肯用力而力不足的人,我没有见过。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
解释本章第一节“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孔子自称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因为喜好仁德的人真正知道仁德可被喜好之处,所以天下的事物无法得以加在仁德之上。厌恶不仁的人真正知道不仁可被厌恶之处,所以他实践仁道,必定能够杜绝不仁的事物,而不使到这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这些都是成就仁德之事,所以难以见到这种人。
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
解释本章第二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说到喜好仁德厌恶不仁的人,虽然不可见到,然而或许有人果然能够有一天奋起致力于实践仁道,则孔子又没有见过用力不足的人。因为实践仁道在于自己,想要实现它就是了,而志向所到达之处,力气也必定能到达的。所以成就仁德之事虽然难以见到,而致力于实践仁道却也容易。
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
解释本章第三节“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一节的“盖”字,是有一点怀疑之言辞。“有之”,则是指有致力于实践仁道而用力不足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所以孔子怀疑或许会有一些非常昏庸怯弱、想上进而又不能的人,只是孔子刚好没有见过而已。因此孔子最终不敢以实践仁道为容易,而且也慨叹人不肯致力于实践仁道。
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本章说实践仁道之成就仁德,虽然难有这种人,然而学习的人如果能够真正用力,则又没有不可以到达的理由。但是用力而不能到达的人,现在也没有见过这种人,这是孔子之所以反复其辞而有所慨叹和惋惜的原因。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使到人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
2. “仁”使到喜好仁德的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加在他身上。
3. “仁”使到厌恶不仁的人不让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
4. “仁”是推动人致力于实践仁道而不会力道不足的动力因。
Thursday, October 4, 2007
傅佩荣的网上文章
新浪博客:傅佩荣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fupeirong/
新浪读书选载:傅佩荣《论语》心得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fupeironglunyu/index.shtml
新浪读书选载:傅佩荣《四书》心得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fprssxd/index.shtml
新浪读书选载:傅佩荣《庄子》心得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fupeirongzhuangzixinde/index.shtml
新浪读书选载:儒家与现代人生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rjyxdrs/index.shtml
新浪读书选载: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fprskmlrs/index.shtml
新浪博客网上大讲堂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一:《易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http://blog.sina.com.cn/lm/8/2007/0730/42341.html
新浪博客网上大讲堂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二:道家逍遥自在的人生
http://blog.sina.com.cn/lm/8/2007/0731/42446.html
新浪博客网上大讲堂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三:儒家与现代人生
http://blog.sina.com.cn/lm/8/2007/0801/42587.html
新浪博客网上大讲堂傅佩荣系列讲座之四:现代人亟需重建心灵
http://blog.sina.com.cn/lm/8/2007/0805/43008.html
新浪博客网上大讲堂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五:哲学与人生
http://blog.sina.com.cn/lm/8/2007/0814/44114.html
Tuesday, October 2, 2007
《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书中的名家名言
以乐观积极改变逆境
困境使人发挥潜力
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的人都是运筹帷幄,主动找寻自己想要的环境。要是遍寻不获,他们就创造一个。
——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
机会来临你可以紧紧把握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
——法国政治家 拿破仑
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改变自己是上策,要求他人改变是下策。
——美国诗人 爱默生
我那三位耶鲁挚友
我们由朋友处得到的忠言,它的功效比我们自己的理解与判断所发出的,更明朗,更纯净;因为我们自己的理解与判断永远有感情与习俗上的成见。
——英国散文家 加莱尔
不要在绝望时孤注一掷
做一件事情做得几乎对,和做一件事情做得完全对,两者之间,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别。
——英国教育家 赛蒙兹
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
每一种工作中都蕴藏著诉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去发现它们而已。
——英国数学家 伯特兰·罗素
难道你还想上当吗?
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楚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机会。
——德国诗人 海涅
让考试无往不利,乐在其中
天才?绝对没有那种东西。有的只是用功、方法和不断的计划。
——法国艺术家 罗丹
灯塔是我的幸福记忆
最美好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但可以用心感觉。
——美国作家 海伦·凯勒
以生活经验奠定成功
每一次抉择都是转捩点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是在我们自己。
——希腊哲学家 亚里斯多德
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如果有办法的话,不要等待一切条件具备,你永远等不到那一天。
——英国作家 卢迪亚·吉卜林
回去吧!以后不要再犯了
承认过往的错事,绝非可耻之事,至少是意味着你比昨日聪明了一点。
——英国作家 斯威夫特
夜大生可以更快乐的学习
宿名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藉口。
——法国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
人间到处有“误会”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它是大自然最脆弱的东西。不过,人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法国科学家 帕斯卡
圣贤,都是比喻高手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德国哲学家 康德
成长有必经的反叛期
人都会犯错误,在许多情况下,大多数仍是由于欲望或兴趣的引诱而犯错误的。
——英国哲学家 洛克·J
人生哪里是联考可以决定的?
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
——德国作家 歌德
求知是充实人生必要途径
教育最大的目标,并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英国哲学家 斯宾塞
中国文化还剩下什么?
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愚昧,一个傻人以为他什么都懂得。
——英国教育家 赛蒙兹
以家庭亲情学习爱人
珍惜人间的亲情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英国哲学家 培根
父母也需要教育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今天的世界所饥渴的,不仅是面包而已,而且还对爱饥渴;人们饥渴着被需要,以及被爱。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德蕾莎修女
婚姻越过暴力界线难再回头
我们要时时刻刻筑起勇气的堤防,阻遏恐惧的泛滥。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马丁·路德·金
自杀不是想通了,而是想错了
一个好人生命中最珍贵的那部分,就是他微小,没没无闻,不为人知的,发自仁慈与爱的善行。
——英国诗人 威廉·渥兹华斯
爱就是爱,不分中外
避免嫌弃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现对方的长处。人的长处是一定可以发现的。
——美国演说家 戴尔·卡内基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只是收集食物;也不可以像蜘蛛,只从自己腹中抽丝;而要像蜜蜂一样,采集之后加以整理消化,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
——英国哲学家 培根
以宗教信仰启发心灵
信仰是恩典
以简单的行为愉悦他人的心灵,胜过千人低头祷告。
——印度国父 甘地
以行动印证自己的信仰
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藉由改变心中的态度来改变人生。
——美国哲学家 威廉·詹姆斯
宗教与迷信截然不同
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
——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
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
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激发,由知识所引导。
——英国数学家 伯特兰·罗素
道德与人格不能分离
在一个人的谈话中,可以明了一个人的内涵。有智慧的人往往都紧闭着咀唇,但那些平凡人却说个不停。
——德国哲学家 尼采
人生体验必须重质不重量
一个人回顾每一天时,若不能感到若干乐趣、喜悦、一些真正的满足,那么,那一天就算是白过了。
——美国政治领袖 艾森豪
信仰是一种力量,清洁人的内心
生命像一股激流,没有岩石和暗礁,就激不起美丽的浪花!
——法国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
生者,善尽做人的责任
发现别人就是发现你自己。
——美国诗人 怀特曼
以休闲文化品味人生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你必须先对自己忠实,然后才不会欺骗别人。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在荷兰,做一头牛也很快乐
即使我明知道在一千个构想中只有一个可用,我也非常满足。
——瑞典科学家 诺贝尔
吃饭与快乐的关系
经验给我们太多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最难管制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舌头。
——荷兰哲学家 史宾诺莎
天空原来可以蓝得那么柔和
你不可能只是站着注视海水就渡过了海洋,不要让自己耽溺于虚幻的希望之中。
——印度诗人 泰戈尔
真正的娱乐,应有分享的人
大多数人错失机会,因为机会穿着工作裤,看似需要费很大功夫的工作。
——美国科学家 爱迪生
真正的休闲与工作无关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的命运是善是恶,都能以适当的心态来面对它。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也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毫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希腊哲学家 亚里斯多德
请善加利用有钱又有闲
财富有无价值,端看拥有者的心智:对知道如何使用钱的人来说,是福报;对不知如何使用的人来说,是咒诅。
——古罗马剧作家 泰伦斯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九)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译文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所追求的;不以正当方式得到富贵,君子是不会安处于这种富贵的。贫困和卑贱,是人所厌恶的;不以正当方式脱离贫贱,君子是不会去除这种贫贱的。君子去除仁德,如何称得上君子之名?君子不会在一顿饭之间违背仁道,急促匆忙之际必然是这样,颠簸流离之际也必然是这样。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不以其道得之,就是指不应当得到而得到。然而,对于富贵来说则因其不应当而不安处,对于贫贱来说则因其不应当而不去除,君子的审视富贵和安于贫贱正是以此为准。
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
说明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是在于他的仁德。如果贪图富贵和厌恶贫贱,则是自己离弃其仁德,因而没有君子的实际操守,又怎么称得上君子之名呢?
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
终食,指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造次,指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指颠簸流离的时候。君子之不离弃其仁德,不只是在于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就是说君子实践仁道,从富贵、贫贱、取舍之间,到终食、造次、颠沛这么短的时间,没有一段时间或一个地方君子不用尽全力的。
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然而取舍能分明,那么保存修养的工夫就能严密;保存修养的工夫严密,则取舍就会更加分明了。
程树德《论语集释》注释
论语意原:说者谓有得富贵之道,有得贫贱之道,非也。圣人尝言得矣,曰见得思义,曰戒之在得,曰先事后得。得之为言,谓于利有获也。两言不以其道得之,初无二意。若曰富贵固人之所欲,不以其道而有得焉,得则可富贵矣,然君子不处此富贵也。贫贱固人之所恶,不以其道而有得焉,则不贫贱矣,然君子不去此贫贱也。以富贵贫贱反复见意,欲人人知此理,是以互言之也。
论语意原:郑汝谐《论语意原》二卷,乃宋郑汝谐(1126-1205年,字舜举,号东谷居士)之著,后收入《四库全书》。
解释“得”字。有些人说有得到富贵之道,也有得到贫贱之道,郑汝谐不认同。从圣人尝试说“得”的例子中(如:见得思义,戒之在得,先事后得),都是指有利益、有收获的意思。原文两段“不以其道得之”的话,原初并没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如果说富贵固然是人所追求的,不以正当的方式而有得利,这得利就是得到富贵,然而君子是不会安处于这种富贵的。贫贱固然是人所厌恶的,不以正当的方式而有得利,这得利就是不再贫贱,然而君子是不会去除这种贫贱的。以富贵和贫贱来反复展现其中的含意,希望人人知道这道理,所以用富贵和贫贱来互相述说这道理。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到人能够不处于不正当方式获得的富贵的修养。
2. “仁”是使到人能够不去除需要以不正当方式脱离的贫贱的修养。
3. “仁”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道德品质。
4. “仁”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坚持不违背的仁道。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傅佩荣《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傅佩荣教授是我非常欣赏的学者。几年前曾经从图书馆借过傅教授的一些书,我就读过傅教授关于孟子“人性本善”的意见,非常赞赏他提出应该改为“人性向善”的说法。对两者做出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是根源性、本体论、静态的说法,而人性向善则是方向性、实践论、动态的说法,这跟牟宗三先生和霍韬晦教授分别把做人的学问称为“生命的学问”和“生命成长的学问”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的序一开头就这么说:“不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只能问‘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若是离开了主体,意义是无法呈现的。”这可说是一语道破,人生的意义总是离不开“我”这个主体而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寻求自己的答案。诚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听从老师的教诲,或许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启发,但“我”的人生意义别人是无法强加于心上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反省、成长才能确立的。
这本书正是傅佩荣教授反省人生的心得,书分五辑:“以乐观积极改变逆境”、“以生活经验奠定成功”、“以家庭亲情学习爱人”、“以宗教信仰启发心灵”、“以休闲文化品味人生”。
贻德介绍《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给我时所说的话,我读完书后很有同感。这本书用的是励志小品的写法,少了说教,多了生命历程的分享与感悟。傅佩荣教授描述了许多个人经验,如小时候患严重口吃,却因此发奋读书,并且克服了口吃的毛病(“困境使人发挥潜力”);又如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生时,指定的阅读材料平均每天多达100页,以当时阅读英文书的速度,是无法读完的,但他不气馁,还是努力坚持读书听课,终于可以应付自如(“机会来临你可以紧紧把握”);又如一时贪心,居然学别人玩股票,结果损失一万美元,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不要在绝望时孤注一掷”)。
这些个人经验在整本书中随处可见,让我们看到一个学者很踏实的努力,很真诚的分享。我们看到的傅佩荣教授,是一个谦卑有礼、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
在“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一文中,傅佩荣教授描述了一位年轻读者对他说曾经想要自杀,后来读了傅教授两本书,才决定活下去。傅教授听了,马上回应说:“我的书有你这样一位读者,已经够了。”接着,傅教授写了以下一段文字:
“写作时的隔离与寂寞,在这一杀那化为乌有。许多陌生的心灵因为一本书而找到互动的园地。我只是觉得很荣幸,能扮演桥梁的角色,把人生的正确讯息传扬出去。如果读者乐于接受我的讯息,那是因为:我从来不写自己不了解、不相信的东西;我所写的一切未必是自己做到的,但一定是自己愿意去做,并且努力去做的。如果这些文章带给任何一位读者力量,那是因为它们先带给我力量。”
傅佩荣教授这种真诚的写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楚王失弓
儒家说楚王失弓
儒家的说法取自《孔子家语》: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今人张远山对此有一概括性的评价: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道家说楚王失弓
道家的说法取自《吕氏春秋》: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荆,就是楚;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张远山对此的概括性评价也挺有意思: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佛家说楚王失弓
佛家的说法取自《竹窗随笔》: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楚失弓》)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1523-1615年)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对他们的说法还觉得言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或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这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名家说楚王失弓
名家的说法取自《公孙龙子》:
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矣,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公孙龙子·迹府》)
龙,就是公孙龙的自称。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性情世间
唐君毅先生说:“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傅佩荣教授说:“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傅佩荣《生命的精彩由自己决定》)。
不管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是顺境或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定理想,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超越现实,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接受现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学习,以清明透彻的头脑独立思考,成就一自我主宰的人格价值。
个人生命固然如此,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呢!
这一年来,学会踏上崎岖的道路,有些同学渐渐掉队,有些同学默默坚守。一个团队的人事变动,本来是人世间的平常事,所谓“人各有志”,又何必大惊小怪,衍生事端呢?
况且,我听说有些同学参与慈济志工行列,大受欢迎,因为慈济发现喜耀中人很不一样,能很快地接受其理念,并投入其志业中尽心付出。从根本而言,这正是喜耀文化开发人的性情的必然结果。
这让我想起《孔子家语》中的一则记载: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语·好生》)
这段文字记载着楚王失弓和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显示楚王的胸襟广大,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
虽然学会流失了一些同学,其实大家还怀着喜耀文化的种子,在各自的空间萌芽结实,无形中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不管同学们是否还活跃于学会,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能坚守理想,坚持学习。我深信同学之间的情谊不断,大家必定会交织出一个性情世间啊!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Life Study Blog缘起
今年四月中,我的准研究生专题研习小组正在尝试理解“存在主义”,当时我在读傅佩荣教授《哲学与人生》一书的第六章“存在主义”和第七章“荒谬之超越”,读到几位存在主义大师的思想,包括齐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l)、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马塞尔(Gabriel Honore Marcel)、萨特(Jean-Paul Sartre)、加缪(Albert Camus)等人。他们的思想虽然各有不同,却是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探讨人的“存在”意义。
存在主义大师的生命探讨给了我启发,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
我在喜耀的十年学习与成长中,深深感受到现代人的“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霍韬晦教授《新时代·新动向》)。内外隔绝所描述的是现代人的孤独和封闭的精神状态,人与人之间渐渐难以顺畅地通达彼此的内心世界,亲密如夫妻或父母子女之间也产生隔膜,破碎的家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了。上下不通则是描述现代人价值虚无的精神状态,人渐渐丧失理想的追求,视野变得短浅,对眼前一切事物只懂得以现实利益来评估价值,对未来毫无期望,耽于眼下及时享乐,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米明日愁”。
在这内外隔绝和上下不通的时代里,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大,影响了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冲破这封闭和虚无的精神牢笼,还需要唤醒现代人重新拾起对他人的关怀,对理想的追求,这就是人文普及教育的使命,是建立一个真情、善性、美德的高素质社会的起点。
然而当今时代的正统教育体制中,已经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达,忽略了人文关怀的培育。要普及人文教育,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渠道。
今年三月底,于丹教授来到新加坡在传媒中心礼堂开讲一场名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的讲座,结果听讲者超过1200名,整个礼堂爆满,需要临时增设电视大屏幕让听讲者观看直播。于丹教授的演讲幽默生动,善于用一些生活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听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后有许多人在报章上反映,没想到《论语》这本儒家经典包涵这么丰富和珍贵的人生智慧,他们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诚,希望多读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经典。
虽然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精确度有待商榷,但是她已经在人心中播下了一颗人文种子,这颗种子如果得以萌芽和结实,是有助于现代人的觉醒的。
“于丹热”的掀起让我看到一个正统教育体制之外的人文普及教育的渠道,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章、书籍、讲座、影视、影碟、音碟、互联网等。
经过一番反思,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方向,就是为人文教育的普及尽点绵力。我落实理想之路,一方面是自强不息,学思并进,知行合一,坚持提升自己的知识学养和智慧修养;另一方面是努力笔耕,记录自己学与思的心路历程,与同道分享心得。
于是,我在四月底创建了Life Study Blog,以博客的形式作为我发表“终身学习生命学问”心得的平台。之后,我也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投稿,所幸得到报馆编辑的厚爱,得以发表在报章上。
人文教育普及的道路,我只是刚刚踏出第一步。我希望将来有机会结集出书,如果能够给予读者一丁点的启发,那我就心感欣慰了。
我折服的老师(2000年3月6日旧作)
自从1997年3月飞往香港上“喜耀生命”初阶课程以来,至今已有三载了,在这三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按:即霍韬晦教授)无疑是我心中十分敬佩的人物。
老师的学识渊博,学贯中印西,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诸如《易经》、《论语》、《老子》、《庄子》及很多佛经古籍等,都能顺手拈来,契合当前的话题,做出深入的诠释。这不单只要熟读经书,还要对其中的内容、涵义的精神有深刻的体会。
除了学识,老师的为人也让人折服。记得在上“喜耀生命”初阶时,老师在课堂上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对同学凶巴巴的,然而我觉察到老师在下课后,时常会在法住门边,笑容可掬地与同学道别和给予鼓励,我当时就体会到老师待人其实没有架子,和蔼可亲。课堂上的怒骂,是给同学一些冲击,让同学能够从中有所反省,其出发点还是善意的。
在高阶毕业的时候,得知老师连夜为我们几十个同学写锦囊,每个锦囊里的字句都是针对我们各别的情况而量身订做的,其中所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我是铭感于心。只恨自己还未能成材,有负老师的期望。
有诗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老师虽是学者,却不只是在学术上做研究,他还凭着一颗涵盖众生的慈悲心和一股坚强的愿力,开办了“喜耀生命”课程,用一双透视人心的眼光和因材施教的智慧,教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开发我们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心中植下东方文化的根,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博大精深,此等文化传承的功业,又岂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所能至?
在此恭贺老师甲子大寿,愿老师身体安康,为我等莘莘学子树立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榜样,更愿法住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光大,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奠基!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八)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解释“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苟,就是诚,有诚然、果真、确实之义。志,就是内心所取之志向。一个人的内心果真是在于实践仁道,就不会做恶事。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杨氏:杨时(1053-1135年),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省将乐县)人。师从程颢、程颐,和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和谢良佐并称程门二杰。北宋熙宁期间中进士,调官不赴,后历任州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著有《列子解》、《庄子解》、《二程粹言》、《龟山集》等。
引用杨氏的话,说明一个人果真有志于实践仁道,未必没有有过失的行为举止,然而做恶事则是不会发生的。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一个人不会做恶事的心志取向。
Tuesday, September 4,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七)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唯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解释唯,就是只有、唯独的意思。所以本章句的意思是:唯独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这是因为仁者完全没有私心,然后仁者的喜好厌恶都很得当合理,这也就是程子所谓的公正,公就是无私心,正就是好恶当于理。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游氏:游酢(1053-1123年),字定夫,号豸山,世称广平先生,宋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师从程颢、程颐,和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北宋元丰期间登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职。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等。
引用游氏的话,说明喜好善人和厌恶恶人,其实是天下间每个人的共同情怀,然而人每每丧失他的正心,结果心有所牵扯而不能克制自己的私心,或是不善待善人,或是去讨好恶人,所以不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只有仁者完全没有私心,所以能真正地喜好善人,厌恶恶人。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人没有私心,喜好厌恶都能得当合理的内涵。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六)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持久处于贫穷困苦的处境,也不可以长期处于富贵享乐的处境。有仁德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于实践仁道,有智慧的人则因知道和爱好仁道的价值而选择实践仁道。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约,穷困也。
解释约,是贫穷困苦的处境,相对而言,乐是富贵享乐的处境。
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
解释利仁,就是贪恋爱好仁道,因为深深知道和爱好它的价值而一定要得到它。
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
解释不仁者不可以长久处约处乐。没有仁德的人,已经失去他的本心,长久处于贫穷困苦的处境,必然会无法坚持操守,转而泛滥成为盗賊,而长久处于富贵享乐的处境,则必然会放纵自己,沉溺于享乐。
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解释“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只有有仁德的人能够安于实践仁道而没有不适然的感觉,有智慧的人则贪恋爱好仁道而不改变他持守实践仁道的心,因为虽然这两种人追求仁道的程度深浅有所不同,然而他们都不是外在的处境所能够夺取或动摇的。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
谢氏:谢良佐(1050-1103年),字显道,世称上蔡先生,宋蔡州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师从程颢、程颐,和杨时、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和杨时并称程门二杰。北宋元丰期间登进士,历任州县,为官京师,后因召对忤旨,废为民。著有《论语说》、《谢上蔡语录》等。
引用谢氏的话,说明仁者和智者追求仁道的程度深浅的不同。这里说仁者的心中没有内和外、远和近、精和粗的间隔,不是因为心有所保存而是自然不消亡,不是因为心有所疏理而是自然不零乱,正如眼睛观看、耳朵聆听、双手持物,双脚行走,都是自然而然的。
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
至于智者,说他有所见识还可以,说他有所得着则不可以。智者是心有所保存才不消亡,心有所疏理才不零乱,还不能说心中无此意识。
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
所以安仁是最高境界,利仁则是次等境界。真正称得上安仁者,不是颜渊、闵子骞以上、离圣人境界不远的人,是不知道此中的意味的。
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诸子:指颜渊、闵子骞。
颜渊、闵子骞等人虽然有卓越的才能,说他见识到仁道而不疑惑还可以,然而他还不能幸免于贪恋爱好仁道而去实践仁道。
程树德《论语集释》注释
皇疏:约,犹贫困也。夫君子处贫愈久,德行无变。若不仁之人久居约,则必斯滥为盗,故不可久处也。乐,富贵也。君子富贵愈久,愈好礼不倦。若不仁之人久处富贵,必为骄溢也。
皇疏: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乃南北朝梁朝皇侃用一家之说,以魏朝何晏《论语集解》为主,对《论语》一书作了详尽的讲解,撰成《论语集解义疏》十卷。该书的特点主要是以老、 庄说解《论语》。南宋时此书亡佚,幸运的是唐朝时有该书旧本传入 日本,清乾隆年间又从日本寻回,影印并收入《古逸丛书》。
解释君子和不仁之人对待贫困和富贵之境的不同表现。君子处于贫困越久,他的德行还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是不仁之人长久处于贫困,则必然会泛滥而成为盗賊,所以说他不可以久处。君子处于富贵越久,他越会爱好秩序规矩而不觉得厌倦。如果是不仁之人长久处于富贵,则必然会骄气泛溢。
辨行仁之中有不同也,若禀性自仁者则能安仁也,何以验之?假令行仁获罪,性仁人行之不悔,是仁者安仁也。智者,谓识昭前境,而非性仁者也。利仁者其见行仁者若于彼我皆利,则己行之;若于我有损,则使停止,是智者利仁也。
解释仁者安仁和智者利仁的不同。辨别实践仁道之中的不同,如果说禀性仁厚的人能安于仁道,那要如何检验呢?假如令到实践仁道的人获罪,禀性仁厚的人还是会照旧实践仁德而不会后悔,这就是仁者安仁的意思。智者,是能够昭然认识眼前的处境的人,而不是禀性仁厚的人。贪恋爱好仁道的人,他看见实践仁道时,如果是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好处,就会自己去实践;如果对自己有损害,就会阻止它,这就是智者利仁的意思。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使到人能够不被贫穷困苦和富贵享乐的外在处境所动摇的内在涵养。
2. “仁”是仁者的仁厚本性,促使他自然而然地安于实践仁道。
3. “仁”是智者所贪恋爱好而想得到的价值,促使他选择实践仁道。
Friday, August 24, 2007
事上磨练 心中体会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从我课外阅读的种类可以看到我的兴趣转向和成长过程。上星期和一群朋友共进晚餐叙旧,就提起小学时期看过黄玉郎的漫画《小流氓》(后来改名为《龙虎门》),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对漫画中的主角那种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行径十分崇拜,甚至花时间把漫画封面的人物摹仿描绘出来。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趣,也反省到自己小时候就已经有一股正义感,对不合理的事非常反感。
中学时期我十分欣赏一些数学证明的巧妙,甚至对数学产生美感,曾经想过要当数学家,开始阅读一些关于趣味数学和数学家传记之类的书。这种爱好进一步扩展到阅读物理学、天文学等科学普及作品,欣赏宇宙之大至浩瀚无垠,惊叹量子之小至不可测量,然而人却能对此广阔的知识有所掌握,不禁赞叹人自身的无限思维。
中学四年级选择升学时,考虑到父亲多几年就到退休年龄,想早日完成学业出来工作,让父亲卸下家庭担子,所以选择去新加坡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由于我是华校生,而理工学院的讲课和所采用的课本、讲义都是用英文,所以第一年上课非常辛苦,字典寸步不离手,讲义上注满华文翻译和拼音符号,好不容易挨了一年,总算渐渐上了轨道,能够掌握工程语言。
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后,我入伍服兵役。当时政府宣布延迟退休年龄,父亲得以多工作几年,要我继续上大学,我又申请到奖学金,于是进入南洋理工学院(后来升级为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电脑工程学士学位。大专学府读书和服兵役期间,我所阅读的课外书,不外是一些消闲作品,纯粹为兴趣读书,并且具有疏解压力的功能,不亦乐乎。
南洋理工学院毕业后,加入特许电子工业当电脑工程师,两年后领取公司的奖学金,去美国史丹福大学攻读电脑科学硕士学位,回来后继续为公司服务。1992年加入创新科技当软件经理,就一直留在创新科技,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这段工作时期,我所阅读的书籍,一方面是因工作需要而阅读的电脑及管理书籍,另一方面是由于学会玩股票而阅读的投资书籍以及痴想成功而阅读的激励书籍。
一直到1997年我去香港上“喜耀生命”初阶课程,我的生命之流出现了一个转捩点。可以这么概括性的说,1997年以前,我走的是西方理性之路;1997年,我踏上中国性情之路。
这十年的性情之路,还可分前五年和后五年。前五年是学习性情文化之路,经过“喜耀生命”初阶、进阶、高阶、进升班、少师训练班、少师精进班、少师团等七个班级的学习与锻炼,参与“喜耀生命”少师的实习,我确立了“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性情都是向善”的信念。
后五年则是实践性情教育之路。我在2002年正式晋升为“喜耀生命”导师,陆续当“喜耀生命”七个班级的导师,接触许多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学历、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员,一再印证了“人性向善”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我参与了喜耀文化的开展工作,比如筹备“文化之夜”晚会、筹备“星喜五年”纪念特刊的出版、筹备“喜耀文化学会”的成立庆典和周年庆典、承担学会秘书的职责、推动“东亚人文研究所”准研究生专题研习小组的读书与讨论等等,在事上经历许多磨练。
后五年的日子是忙碌和充实的,尤其是最近这一年,更是在家庭、工作、学会事务三方面都面临严峻考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可说是沉重的。幸好我能够在个人学习这方面坚持不懈,自己的文化修养渐渐基础稳固,思维能力渐渐层次分明,处理问题更成熟、更深入、更迅速、更自信,我的生命在考验与锻炼中得到成长,我的信念不再动摇。这段经历,可以用一对联概括:
家事、公事、喜耀事,事上磨练;
天心、人心、自在心,心中体会。
孔子的人生路是层层升进,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我的人生路虽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我的体会肯定不如孔子深刻,但还是有其层层升进之处。
凑巧的是,1997年我上“喜耀生命”初阶时35岁,2002年晋升为“喜耀生命”导师时40岁,现在(2007年)我45岁,我的前半生可以大致上概括为“三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立,四十五而不惑”。接下来我想“五十而知天命”,那就是去认知与感通上帝和耶稣的旨意。
我原本对基督教非常反感。中学时期把科学家当成英雄人物,因此我很痛恨中古时期基督教会迫害维护真理的科学家。大专学府读书时期常常有基督教徒传道,我对他们强调“世人皆有罪”虽无法反驳,却很抗拒。工作时期出席基督教徒的婚礼,他们的宣誓与致辞都不离感激上帝和耶稣的恩典,祈祷上帝和耶稣在婚姻生活中给予指引,我当时难以想象两个人的婚姻有“第三者”介入,在观礼过程中有时会起鸡皮疙瘩。
后来我认识信基督教的妻子,跟着她去教会听牧师讲道,但只听进耳朵,尚未能听进心中。曾经听一个牧师讲道时批评中国文化,他竟然说《老子》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不知所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听了对他十分反感,觉得他非常肤浅,不明白老子的智慧倒也罢,居然胡乱批评。我看到一种宗教信仰的封闭,影响我完全投入基督教的精神世界。
我对基督教的态度有所转变,是有一内因和一外缘。内因是我在中国性情之路上打开了我的心灵,开发了我的性情。当我观看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时,从画面上看到耶稣受审到上十字架的过程中所承受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折磨,心中异常感动,我体会到上帝和耶稣对世人的爱是那么的深啊!
外缘则是去年我和妻子经朋友介绍去“新造教会”(New Creation Church),开始每星期日去听该教会的高级牧师讲道。牧师对《圣经·旧约》希伯来原文和《圣经·新约》希腊原文有研究,也熟悉犹太人的历史和民俗风气,所以他能够引用原文的意思和经文所描述事件的历史背景来解读圣经,非常契合“如语言之实”和“如历史之实”的做学问之道,使我折服于牧师的深度。牧师讲道生动活泼,幽默有趣,言语生活化,不讳言自己内心挣扎的经验,让我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讲道者。
由于这内因和外缘,我真正的接受耶稣为我生命中的主。这心念一转,我的生命中开始出现一些奇妙的经历,在此略举一二共享:
每星期日去教会,其中有一项圣餐仪式,那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以饼代表耶稣的身体,要门徒以吃饼来纪念祂,还有以酒代表耶稣的血液,要门徒以喝酒立下新约(《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22章)。在我真正接受耶稣后,有一次去教会,我心里想享用圣餐,但我有疑问,不知道自己尚未洗礼是不是能享用圣餐,为安全计,还是把饼和酒传到下一位手上。坐在我旁边是妻子的朋友,他忽然转头跟我说,还没洗礼也可以享用圣餐。我当时呆住,上帝是通过他的口解答我的疑问。最近一次聚会,我提起这件事,这位朋友根本不记得有这回事了。
去年年底学校假期,本来打算全家去日本北海道度假村滑雪,但妻子在定住宿时一直无法拿到我们要的几个时段,最后无法成行。今年三月学校假期,我们总算完成心愿,去到北海道度假村,虽然是冬末,却还是有很好的新雪让我们滑。我们和度假村的工作人员交谈时,才知道这个冬天的雪下得迟,去年十二月根本没有足够的雪,能够启用的滑雪场地不多,而且整个度假村爆满,来滑雪的人很多,僧多粥少,供不应求,根本无法尽兴滑雪。我和太太都很感激上帝的恩典,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滑雪度假经验。
今年年初第一个布道会,牧师预言今年是双福年(year of double blessing)。一月底,我忽然收到克明小学的电话,说他们小学二年级现在有空位,问我要不要让大儿子靖邦转校。克明小学本来是我们的首选,去年靖邦报读一年级时进不了,我们只好留下名字在后备名单中,但是一整年都没有消息,以为没有机会了。想不到今年突然收到好消息,能够如愿以偿,而且小儿子靖恒明年报读一年级,就可以跟着进克明小学,果然应验了双福年的预言。
今年七月的一个星期五,靖恒的学校要他星期一带两个空的纸巾纸盒去学校,是手工课要用的材料。我和太太都心想要上哪儿找?试想想我们一般在纸巾用完后,就会很快把纸盒拿去丢掉了,有谁还会留下空纸盒呢?隔天我们上岳母家吃午餐,就这么巧她家里刚好有两个空纸盒。
上星期五我们全家人去滨海湾观看国庆烟花表演,那一天早上和下午都有下雨,我们出门前还特地上网查看天气预报,说那一带将会有雷雨,再看看天空,的确是天色昏暗,很可能会下雨。但我们还是决定出门,相信上帝会照顾我们,果然当晚没有下雨,让我们在露天座位上观赏整个节目。
理性的人,会把上述经历解释为巧合,因为这些经历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然而,这些和更多其他的经历,却是我的亲身体验,让我感受到冥冥中自有主宰。我现在深信我与喜耀结缘,也是一种冥冥中的安排,指引我探索耶稣圣灵之路。
可以这么说,当初我因理性拒绝耶稣,之后我因性情接受耶稣,如今我将以性情与理性为装备,探索耶稣的圣灵之路。圣灵之路的迈进,我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以信仰为基石,以性情为本源;
以体会来感通,以理性来思考。
四句话分别涵盖宇宙论、本体论、东方方法论、西方方法论四个范畴,以此作为我接下来探索耶稣圣灵之路的指引。
Sunday, August 19,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五)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邻里地区富有仁厚淳朴的社会风气,那是很美善的。选择不里居于这种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有聪明智慧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里有仁厚之俗为美。
里:邻里、居所;《说文解字》:“里,居也”;《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解释“里仁为美”。留意“里”在朱熹的注释中是主词,指邻里。当一个邻里富有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气,那可称得上是美善之事。
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择:选择;《说文解字》:“择,柬选也”。不居于是焉的“是”字:指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邻里。知:聪明智慧。
解释“择不处仁,焉得知?”。当一个人在选择里居之处时,却不选择富有仁厚淳朴风气的邻里,可见这个人是丧失了明辨是非之本心,那可说是没有聪明智慧了。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仁厚淳朴的社会风气。
Friday, August 17, 2007
第三代新儒家的风范(2006年9月8日旧作)
今年5月,唐端正教授接受东亚人文研究所之邀来新加坡授课,开讲“先秦哲学”课程,对先秦时期诞生的儒、道、墨、法四家之义理旨趣加以阐述。另外,唐教授也分别以“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唐君毅的人文思想”为题作专题演讲。
唐教授是唐君毅先生的大弟子,新亚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乃霍韬晦教授的师兄,对法住的文化理想事业十分支持。时常听到黎斯华博士在课堂上提起唐教授的前辈风采,早就生起“愿能一睹风采”之意。知道唐教授来新授课,心中自然即兴奋而又有所期待。直至亲眼目睹唐教授的讲课,不禁为之折服。
唐教授讲儒家的天道观乃观“生”,这可直接在唐教授身上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之气概。虽然现年已76岁,唐教授讲课时还是活力充沛,语音抑扬顿挫,感情丰富;讲到激昂处,激动愤慨之气油然而生;讲到伤痛处,黯然神伤之情让人心痛;讲到情深处,温情赞许之意不言而喻。唐教授所激昂者,不外乎世人对儒家正统不但不了解、不学习,还要加以摧残破坏;所伤痛者,是感叹此学问即将沦为绝学;所情深者,出于对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体会,进而发起“为往圣继绝学”(张载语)之宏愿。
这就是第三代新儒家的风范,在其生命中展现出儒家“忧患与担当”的精神。谨以唐教授名讳撰一赞辞,略表心意:
唐门嫡系
四端皆生
绝学正统
深情人师
生命在锻炼中成长(2006年9月7日旧作)
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基于去年丰盛的成果上继续开步迈进。
对我而言,这一年来经历了不少冲击和挑战,但也给予我考验与锻炼的机会,在生命成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这一年的日子是过得很忙碌与充实的,不管是在喜耀生命课程的付出、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学会事务的执行、家里的装修、财务的管理、公司人事与项目的处理,都把时间占得满满的,精神更是要提起,才能一一付诸实行。
然而,最大的冲击还要属爸爸的健康突然出问题。开始时,自己还不懂得如何处理爸爸情绪上的反应,很担心爸爸的健康会恶化。之后,我渐渐感受到爸爸由于双脚因跌倒水肿而行动不便,心情不免有点郁闷,过去所受的委屈与挫折涌上心头,情绪异常波动。我学会静静聆听爸爸的话语,从爸爸描述我出世前与小时候的往事中,我深深感受到爸爸对我十分疼爱,让我非常感动。我也开始懂得如何安抚爸爸,劝他放开胸怀,忘掉过去一些不如意的往事。
妈妈与妹妹在照顾爸爸的过程中,不只感到身体上的疲累,还加上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她们也需要我的支持。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精神支柱,我更坚强地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更冷静地思考其轻重缓急,更清晰地作出相应的处理方式,让她们能够放松紧张的情绪,更如实地接受及面对当前的状况。我也反省到家庭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我更珍惜和太太及孩子们的相处时间,太太也很体谅和支持,并给予我不少宝贵的意见。
在这期间,我同时还要兼顾工作、学会事务和研究生学习各方面所面对的各种事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不能说不重。但我发现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更成熟了,能更深入的作出层次性分析,能更迅速的作出对应性决定。
工作方面,公司在上个年度亏损超过一亿美元,又和一间美国公司打上官司。虽然公司胜诉的机会很大,但毕竟打官司通常都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对公司的重要人事资源及财务消耗也不小。职员对公司的前景不免有所担忧,也看到公司流失了一些资深的经理,所以职员士气受打击,有些职员因此另寻出路,这几个月职员的辞职率相对增加。面对这种处境,我能沉着应对,知道最重要的是先安顿职员的心,所以我向职员传达领导层制定的策略与方向,并让职员了解自己手上项目的重要性,带动职员把心思转到努力完成这些项目,这才是以静制动之道。
学会方面,我需处理的事务更多更繁杂,有些事务更需要在紧凑的时间限制下完成。在一次学会的会议中,我与一位喜耀同道发生冲突。事后我反省到自己当时有情绪,不能如实的审时度势,不由自主地用了不恰当的话语,因而引起冲突。过后我有机会与这位同道通电话,很坦诚地把事发当时的心态说明,彼此之间的芥蒂在谈话中化解了。这事件让我更生警惕,我一向来自认为生性较温和,不易发脾气,但还是免不了动气之时,越发使我更感受到情绪的可怕之处,难怪“嗔”是三毒之一,难怪孔子答颜渊问仁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研究生方面,是使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我在喜耀生命的锻炼中,得到很多的体会和反省。我当喜耀生命的导师,让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士,在他们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处境中,体会到他们都有一股想改善自己的意愿,更坚信人人内心深处都有真实性情。我在研究生的学习中,细读几篇钱穆先生、唐君毅先生、霍韬晦教授的文章,对中国历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到“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钱穆语),体会到人类的发展是一部不断追求理想的奋斗史,在不同的时空中不断地印证了“人有性情”的信念。这个信念进一步落实于我心,至此不渝,心灵得到安顿。
我能如此面对挑战、接受锻炼,是来自于自己心灵的安顿,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喜耀教育的锻炼。
我的生命在考验与锻炼中得到成长。
霍韬晦《为己之学的真谛》(2005年12月30日旧作)
文章大纲
文章首先借孔子之言「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带出儒学是「为己之学」这个课题,然后进一步诠释何谓「为己」,何谓「学」,最后点出生命成长必定回归自己,所以「为己之学」的真谛实乃锻炼自己,跨越难关,得到成长。
儒学是「为己之学」,这「为己」就是成长自己的意思。具体地说,成长自己有正反两方面的工夫,一是从反面克制自己的本能欲望,二是从正面长养自己为仁的力量,进一步体会到「为仁由己」。
成长的基地有两个意义:一是根据义,即人有其上进的本源;二是方向义,即人唯一能作的就是成长自己,此中关键在于「学」。各家之「学」的途径虽不同,但最终必须回归人格的成长,在生命中接受锻炼,才能体会道理。
要成长自己,必先了解自己,但后者非通过知识或经验,而是经历考验、绝境后才能彰显,然后才能有所突破。所以「为己」,其实是锻炼自己面对难关,唯有跨越难关,才能得到成长。
何谓「为己」?
「为己」很容易被误解成只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其实不然;孔子真正的意思是人应该为成长自己的人格、修养而努力学习,然后「学而优则士」,对国家社会有所承担,这就不是一己之私,而是一种深情大愿。从实践上说,「为己」可在正反两方面下工夫:克制欲望及长养性情。
克制欲望
这就是孔子教导颜渊的「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即克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恢复人应守的规矩。人虽然和动物一样受到本能欲望的牵制,但人可贵之处在于其内心有一向上的力量推动自己跨越本能欲望的牵制,这是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长养性情
要面对和克服克制欲望时的拉扯,我们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这就要通过努力学习长养自己的性情。所谓「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就是以认真、诚敬的态度去修养自己;「君子上达」(《论语·宪问》),则是以圣贤、理想秩序作为自己成长的榜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是勉励自己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求学;「为仁由己」,则点出成长自己的主权在我,我要成长,谁能阻挡?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成长之根据义
人与动物不同,在于人有其上进的本源,这是难以通过西方心理学来理解的。佛洛依德和容格都是西方心理学家:佛洛依德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人内心深埋一些被遗忘的久远记忆,这些记忆形成了个人的无意识,佛洛依德进一步总结人被「生存」和「性欲」的本能所牵制;容格则阐述集体无意识,构想出一些原型来概括人的共性。这种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已陷入了本能欲望的层次,是无法理解生命的本源层次的。真正能进入生命本源的途径是所谓的「逆觉体会」,就是人能够通过克制本能欲望(即逆觉)而体会到人是可以超越本能欲望,进一步肯定人有其上进的本源。
成长之方向义
根据人有其上进的本源,则人自然要以成长自己的人格为努力的方向,这就要靠「学」了。「学」包括「知」与「行」两方面:通过读书、上课,我们知道做人的道理;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有所行动,从实践中得到启发、体会,才能真正明白道理。此即「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通过「知」「行」的互动,人才能走出一条有厚度、有深度的生命成长之路。
生命成长总要回归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难关,这些难关都是在锻炼我们,让我们在难关中学习过关。我们面对的难关,必定是针对我们生命中的弱点而成其难关,所以我们欢迎难关、欢迎锻炼,因为一旦过关,我们的生命又再成长多一步。这样的成长,不是空空洞洞、毫无内容的,而是回归自己本身具体的材质而言。
喜耀周岁有感(2005年9月8日旧作)
一岁了!
喜耀文化在新加坡建立基地后踏出了丰盛的第一步。
这一年来,我们主办的核心课程「喜耀生命」打开了许多人的心灵,让学员体会到人的真诚,进一步感受到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关系更加和谐,生命更充实。
这一年来,我们开办了「喜耀小生命」和「喜耀少年领袖班」,长养了许多小朋友的美善性情,启发了许多青少年的志气,以期为将来造就社会栋梁。
这一年来,我们主办的修养课程从初始的数门课发展到如今数十门涵盖人文、历史、哲学、心理、财经、幼教、健康、品艺等范畴的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更全面的人文教育。
这一年来,我们开办了准研究生课程,通过每个星期不间断的上课、读书、讨论,让学员学习为自己的生命体悟找到更深的人文根据,并为将来奠定了进行人文研究的学术基础。
这一年来,我们举办了超过二十场属于深情小聚、亲亲家庭、企业、文化、学术等范畴的系列讲座,为喜耀学员及社会人士提供了精神粮食,其中有些讲座还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关注。
我们能够献出如此丰盛的成果,首先要感激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的苦心教化,让我们的性情得到开发、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更有层次、涵养越见深度;其次要感激法住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为我们在事上的磨练提供了一盏明灯,从中学习到待人处世的智慧;最后要感激所有的喜耀同仁,在我们所有的活动中无私地付出、尽心地承担、踊跃地参与、积极地推动,充分发挥了喜耀精神。
藉此周庆,祝愿喜耀诸君秉承传统文化的忧患与担当的精神,在这一年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成长,继续坚持承担,为光大东方传统、传扬性情文化踏出第二步、第三步、……
为往圣继绝学,舍东亚人文其谁?
为万世开太平,非喜耀文化莫属!
与君共勉之。
喜耀文化的开展(2004年8月20日旧作)
还记得去年是「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踏入第五年的时刻,我们几位喜耀“先锋”在接受「星喜五年」纪念特刊主编采访时,我说出自己对喜耀在新加坡推广的展望,就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固定场所,以此为基地开展喜耀文化教育。没想到只过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成立了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设立了新会所,我的心愿很快就要实现了。
「星喜五年」是新加坡喜耀在时间上的里程碑,对比起来,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的成立,则是我们在空间上的转捩点。当初我们需要飞去香港上「喜耀生命」课程,回来新加坡后没有一个固定场所学习,只好轮流聚在各个同学家里听录音带和开会讨论;后来「喜耀生命」课程在新加坡开办,间中也换了好几个地点;到现在我们终于设立了新会所,正如一叶扁舟在大海中漂浮,最后找到了栖身的港口,得以靠岸、添油、维修,以备游走于更远的航程,更广的天地。
我们能有今天,关键在我们敬重的老师霍韬晦教授,一位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涵盖乾坤的气魄、截断众流的坚定、随波逐浪的处世智慧的智者、仁者、勇者。在霍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解深层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而生起一股继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我们毅然承担起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推广性情教育的基地的任务。经过众多喜耀同道的劳心劳力和无私付出,我们终于成立了学会和研究所。
九月十九日,我们为学会和研究所的成立志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站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朝着霍老师定下的方向迈进,以朝气蓬勃、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新会所这个基地上,举办更多活动,开办更多课程,让会所成为喜耀学员和社会人士来凝聚同道、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好场所。
我在此祝愿喜耀文化学会和东亚人文研究所在新加坡蓬勃发展,把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给社会带来新气象。
性情教育的见证(2004年4月15日旧作)
「喜耀生命」课程已踏入第十年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许多现代人都陷入了一种无穷尽追求物质享受的困境,只有在夜深人静、斯人独处之时,心里不油然会生起一种虚无感,难道人生只是如此而已?「喜耀生命」的出现犹如沙漠中的一股清泉,为现代人洗涤心灵,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喜耀十年」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试想在现今这个功利社会里,举办这么一个非主流课程,而且是在毫无政府资助的环境下办了十年,谈何容易?但我们做到了,并且还从香港扩展到新加坡,「喜耀生命」的学员日益茁壮成长,这是何等令人欣喜的成果,这也显示了现代人正需要这种性情教育。
在此我愿意分享自己在「喜耀生命」的锻炼中成长的心路历程,为这性情教育作一见证。
我自己接受「喜耀生命」各阶段的锻炼已经有七年了,每个阶段都有得着。我在初阶看到自己的懦弱,在进阶看到自己的莽撞,在高阶体会到人可以有很强劲的爆发力,在进升班感受到人很容易会松懈下来,所以人要有坚定的心,才能克服惰性,坚持理想。至此,我的人生方向已立,我要成长的心已坚定,以此心坦然地投入少师班、少师精进班,少师团的锻炼,从中一点一滴地提升自己。
回顾这七年的学习与锻炼,我最重要的进步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思维能力不单是指思考分析的方法,还包括对人性有多层次的反省。因此,思维能力的提升,对我待人处事都有帮助。
现在我对事物的处理不再流于平面,而是开始懂得把事物的各个要点定位在不同的层次上,从中分出轻重缓急,进而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至于待人方面,我通过反省而体会到人内心深处的真性情都是向善的,但往往受到自身的无明或外在的诱惑的影响而作出偏离原始动机的行为。有了这个反省后,再转过来以己度人,我就更能体谅和包容别人不合理的行为。
这个对人性的体会,我在参与当「喜耀生命」初阶的导师中时常得到印证。参加「喜耀生命」初阶的学员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学历、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然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一颗向善的真心,只是这颗真心被习气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罢了。当学员对我有无礼的话语时,我都能因体谅而不动怒,反而心中升起一股悲情,推动我去帮他把尘擦掉。当他的真性情终于破尘而出,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时,我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经过,也能更深刻地体会性情教育的价值。
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说:「人的成长须从思维能力的成长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行动,不断的反省,不断的突破,我们才能充分体会到真正的自由是成长生命的自由,我们才能以坚定的心踏上生命成长的道路。
趁此「喜耀十年」志庆,写下对性情教育的赞颂,与君共勉之:
人性本善
真情可贵
有教无类
德育英才
从「天地唯心」到「喜耀生命」(2003年8月5日旧作)
天地唯心
心为何物?
从生物层次看,心乃一跳动不息之器官。心要跳动,方能推动血液通达身体各部,促成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致使生物体之不断成长。
从感情层次看,心乃一感受别人之窗户。心要打开,方能感受到别人内心的感受,才能通情,进而生出动力,为别人付出,接受别人,关心别人,体谅别人,成全别人。
从义理层次看,心乃一体会道理之基地。心要真诚,方能体会到自己所学的道理在生命中的体现,才能达理,进而生出信心,义无反顾,成长自己。
从心灵层次看,心乃一感通天地之泉源。心要统摄,方能感通天地万物,从中体会天心为自心之楷模,进而开阔胸襟,加强眼光,增加智慧,提升修养。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辞〉)上天刚健,日月星辰从来不曾为人间任何事物停止运行。成长自己之心,正当如此自强不息。此为至诚也。
《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辞〉)大地宽厚,对世间万物皆能承受和包容,毫无怨怼。成全别人之心,亦当如此厚德载物。此为至情也。
至诚至情,方能通情达理;人能如此,方可无愧于天地。
天地唯心。
喜耀生命
至诚至情,皆发自内心深处之真实性情,此孔子所谓「仁」也。
赤子之心,本来光明。然而现代人缺乏性情教育,已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于至诚至情,反而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容易造成彼此的对立,纠纷丛生,最终走向孤立自己、封闭自己的道路。
人心被扭曲了,如何才能把它转回来?那就要把心上的尘抹掉,让赤子之心重现光明,开发本来就有的性情。
喜耀生命,正是如此一个直指人心、开发性情的课程。
性情开发后,进而奠定人生方向,通过不断学习、锻炼、实践、反省,让自己开阔胸襟、加强能力、提高智慧、增加修养,从而获得生命成长的喜耀。
喜耀生命。
喜从成长来
耀由生命显
法住二十周年感想(2002年5月20日旧作)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在法住学习已过五载!
这五年来,经过喜耀生命各阶段的锻炼,通过修养课程的熏陶,还有法住志业的参与,自己更能体会到生命的追求在于如何成为真真正正的一个「人」。
人之可贵,在于人有真性情,能思考,能反省,能超越自身的生理本能,进而衍生出涵盖寰宇的精神空间。人在天地间是很渺小的,但人的心却可以是无限量的,分别只在一念之间。
回想我接触法住以前,生活圈子围绕着家庭和公司,对于国家大事也只抱着「事不关己,无须过问」的心态。如此一日复一日,似乎没什么,但心中偶尔会想,人生就是如此过吗?现在生活中多了喜耀事业的承担,心中感到充实许多,因为明白自己正在为喜耀文化出一分力,就连自己在家里和公司的经历,也是一种磨练,一种生命成长的资源。
在参与喜耀生命初阶的少师工作中,我更能感受到喜耀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在星期六晚上,看到学员们的突破和喜悦,总会泪盈满眶,心中感到欣慰。隔天早上,常有「人间有爱」的赞叹,心情也很舒畅。
就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天早上,有一次我去家附近的咖啡店吃早餐,吃完后往停车场走,忽然听到鸟鸣声,心念一动,信步往前走。途中经过一道沟渠,听到流水声,十分悦耳。再往前走,是一片草地,看到一些人,有些在做早操,有些在闲聊。就是如此「平凡」的情景,我感动了,人生是可以如此美好啊!我第一次有了写诗的冲动,以记当时的情景。
诗云:「忽闻鸟鸣声,流水复铮錝,林间二三子,悠然话家常。」
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忙忙碌碌,时常忽略了身边的事物,甚至身边的人。这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心打开了,就更能接收到人、事、物所传达的讯息。
这启发让我在最近和孩子的相处中有了进一步的加深。那是一个晚上,我在孩子临睡前叫他来厕所抹脸换衣服,当时他却使性子说不要,我开始时只会问他为什么不要和催促他听话,他还是不肯。对峙了一阵子,我心念一动,就蹲在他面前,轻轻摸他的头,柔声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也平静下来,肯让我帮他抹脸换衣服了。
我的反省是,起初我认为他不听话,所以讲话带有责问的语气。后来我的心开了,就想到他或许有些不舒服,而以关怀的心去接受他,反而能拉近他的心。
以前的我,是粗枝大叶的,是莽撞的,是理性的。现在的我,开始有一颗开放的心,有一点感性。这是在法住所学的「心法」。
趁此法住二十周年喜庆,愿此「心法」得以流传,与志同道合者共勉之!
生命成长的道路(1999年5月10日旧作)
我出生于一个小家庭,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妹妹。父亲身兼两职,母亲替人缝衣服,就为了这个家的三餐温饱和我们两兄妹的学业。我小时候也有顽皮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因此被妈妈大打一顿,虽然很疼,可是我看到了妈妈的泪眼,也明白了「打在儿身上,痛在娘身上」的道理。我当时在心中发誓,从此要用功读书,不再顽皮,不再惹妈妈生气了。
长大后倒也长进,读书成绩很好,中学开始到大学就一直领取奖学金,读书的费用可说是自给自足,减轻父母的负担。毕业后很容易地找到一份电脑工程师的工作,兴趣所在,工作十分愉快。两年后再一次领取奖学金,去美国攻读电脑科学硕士学位,接触到另一个天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之后回来继续工作,时不时都有回去美国公干,美国成为我另一个熟悉的国家。
在其中一次去美国公干的机会,认识了妻子,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我的生命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开始组织自己的小家庭。人生至此,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接下来生儿育女,将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局面。
然而自己的工作陷入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心中开始生怨气,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受重视,觉得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心中有了一个结。当雅顺和裕生介绍法住的「喜耀生命」课程给我时,知道他们对这课程有很高的评价,雅顺的妻子佳丽甚至辞职去上课,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和妻子一起飞去香港上「喜耀生命」初阶,或许能为我解开心中结。
在初阶三十个小时的锻炼下,我很快地觉察到自己所谓的不平事其实不算什么,那都是自己小气,而且还把怨气出在无辜的人身上,真是莫名其妙。当我想通后,忽然觉得自己的胸襟扩大了,能够容纳更多人与事。
通过初阶的环节,我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缺乏主见,没有勇气,对很多事情拿不定主意。虽然知道要多读书充实自己的内涵,然而却没有目标,于是继续上进阶寻找答案。在进阶的锻炼下,我挖掘到自己性格冲动莽撞的一面,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上高阶之前有点犹豫,认为七七四十九天的锻炼时间太长了,将会不容易申请到假期去香港上课。在国伟导师的鼓励和雅顺所分享的前车之鉴的借镜下,我决定先报名,然后才安排去香港的旅程和机票。我发现自己一做了决定,心就定下来,接下来的安排则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给我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自己的优柔寡断,常常是因为自己思前想后,太多顾虑,造成自己裹足不前。要破除这个障碍,最重要是要立刻行动,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高阶的锻炼在时间上虽然不像初阶进阶那么紧张,但是每天要持续地完成自己规定的生活细节,却是一大考验。我在开始时不能很好的坚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状况,到今天还能维持其中的一些项目。这考验也培养了我的耐性,以前驾车时遇到塞车,很容易会产生烦躁的情绪,现在则很少有不耐烦的情况了。
在高阶期间曾经生了一场小病,从中感受到家人的关怀。我在锻炼营中分享这个感受,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的回应是难道要等到生病才感受到家人的关怀,这不是很病态吗?我顿时明白自己在平时把家人的关怀当成是理所当然,所以只在身心衰弱而特别渴望关怀的时刻才感受到,这是自我在作祟。现在明白了,就应该珍惜家人的关怀。
高阶的重点项目是每个同学都负责筹备或参与喜耀教育文化基金的筹款晚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同学在导少师指引下做好筹备工作,练好我们的表演项目,促销晚会的餐卷和赞助卷,对我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做到了,还做得相当成功。我认识到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在筹款的过程中,开始时对找人捐款有点犹豫,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还没有开口就替对方预设了各种拒绝的理由,好像有些朋友已经很久没有联络,觉得一找他就是为了筹钱,似乎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电话又放下来,不敢打电话去。其实很多情形都是自己在设障碍,当我鼓起勇气开口时,有些朋友很爽快地答应,有些问了几句就大方地捐款。我对朋友的大方很感动,虽然法住是一个香港的团体,他们还是慷慨解囊,热心捐款,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朋友对我的信任,反映了自己本身有可取之处,才会受到朋友的信任,所以感到欣慰。
当然也有遇到朋友的拒绝,开始时觉得失望,甚至觉得朋友小气,心中有点不高兴。后来反省到这种情绪其实是出于自己对朋友有所要求,以自己的尺度去衡量朋友,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生起失望和不高兴的情绪。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接受别人,包括接受别人的拒绝,这样才能处之泰然。
在筹款活动的后期,由于接近晚会的日子,时间越来越紧凑,加上筹款的目标还未达到,于是奋起直追,结果筹款的成绩不错。我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爆炸力,激发出了我的动力。这动力的来源,出于我对文化教育的感受,打定主意要为基金出一份力,所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动力一旦爆发出来,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在高阶毕业营中,自己提出「自强不息」的意愿,下决心在今后的日子继续努力学习成长,霍师再加上一句「承担责任」,我明白到自己如果只顾自己学习,那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应该进一步地挑起本身在家庭、公司和社会的岗位上所应尽的责任,在各种角色中发挥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霍师所赠的锦囊是「体会复体会,心中结自解;承担又承担,人际自和谐。」每个字我都认识,句子的表面意思也很简单,但其中却包涵很深的人生道理。我当时并不完全领会透彻,只是很表面地知道自己要多用心去感受别人,承担起自己在各种角色中的责任,这样就能建立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知道霍师漏夜为我们五十多位高阶同学呕心沥血,一一写出我们的人生锦囊。在同学分享得着的时候,我也看到一些导师疲倦的模样。霍师、导师和少师们为我们的那种付出的精神,为我们的不争气而忧心忡忡,为我们的进步成长而高兴,在那一刻,我真正的能够体会到那种无私的爱。我深受感动,我起身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向霍师、导师和少师们致谢,我知道同学也是疲累了,我呼吁同学在毕业营后好好休息,养足精神,然后继续在生命成长的道路上冲刺。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做到并不简单。高阶过后,我的确是抱着「先休息再继续」的心态,结果真的休息了好一阵子。我体会到心中一有了休息的念头,人就很容易松懈下来。当然人不是铁打的,身体肯定会有疲倦的时刻,所以肉体的休息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精神上却要保持坚持进取的心力。
接下来进升班的锻炼是一种细水长流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累积人生体验和反省,没有那种强烈的爆炸力,却更需要一种连绵不绝的心力来坚持走这条漫长的生命成长的人生路。在整个进升锻炼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坚持一个信念并不简单。
在读唐学(按:指唐君毅学)的过程中,一直听到一个讯息,就是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向善的。然而在报纸上接触到一宗发生在印尼的命案之后,我对「人都是向善」这个信念起了疑心,要不然为什么案中的印柠人能够昧着良心把对他有恩的主人和小孩都杀掉呢?这件事我提出来和其他进升同学讨论,一个解释是那印尼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所以才会下此毒手。
后来听到Jill导师在唐学的一节课上对这事件有个回应,才知道重点并不在于那印尼人所做的事,是他最初的动机。他并不是为了想杀人而杀人,而是为了要钱。报纸上没有资料肯定他要钱的动机,不过可以猜测他是为了使家里的生活过得更好。不管什么原因,他最初的动机可以是善的,只是他不晓得如何去进行,才会造成悲剧。
这就牵涉到文化问题,人的思想行为是直接受到当世文化的影响的。那印尼人之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去实现他原本的好动机,反而演变成动用残酷的手段,就在于他生长在一个野蛮的土著文化的土壤上。了解了这一点,对接下来在印尼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印尼人对华族妇女的残暴行为、基督教徒与回教徒的互相残杀行为,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我很庆幸自己是生长在一个东方社会中。新加坡虽然是一个现代城市,然而民间依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价值观。我更庆幸自己接触到法住的课程,让我对东方文化有深一层的了解。既然体会到东方文化的价值,我要更努力地读书听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学习东方文化,来提高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我要进一步「承担责任」,在家中建立好榜样,用心培育下一代成材。我要把法住的文化教育信息传扬开来,好让更多人能够受益,能够获得生命成长的秘密。
「人都是向善」这个信念让我妥善地处理了公司里发生的一件事。最近公司赞助一名学生去美国读书,在面试时公司要求他在暑假期间去美国的一间子公司实习,以吸取经验。然而年轻人好玩,想趁暑假去游玩,于是要求公司让他去,不过公司坚持立场要他去实习,他最终只好勉强答应。后来他写一封电邮回来,说是学生签证的第一年不能在美国工作,然而一名同事向校方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去子公司实习并不算是工作,所以没有问题。另一名同事觉得该学生存心扭曲真相,应该给他一个警告。我当时本着「人都是向善」的信念,认为不应该一口断定他存心不良,于是我回去详细读那封电邮,读到那学生有提议向学校当局询问,如果他存心想欺骗公司,就不会如此了。显然是他误解了学生签证的条例,我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就很可能会错怪那学生了。
另外一次经验让我体会到「承担又承担,人际自和谐」的道理。最近在公司参与一个计划,自己是属于辅助性质,而主导的是一名同事,所以一向来是由他主动去推动。在新春期间他请假回家过年,临走前交代他的一名下属负责。怎料到公司一名高级人员急需那计划的结果,知道他请假,又还没有结果,于是大发雷霆。我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和几名同事一起齐心协力把初步的结果做出来,以缓和当时的气氛。这件事过后,感觉到和该同事的关系更和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照应。
我当时能够如此处理,主要是受了袁尚华导师在高阶晚会上的表现而有所启发的。当时的票务方面出了一些乱子,尚华导师并不去追究谁是谁非,只是当机立断,很冷静地帮同学解决票务问题。事隔年余,记忆犹新,可见印象深刻。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自己也反省到应当注意本身的坐言起行,以求树立一个好榜样。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的正义和气节,令我深受感动,心湖为之澎湃不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横渠的抱负和气概,令我为之心折。这些人物都是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他们和更多的历史人物都可成为我辈学习的榜样,也显示出东方文化那种注重在生命成长学问的智慧。
法住十七年的努力,正是集中在东方文化的教育事业上。于此十七周年之庆,愿此生命成长之学问得以流传千秋万世,也愿自己能够为此事业稍尽棉力。珠玉当前,愿君多珍惜。
生命成长的道路(1999年3月14日旧作)
高阶毕业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进升班也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年的时间,自己到底有多少长进,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
初阶进阶的锻炼在短短的三十小时下让我接收到讯息,十分紧凑。高阶七七四十九天的锻炼虽然时间较长,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却是充满着爆炸性,激发出我的动力。进升班的锻炼则是细水长流地在生活中累积点点滴滴的体验和反省,没有那种强烈的动力,然而却更需要一种连绵不绝的心力来坚持走这条漫长的生命成长的人生道路上。
在高阶之后的这段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这种坚持并不简单,自己的心境可说是起伏不定,有时会觉得冲劲十足,信心百倍,无论在家中或是公司里,都有一股说不出的充实感,让我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虚度。有时却又懒散起来,觉得稍微休息一下也不为过。有时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毫无头绪,束手无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退步了,难免有些丧气。幸好我至今尚未放弃,还能坚持,整体来说还是有点成长的。
觉得最大的成长是自己的空间已经从家庭和工作的圈子渐渐扩大开来,主要是在于参与开办新加坡的喜耀生命课程。在课程进行中,看到同学开始时各有各的烦恼和疑问,接着在各个环节中有各自的感受和突破,到最后都能够得到轻松和喜悦,心中感到很欣慰,更加深信心为喜耀教育做出贡献。听到同学的各种不同遭遇,不同障碍,不同感受,不同得着,我也好像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的心胸和视野也随之扩大,对人的性情也多了些感受。
最近读到文天祥临刑时写在衣襟上的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心中澎湃不已。文天祥能够如此坦然就义,那种胸襟和气节,正是读书人所应当学习的。这种表现不是只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修养,这修养的建立,正是进升班的锻炼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注重的是感受,而不是理性思维,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体会。那是一天早上去上班,走进办公室时顺手开灯,在按纽后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停了一下,静静感受那一刻光明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是的,黑暗总会给人一种局促的感觉,当光明把黑暗扫开时,人会觉得眼前一亮,似乎周围的空间也扩大了。可见人是向往光明的,这正是唐学(按:指唐君毅学)的精神。
还有另一个经验也可以作为人是向善的见证。最近公司在赞助一名学生在美国读书,面试时要求他在暑假时去美国的子公司实习。年轻人好玩,本想在暑假时去旅游,不过在我们坚持下勉强答应。后来他写一封电邮回来,说是学生签证头一年不能工作,然而一名同事向校方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去子公司实习不算是工作,所以没问题。另一名同事觉得该学生存心扭曲真相,应该给予警告。我当时的反应是不应该一口断定他的存心不良,于是我回去详细读那封电邮,其实该学生有提议向学校当局询问,如果他想欺骗公司的话,就不会如此,显然他是误解学生签证的条例。我如果没有受到唐学的熏陶的话,在这件事上很可能会怀疑该学生的动机。
除了上课的影响外,在其他人身上也能学到东西。最近在公司参与一个计划,自己是处于辅助性质,而主导的是一名同事,所以一向来是由他主动去推动。在新春期间他请假回家过年,临走前交代他的一名下属负责。怎料到公司一名高级人员急需那计划的结果,知道他请假,又还没有结果,于是大发雷霆。我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和几名同事一起齐心协力把初步的结果做出来,让事情可以发展下去。我能如此处理,都是受了袁尚华导师在高阶晚会上的表现而有所启发的。当时的票务出了一些乱子,尚华导师也是当机立断,很冷静的帮同学解决问题。事隔年余,记忆犹新,可见印象深刻。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自己也当注意本身的坐言起行,以求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新的一年的开始,但愿自己能够继续「自强不息,承担责任」,有朝一日,成其「无愧于天地」的大丈夫。
印尼三尸命案有感(1998年5月31日旧作)
最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在印尼民丹岛发生的一宗三尸惨案,心中感触很深。我把这件事和太太及新加坡进升班同学分享和讨论,自己也加深对内心感受的挖掘,觉得是我认识法住以来成长过程中的一点小小体验,在这里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命案是发生在印尼民丹岛的一间油漆店屋,这间店屋住了梁姓夫妇和两岁的小女儿。事发当天,梁先生因公事在外未返,梁太太的母亲则从新加坡来女儿家探访。梁家店里有一名印尼工人,梁妈妈待他如一家人,时常买衣服和食物给他,每逢华人新年还给他红包。
怎么知道这工人和一名同党在当天闯进来向梁太太要钱,梁太太给了他们一千元现金,另外又给了他们一张九千元的支票,凶徒还不满足,开始用铁棍打她,结果把她活活打死。凶徒还不罢休,可怜两岁的小女孩也惨遭毒手,被打死在餐桌下。梁妈妈本来在楼上睡觉,听到声音就下来看个究竟,结果也逃不出魔掌,死在楼梯上。
我读到这宗人间惨案时的第一念,是一种义愤填膺,天理何在的感觉!觉得这工人为什么能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连无辜的小女孩和当他一家人的梁妈妈也能下此毒手!他的良心何在?
听法住的课程卡带,时常会听到一个信念,就是人内心最深处是向善的。可是这工人的善心在哪里呢?或许他家中急着用钱,或许他被同伴怂恿,或许除了梁妈妈之外梁家其他人都对他不好,或许他觉得梁家的钱是他帮忙赚来的,总而言之,个中原因从报章上的报导不得而知,不过他的确有生起伤人甚至是杀人的恶念。
进升同学提出他可能不知道杀人是错的,如果他知道的话,他就不会去做了。我开始时难以接受,因为很难想象有人不知道杀人是错的。我尝试用生活环境和背景来解释,比如在一些非洲杀人族部落生长的人将不会知道杀人是错的,对他来讲这和杀牛羊当食物吃是同一回事。又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和德国军队中的军人,他们在政府长期的意识灌输下,对杀人也可能会觉得是对的。
不过我觉得印尼民丹岛的情形不至于如此,可是在无法确知这工人的情况之下,我转回来反观自己的体验。
我知道自己肯定有产生过伤人的恶念。有时会被人气到兴起一股恨不得打他一拳的冲动,有时看到蚂蚁会忍不住伸指把它捏死。我做电脑这一行,最流行的电脑游戏都是一些把对手射死而获得胜利的游戏。最近听说公司有同事去玩模拟战斗游戏,分成两组以雷射枪射击对方来取分,结果杀得性起,连自己人也照射不误,玩得不亦乐乎。
种种迹象显示,人的本性是有暴力倾向的。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恶念,比如贪心、懒惰、说谎等等。这正是儒家荀子说的性恶、佛教说的无明、基督教说的原罪。
可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用性恶为藉口而为所欲为,放纵自己,这绝不是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的原意。要知道人性也有善的一面,比如儒家孟子说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乃仁、义、礼、智之端。这四端人皆有之,所以孟子说性善。
我觉得荀子说性恶的意义,也是要激发人的自觉性,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恶,进而努力克服心中的恶念,发挥善的一面。从这个层次上看,这羞恶扬善之心的本身就已经是善了。
回到我对这个命案的第一个反应,就显示出我对不合理事件的厌恶,正是自己内心向善的印证。虽然我不能就此断论每个人都有颗向善之心,我愿意接受人内心最深处是向善的信念。人必须有这种正面和积极的人生观,人类才会走向光明的一面。反之如果每个人的人生观都是负面、消极和灰暗的,那人类将会沉沦堕落,后果不堪设想。
回想起来,其实这类新闻报导在以前也是层出不穷。以前读了就算,从来不会去想深一层。自从在法住上课以后,自觉对事物多了一分敏感,对人心多了一层了解,思维方式有了一点突破,修养方面有了一些进步。认识法住,可说是我生命之流的一个转捩点。
在此法住庆祝十六周年纪念之际,我衷心感谢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和导师们对我的教导,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喜耀生命的课程,为自己的生命开拓更大的空间。
Wednesday, August 1, 2007
《论语》中的仁道(四)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真情实感和道德自觉,又如何能实现礼的内涵呢?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真情实感和道德自觉,又如何能实现乐的内涵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
游氏:游酢(1053-1123年),字定夫,号豸山,世称广平先生,谥文肃,宋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师从程颢、程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北宋元丰期间登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职。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等。
引用游氏的话,说明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真情实感和道德自觉,他的心就消失了,又如何能实现礼乐呢?这就是说不仁之人虽然想利用礼乐,但礼乐是不会被这种人利用的。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说明仁是天下间的正确道理,有仁为基础,才会实现礼所带来的秩序,乐所带来的和谐。失去正确道理,就会失去礼乐的内涵,所以造成无秩序而且不和谐。
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
李氏:李郁,字光祖,世称西山先生,宋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人。师从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的杨时。著有《易传》、《参同契》、《论》、《孟》遗稿及《诗文集》。
玉帛:帛是丝织品,玉和帛都能当礼品用。交错:形容玉帛交织的琳琅满目。钟鼓:钟和鼓都是乐器。铿锵:形容钟鼓所发出来的响亮声音。
引用李氏的话,说明礼乐是有待于仁人而后才能真正实行,如果不是这种仁人,则虽然是用美好的玉帛当礼品,用响亮的钟鼓来奏乐,又将如何实现礼乐的内涵呢?
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记者:指记录此章句者。八佾:指“八佾舞于庭”章句(《论语·八佾》3.1)。雍彻:指“三家者以雍彻”章句(《论语·八佾》3.2)。
朱熹认为记录的人把此章句顺序排在《论语·八佾》篇首二章句之后,怀疑孔子这句话是因为鲁大夫僭越身份、滥用不当的礼乐而发出的慨叹、谴责。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内在的真情实感和道德自觉。
2. “仁”是建立礼乐的秩序和谐的基础。
3. “仁”不是外在的礼乐形式。
Monday, July 30,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三)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外敬重长者,做事谨慎,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认真实践以上所列的德行之余,还要学习文化修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
解释谨与信。谨,就是行事根据常规、常道,稳重可靠,不会摇摆不定;信,就是言语根据实情、事实,而且言出必行,行则有果。
以上是朱熹的解释,一般解释谨为严谨、谨慎,但也有解释为寡言少语,如杨伯峻《论语译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如果行事谨慎,言语自然也会寡言少语,两者可相通。
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
解释泛爱众与亲仁。泛爱众,就是广泛地爱众人。亲仁,就是亲近有仁德的人。
孔子虽说泛爱众,但他主张的爱是有亲疏之分,就是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是一种由亲至疏的差等之爱,与墨子所主张的那种“爱无差等”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暇:闲暇、空暇。诗:诗经。书:尚书。六艺:礼(礼仪,泛指典章制度)、乐(音乐,泛指艺术修养)、射(射箭,泛指武术修为)、御(驾御马车,泛指操纵交通工具之术)、书(书法,泛指文学修养)、数(数学,泛指数理科学)。
解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在实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余还有闲暇之日,就要利用时间学习与实践诗书六艺等文化修养工夫。
这里再次体现朱熹对修养工夫的重视,他是主张先在修行这方面下工夫,然后在还有闲暇之余学习文化修养。
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解释身为年轻人有实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职责,努力尽职后还有余力就要学习文化,不做好自己的职责而先学文化,那不是为成长自己而学习的。
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
尹氏:尹焞(1061-113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少师事程颐,北宋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南宋绍兴期间,召为崇政殿说书,历任秘书少监、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著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解》十四卷等。
引用尹氏的话,解释道德品行是本,文献技艺是末。穷究德行文艺的本末关系,知晓进行德行文艺的先后次序,可以真正进入道德世界了。
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
洪氏:洪兴祖(1090-1155年),字庆善,宋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人。北宋政和期间出仕,南渡后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常博士、提点江东刑狱等职,后出知真州、饶州,因触犯秦桧而编管昭州卒。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系辞要旨》、《古文孝经序》、《楚辞补注》、《楚辞考异》等。
引用洪氏的话,指出没有余力实践德行却去学文化,则所学的会淹灭人的本性;实践德行后有余力却不学文化,则人的本性会占上风而使人粗野不羁。
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愚:朱熹自称。
朱熹针对洪氏所说的下半句提出自己的看法。朱熹认为努力实践德行而不学习文化,则没有资源用来考察圣贤之所以能成圣贤的法则,认识事物道理之所以成理的应当如此,因而所实践的德行或许只是出于自己私下思考所得的意思,这就不单只是洪氏所谓的迷失于粗野而已。
程树德《论语集释》注释
雷次宗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云“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者,幼与老对,此幼即弟子之类。孝弟,事父兄之名,是人行之本,故云“言孝弟于父兄”。是弟子为学者之称,又幼者之通称也。
雷次宗(386-448年),字仲伦,南北朝刘宋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师从佛学大师慧远,东林十八贤之一,为一兼通儒佛的学者。撰《豫章记》一书,记载当时豫章郡风俗民情。
解释弟子有两个意思:一是学生,因为老师对学生有父兄的恩情,所以自称弟子;二是年幼者,是相对于年长者而言。
子罕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而此乃以事父兄分属出入者。孝经云:“事父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一则就百行之本言之,故云入。一则就推暨者言之,故云出也。
解释入与出。孝为百行之本,可转移为对君主的忠心,这是内在的本,所以称之为入;悌是对兄长的敬重、和顺,可推出到其他长者,这是外在的用,所以称之为出。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仁”是有仁德、有修养、有内涵、有品格、有性情的人。
2. “仁”是年轻人得到性情开发后要学习成长的对象。
3.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仁”的表现。
Thursday, July 26, 2007
人文与科学
7月7日《联合早报》天下事版刊登陈冰君一篇文章《无知的新时代》,以英国科学家兼小说家斯诺(Charles Percy Snow, 1905-1980)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瑞得讲座(Rede Lecture)上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为引子,提出科学和人文的割裂是世界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的主要障碍。
两种文化的割裂
由于斯诺本身跨越科学与人文两个领域,常常和科学家与人文知识分子来往。在和这两个文化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斯诺发现他们之间互相不理解、互相瞧不起,甚至互相攻击,形成彼此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道鸿沟使到人文知识分子对科学知识一窍不通,根本不可能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而多数科学家又不善于撰写科普文章,因此一般人除了在学校时期吸取基本的科学知识以外,就很少机会接触到科普作品,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相当贫乏,甚至可说是无知。陈冰君文中提到斯诺与英国《卫报》(Guardian)所进行的试验,就显示新时代的无知,而且还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针对这种割裂的现象,斯诺期望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能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让两种文化得以融合成为“第三种文化”。从发表演讲到现在接近50年了,斯诺所期望的第三种文化并没有实现,但却有新的转向。
第三种文化的发展
1995年,美国出版代理人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 1941-)出版一本书《第三种文化》[1],那是他花了三年时间采访23位当代知名的科学家兼科学作家后,编辑访谈内容而写成的书。布洛克曼虽然借用了斯诺第三种文化的名称,但他所谓的“第三种文化”并不是斯诺所期望的两种文化的融合,而是科学家不再等待人文知识分子的结盟,干脆自己创作科普作品,直接转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为了普及第三种文化的流传,布洛克曼还建立了一个“前沿基金会”(Edge Foundation),网罗许多科学知识分子在其网站(http://www.edge.org/)发表文章,讨论各种相关课题。
1998年,美国Wired杂志的执行编辑凯利(Kevin Kelly, 1952-)在《科学》周刊(Science Magazine)上发表了一篇以《第三种文化》[2]为题的文章,他说:“科学与艺术产生真理与美感,而科技产生良机”(While science and art generate truth and beauty, technology generates opportunities)。在当今时代,科技的昌盛的确产生许多商机,商家们制造了大量新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PDA、MP3、DVD、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已经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第三种文化发展下来,不当只是科学知识向公众传播,还是科技产品向公众推销而后被广泛应用。
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是科学知识通俗化和普及化的文化,而凯利的则是科学知识技术化和产品化的文化。科普作品与科技产品成为第三种文化的核心资源。
新时代的无知
不管是斯诺的两种文化,或布洛克曼、凯利的第三种文化,他们的基调都是重视科学多于人文。斯诺与英国《卫报》的试验,都采用关于科学知识的问题来检测知识分子的无知。然而,科学知识固然重要,却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祸害,凯利文中也不讳言科技也能带来“新形式的破坏”。科学对人类是福是祸,关键在于应用科学知识与科技产品的人,而人的抉择,则取决于他的人文修养。
陈冰君文中所谓新时代的无知,则是更广义的指现代人对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无知。文中还举例说明:“相对科学的无知来说,人文的无知所造成的破坏性似乎更大。”针对无知的新时代带来的弊病,陈冰君认为“解决之道依然是斯诺提出的药方——让科学和人文进一步融合。”
然而,斯诺提出的药方距今已接近50年,却还看不出科学和人文有融合的迹象,反而科学日盛,人文式微,科学已稳居文化领航的地位,人文则退处次席。我们不禁要问:科学和人文如何才能融合呢?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产生两种文化割裂的现象是基于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二分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以下几种特征:
1. 切割式:科学和人文被明确地分科,泾渭分明,互不侵犯。
2. 平面性:科学和人文分科后被摆在同一个平面对比,众说纷纭,各说其是。
3. 精细化:科学和人文本身进一步分科,学科越分越专门,内容越来越精细。
结果是,科学和人文知识犹如细胞分裂,其广度与深度都在迅速扩展。于是人类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尽窥全豹,只好求助于各领域里的专家。专家们也不能停止脚步,必须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进修,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时代的巨轮所淘汰。
随着全球化的大趋势,西方文化与其思维模式也跟着传遍世界的许多角落。现代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旋涡中,脱不了身,终日忙忙碌碌,为生活打拼。工余之暇还要进修,美其名为自我增值,其实只是在增加自己贩卖才能的卖点,把自己变成工具,搞到自己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使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倍感压力,到最后不知所为何事。英文的rat race一词,非常传神地描述了这种现象。
在这种现象之下,科学和人文知识分子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自顾不暇了,又何来余力进行对话与交流,更不必妄想互相理解与融合了。科学和人文这道鸿沟,竟然如此难以逾越。要想融合科学和人文,我认为还需要回到中国文化中寻求出路。
中国文化有科学吗?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注重人文,而没有科学,根本谈不上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其实在两汉时期,中国的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四大学科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到了宋朝,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更是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生物化学家兼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的七大卷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就相当全面地介绍中国的科学技术,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和重视。
一直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发现新工具——科学实验和归纳法,再经过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21世纪的资讯革命,近几百年来西方的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中国在17世纪中叶改朝换代,满族入关建立清朝,清廷在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对内则屡兴文字狱,科学发展也停滞不前。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西方的科学成就迅速地超越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廷才惊觉英国海军的船坚炮利,之后中国陆续经历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中俄战争等挫败,倍受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侵略与屈辱,被迫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清末民初之际,西方思想大量涌进中国,长期积弱之下的中国读书人,有感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纷纷提出科学救国方案,希冀能重振雄风,一雪前耻。
此后国共逐鹿中原,终于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十年浩劫,直到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才得以恢复。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成为继俄罗斯与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两年后成功发射“神舟六号”,再次肯定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实力。
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多过科学,是因为看到两者属于不同层次。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道是天道、哲理、智慧,器是器物、工具、知识。人文是属于道的层次,科学则属于器的层次,因此注重人文多过科学。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已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点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那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当时的知识量不像现在那么丰富,但庄子是从本质上看到知识的无穷性,已经预言现代知识爆炸所带来的危机,可见庄子眼光的深远,中国文化的智慧。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出自《易经·贲卦·彖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包含“人”与“文”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人格修养,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文化学养。这两方面不是二分对立的关系,而是综合互通的。人在学习各种文化内涵之外,还要在其生命中修行体会所学,如此知行合一,下学上达,才能体现中国的人文精神。
此处的文化乃泛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如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等,因此我们可视科学为人文的一环。对比于西方文化,中国的人文不再是和科学同处一平面的学科,而是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即人文涵摄科学。科学在人文教化的框架下加以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和产品更具有人文价值,如此的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一种综合式、层次性、和谐化的整体思维观。
人文普及教育的内涵
廿一世纪的文化应该是融合中西文化之长处,以中国式的整体思维观为架构,涵摄西方式的思维模式,以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为资源,去芜存菁,而成一世界大同的文化。要成其事,还得回到提倡人文普及教育,包括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两方面的内涵。
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先天性格取向与后天学习环境很有关系。人格教育着重的是提高人的学习与思维能力,开发人的性情与志气,让人自己决定要成就什么样的人格精神。学习包括读书、上课、听讲、实践,思维包括思考、分析、推论、反省,性情是人的真情、善性,志气是人的志向、气概。所以,人格教育有以下的内涵:
1. 语言学:建立语言理解的能力,奠定阅读经典的基础。
2. 思维学:学习正确思考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性情学:开启真情善性与美德,充实生命成长的动力。
4. 领袖学:长养涵盖乾坤的志气,拓展恢宏壮阔的视野。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亲身体验人生的所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因此需要借助人类共同累积的文化遗产,来拓展自己的人生观。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莫过于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因为能称得上经典的著作,必定有其流传于世的价值。所以,文化教育有以下的内涵:
1. 文学:欣赏引人共鸣的作品,开启才情深情与性情。
2. 史学: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提供鉴往知来的资源。
3. 哲学:探讨中西哲学的问题,扩展思维深度与广度。
4. 科学:学习演绎归纳与实验,理解事物原理与规律。
5. 神学:培养神圣的宗教情怀,确立人生的终极价值。
[1] 参阅布洛克曼,《第三种文化:超越科学革命》,前沿基金会网页http://www.edge.org/documents/ThirdCulture/a-TC.Cover.html。
[2] 参阅凯利,《第三种文化》,科学周刊网页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79/5353/992。
Monday, July 23, 2007
咏怀诗一首
昭昭明月心,
浩浩凌云志。
人言虽可畏,
天理在人心。
Friday, July 6, 2007
理想与现实
雅理协会是由一群耶鲁大学毕业生和教师在1901年成立的一个以传教、行医、办教育为目的的组织,该组织以中国为其办教育的焦点,并促进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雅理协会在湖南先后创办了湘雅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前身)、雅礼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雅礼中学,其中湘雅医学院更是树立了当时在中国中部与南方提供最先进的西方医学培训的声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主政大陆,许多文化界与教育界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香港寻求新发展。雅理协会在中国创办的学校与学院都因政治因素而停止运作,于是转向亚洲其他国家进行考察,以寻求新的合作项目。1953年雅理协会决定与新亚书院合作,次年新亚书院得以协款租一新校舍,直到新亚、崇基、联合三所书院合并为香港中文大学之后,雅理协会还是继续与新亚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唐君毅向新亚书院第六届毕业生述说感言时,正是确定与雅礼协会合作之际,唐先生的心情是亦喜亦忧的。喜的是得到雅礼协会的资助,新亚书院将有更大的校舍,更大的发展空间,将逐渐为世人所知。忧的是现实的顺境,将“使人精神理想向外下坠的”,反而现实的逆境,才是“鞭策人之精神理想向内上升的”。
唐君毅说:“人只在内心有一向上的精神理想还不够,人必须在现实世界有一个开步走的立脚点,并逐步实现其理想”。然而,当“我们只注目在理想之在现实上生根时,理想之自身即可暂不向上生发,而现实的泥土,亦即同时可窒息理想之种子的生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根本矛盾与危机”。
是啊,人生在世,首先要有理想,不然浑浑噩噩过一生而不知此生所为何事,那可说是白活了。然而,若只是停留于空谈理想而不付诸行动,那可说是空想了。再上一层,既有理想,又有行动,则难免要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起挣扎。此时若因掌握不到分寸而在现实世界中遇到挫折,那就会很容易对理想世界生起疑惑,而在现实世界自暴自弃了。倘若能在现实世界中通过考验而有所成就,还要切记不可生起狂妄自大之心,不然就会很容易忘记当初的理想,走入魔道了。
这让我想起毛泽东。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经过将近30年的努力,历尽艰辛,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啊!
谁知道后来毛泽东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居然在1966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在这一场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重用,他们乘机发动群众对大批知识分子和干部进行批斗与迫害,全国上下的交通、工业、军队、科技、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处在一片混乱中,这对中国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其中影响最深远莫过于使到中国文化出现一大断层。
毛泽东之所以会发动文化大革命,是由于他对党内与国内的政治局势作了不符合实际和过于严重的错误估计,而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被他看成是敌对分子,他感到问题的紧迫性,所以毅然发动文化大革命,排除异己,巩固政权。我想毛泽东对政治局势的严重误判,与他因被人民当神来崇拜而生的自以为是心态不无关系。
唐君毅向新亚书院第六届毕业生述说感言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事,由此可见唐先生对理想与现实的洞见是何等深刻。唐先生的人生洞见,提醒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努力实现理想的当儿,还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心,不让自己的心沉沦,有所得时不骄傲,有所失时不丧气,在现实世界中接受磨练,增长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唐君毅的感言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人生所遭遇的命运,其价值要由自己去赋予”。不管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是顺境或逆境,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定理想,在主观精神的层次上超越现实,在客观环境的层次上接受现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学习,以清明透彻的头脑独立思考,成就一自我主宰的人格价值。
谨以唐君毅此言与同道共勉之。
Tuesday, June 19,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二)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颜假色,这种人是很少有真心诚意的!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巧、令:皆作动词用。饰:装饰,装扮。欲:欲望。肆:放肆,放纵。
解释巧言令色,就是从表面上看言语美好,面色和善,但其实是外表的装饰,用意是在于取悦他人,让人对自己有好印象,则人的欲望就不受控制,而把人本来内心的仁德掩盖了。
这里要留意的是巧言令色是人的外在表现。朱熹的注释是针对那些表面好言善色而内心毫无仁德的人而言,一个真正内心真诚的人是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美好的言语与和善的面色的。
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圣人:指孔子。辞:词语,用语。迫切:逼迫,指把话说尽,不留余地,给予极大压力。专:特别。绝无:绝对没有,此处指仁而言。学者:学习论语的人,广义而言,指对自己的生命成长有要求的人。深:深刻。戒:警戒。
朱熹认为孔子说话不会咄咄逼人,把话说尽,而是非常体谅人,保留空间于人,所以只说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内心有仁德的,但其实孔子的原意是说巧言令色的人是绝对不会内心有仁德的,所以朱熹特别提醒学习此章句的人要深深以巧言令色为警戒。朱熹此处所谓的“仁”,是指人的修养的表现。
要留意朱熹是非常重视修养工夫的,在这里他是把道德警戒心的要求提到最高的标准,我们不要把他所说的“绝无”理解成一个事实判断,倒不如看成是一个应然判断,就是说学习生命成长的人,应该自然的对巧言令色保持高度的警戒心,才不会在实践仁德的修养道路上出差错。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点出一个人如果知道巧言令色不是仁,那其实他心中是知道什么是仁的,这一点向善之心就已经是“仁”了。程子此处所谓的“仁”,是指人生命中最深的本性。
总结
这章句中的“仁”有以下的意思:
1. 相对于《论语●学而》1.2有子从正面说“仁”而言,这章句是从反面说“仁”。
2. 虚伪的巧言令色不是“仁”。
3. 为人而做的巧言令色不是“仁”。
4. “仁”是人的修养的表现。
5. “仁”是人的生命中最深的本性。
Wednesday, June 6, 2007
《论语》中的仁道(一)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而喜欢冒犯上司的,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更不会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上,根本建立起来,人生的大道就由此而生起。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就是实践仁德的起点啊!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释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
介绍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33岁。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善:善于。事:侍奉,服事。长:同辈中的年长者。弟:悌。
解释孝与悌。关键字是“事”,指孝与悌不是抽象的理论或概念,而是进一步把内在的德性通过恰当的行为呈现出来。用“事”字而不用“行”字是在于“事”有对向性、目的性、具体性、细腻性,是把心思放在对方身上,而“行”只是去做、去动,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行为、行动上。
所以孝就是善于用心侍奉父母,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与内心感情,通过相应的行为与行动对待他们。同样的,悌就是善于用心服事兄长,尊敬他们,乐意为他们服务。
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
干:干涉,干扰。犯:冒犯。在上:身份比自己高的。
解释犯上,就是干涉与冒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
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
悖:违背。逆:逆反。争:争执。斗:打斗。
解释作乱,就是做一些违背、逆反、争执、打斗的事。
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
和:温和,和谐,不对立。顺:通顺,不冲突。好:屡屡。
首先要留意“和”与“顺”的不同,“和”是自己内心和谐,纯属个人的修养;而“顺”则要与人通顺,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其次要留意“少好犯上”,而不是“不好犯上”,也就是说和顺之人很少犯上,但在必要时也会犯上的。比如,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皆因夏桀、商纣是暴君,所以商汤、周武才会犯上征伐。
最后,“少好犯上”的人就肯定“不好作乱”了。
务,专力也。本,犹根也。
专:专心;力:致力;犹:如,好像;根:根本,根据。
解释君子务本,就是君子专心一致地把力量用在根本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立而道生”(道:道路,引申为方向、目标、理想),就是先看到最重要的地方(本立为先),然后在这最重要的地方下工夫,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而后道生)。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爱之理:能爱人的道理、根据、义理、本源;心之德:心的德性、本质、性质。
解释仁与爱、仁与心的关系。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就是无私的付出,就是孝悌。但这并不表示仁等于爱,有时仁会表现出“不爱”。比如,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有时会变成姑息,虽爱但不仁。所以要留意仁与爱的关系,是仁为本,爱为道,如此爱才会恰到好处,才有分寸。仁与心的关系,则是仁为心的性质,这性质可称之为德性。
这里产生一个问题:朱熹说“仁为本,爱(孝弟)为道”,但原文却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似乎是说“孝弟为本,仁为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以下朱熹进一步厘清这个“矛盾”。
为仁,犹曰行仁。
解释“为仁”应连读,意思是实践“仁”。如此解释,朱熹其实是说“孝弟为本,为仁为道”,与“仁为本,爱(孝弟)为道”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仁”是人最核心的本质,而“为仁”是人通过实践把“仁”展现出来,两者是在不同层次而言的。
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仁是孝悌之本”,而“孝悌是为仁之本”。
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
解释“与”是语助词,带有“不确定”的意思,朱熹认为是有子谦虚,不以肯定的语气说出道理。
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
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自然生起。
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教人应该专心用力在孝悌这个根本,则实践“仁”的道路就从这根本生起。
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
程子: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与兄程颢为世人合称二程,程颐为小程,北宋五子之一,程朱学派的开创者。著有《伊川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均收入《二程全书》。
引用程子的话进一步解释孝悌是一种顺从、顺服的德性,所以不会常常冒犯在上位的人,更何况是做出逆反道理、扰乱常规的事。
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
解释德性有一根本,当根本建立起来,则其道路就能扩充壮大了。
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解释孝悌是首先实行于父母兄长这层家庭关系上,然后我们进一步把这内心的仁爱推广到与其他人的关系,甚至是与万事万物的关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孟子●尽心上》)。
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所以实践“仁”是从孝悌开始的。要留意这句话是从生命成长的实践论而言,在这里“本”是起点的意思。
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从本性来说,则“仁”是孝悌的内在根据。要留意这句话是从哲学分析的本体论而言,在这里“本”是本质的意思。
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孝与悌来达到仁呢?
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
不是的。当我们说实践“仁”从孝悌开始,那是说孝悌是“仁”的其中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孝悌是实践“仁”的起点,但不可以说孝悌是“仁”的本质。
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盖:因为。性:本性。用:作用。曷尝:何尝。
分析“仁”是在本性的层次,而“孝弟”是在作用的层次。程子引用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四端心(《孟子●公孙丑上》)是人的本性,而孝悌是基于人的本性而对父母兄长发挥出来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孝弟”是“仁”的作用。
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然:然而。
然而,“仁”主要是表现于“爱”,而“爱”最大的表现是在爱亲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孝弟为仁之本”。
总结
以这章句的内容而言,“仁”有以下的意思:
1. 从生命成长而言,“仁”是生命成长的起点、方向、目的、理想。
2. 从哲学分析而言,“仁”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根据。
3. 从实际表现而言,“仁”的主要表现是“爱”。
Saturday, May 26, 2007
内心有主 生命有向
(按:法住银禧纪念文原稿,经过编辑修改后,刊于《法住银禧》)
法住成立25年,而我跟着霍师(按:即霍韬晦教授)学习也有10年了。
我虽不才,但自觉在霍师的教导下获益匪浅,切身感受到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性情,开始略懂层次思维,视野不知不觉地开阔了,对平生所学开始生起融通之感,最重要是我的内心有主,生命有向。
内心有主
我的内心有主可从两个范畴而言:一是宗教范畴,一是哲学范畴。
从宗教范畴而言,我内心的主是耶稣基督。
其实我原本对基督教是非常排斥的。由于我理性能力比较强,求学时期擅长数理学科,爱屋及乌,我因此喜欢阅读数学家、科学家的传记,对他们即佩服又尊敬,把他们当成英雄人物。当我读到中古时期一些科学家为维护科学真理而受到教会的迫害时,总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时光倒流,让我回去把心目中的英雄救出来,当时我对基督教产生很大的反感。
接着我在社会上工作和出国留学,结识多一些朋友、同事、同学,其中不乏基督徒,对他们的反感才渐渐消减。特别是在我出国留学时,常常和一班新加坡同学到其中一对夫妇的宿舍里共进晚餐,听他们分享圣经的体会,让我这身处异乡的游子有一种家的温暖的感觉,对他们和蔼可亲的人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认识了信基督教的妻子,也跟着去教会听牧师传道,但也只停留于听,而未能进入心里。
直到我在喜耀跟着霍师学习,我的心打开了,我的性情开发了。我曾经听到霍师在课堂上讲耶稣之死,说到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前大声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似乎有一丝承受不了折磨的意味,但我却因其不完美而更敬重耶稣,毕竟他完成了为世人赎罪的使命。后来我观看了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从画面上看到耶稣受审到被钉十字架的过程中所承受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折磨,我更是热泪盈眶,心中异常感动。
去年我和妻子经朋友介绍去“新造教会”,我的心境有所不同,我更能够体会牧师的传道,特别是他通过《圣经·旧约》的希伯来原文和《圣经·新约》的希腊原文来解读经文,更是契合霍师所说的“如实观方法论”中的“如语言之实”。我在享用圣餐(即以饼代表圣体、以酒代表宝血的重要礼仪)时,都常常深受感动,因为这礼仪提醒我耶稣为救赎世人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抵消人类始祖亚当所犯的错误。
从哲学范畴而言,我内心的主是上帝。
我跟着霍师主要是学习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根本在于人内心深处的“仁”(霍师称之为“真实性情”)。在《论语》中“仁”出现超过100处,而且孔子对不同学生问“仁”时所给的答案不尽相同,这可说是“仁”对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所以不能单从文字的描述去分析与理解“仁”,而是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感受与体会“仁”(霍师称之为“体会方法论”),我本身对“仁”就有切身感受与体会。
除了探讨“什么是仁?”(属“本体论”范畴)之外,我还问“为何有仁?”(属“宇宙论”范畴)。孔子本身是不谈这问题的,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所以我尝试从其他思想学说中找启示。
我对佛家思想认识甚浅,只知道佛家的理论基石是“缘起”,即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由“因缘”合散而生灭(“因”即事物产生的原因,“缘”即事物产生的条件),然而此“因缘生灭”如何生出众人皆有的“真实性情”(佛家语“如来藏”、 “清净心”、“真如”、“佛性”),却是“不可说,不可说”。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第25章),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是“道”所生的,而“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也就是说,人的“真实性情”是效法“自然”而生成的,所以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
基督教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章),这个解释即简单又直接,人有“真实性情”就因为上帝有“真实性情”。上帝有义,所以当人类始祖亚当违背主命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上帝就必须惩罚他,从此人类得受生、老、病、死之苦(《圣经·旧约·创世纪》第3章);同时上帝有爱,所以上帝为人悖逆的恶果安排了拯救计划,“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3章)
当然还可以再问:上帝又是如何生成的?要知道上帝是超越的人格神,是哲学所谓的“第一因”,我们是无法继续追问下去了。要见证上帝与耶稣,还要回到“体会方法论”,从自己的生命中去感受、去体会。
生命有向
说了内心有主之后,接着说我的生命有向。
春秋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建立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立功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立言则是留下一些启迪人心的学问,这三不朽为我们设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很有启发性。
从本质而言,立德是根本,为我们定下一个高远的志向,所谓“志于道”(《论语·述而》)。只有建立于立德的基础上,我们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才有其道德意义、精神意义,立功、立言才可称不朽。
从次序而言,立德是基础,所以需要先立志做什么人,才知道想做什么事、想留下什么学问,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学习、思考、实践、反省的内容,然后去实现立功、立言。
从自由而言,立德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宰,做一个有品德与修养的人,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立功是有客观局限的,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配合才能有成就。而立言是即有自由、又有局限,我们在学习、思考、实践、反省而后把心得融入言语中,这是可以自作主宰的,但要留下文字以传后世就有赖于客观条件的配合了。
从关系而言,立德是品德与修养的建立,纯属个人的空间,所谓“独善其身”,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慎独”。而立功、立言则牵涉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希望所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能惠及他人,所谓“兼善天下”。
从工夫而言,立德是《大学》八条目的前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立功是后三条: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立言则是从这八条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阶段:孔子初期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实践,这是立德的阶段;后来孔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寻找明君给他机会实现治国的理想,这是立功的阶段;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六经,这是立言的阶段。虽然孔子在立功方面可说是失败者,但在立德、立言两方面却给后世留下一个永垂不朽的模范,成为万众景仰的“至圣先师”。
我有自知之明,不敢痴心妄想能够做到三不朽,但也不想浑浑噩噩过一生,所以我还是希望能“立点小德”、“立下薄功”、“立些微言”。
在喜耀10年的学习中,我反省到自己对一些不合理的事件,总会有义愤填膺的感受,而当肇事者受到应得的惩罚时,又会生起大快人心的感受。我找到了“唯一之自己”(唐君毅语,《人生之体验》),那就是一个“义”字,这是我想立的“小德”(非此德小,乃是我能达者小)。
“治国”、“平天下”非我能及,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我会在“齐家”这方面下工夫,与妻子互敬互爱,细心培养孩子成人成才,寄望他们将来能成为有用的人,这是我想立的“薄功”(非此功薄,乃是我能达者薄)。
当今时代是一个“内外隔绝、上下不通”(霍师语,《新时代·新动向》)的时代,它需要一些呼声来唤醒追名逐利的迷途羔羊,我愿意通过文笔来传达人文普及的讯息,这是我想立的“微言”(非此言微,乃是我能达者微)。
法住事业
25年的努力,法住事业已经发展到中国大陆去了,在霍师的推动下,《唐君毅著作选》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实现了唐先生的遗愿。
日前于丹教授在大陆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正是一个大好契机把法住的文化教育事业向大陆进一步推进。“于丹热”会在大陆掀起,正显示出大陆人民与传统文化脱节多年,已经形成一个价值虚无的社会,当大家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与魅力时,大势所趋,就如江河决堤,沛然莫之能御。
除了国学本身的价值与魅力外,“于丹热”的掀起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
其实于丹教授的专长是传播学的,她上《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就是应用了传播学的“3I”原则:首先是Information,代表信息量充足;第二是Interesting,代表趣味点活跃;第三点是Impact,即要有足够的影响力。[1]这些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应用的。
法住的宗旨就是保守、继承、传扬、开展一切对人类有价值的文化。25年来努力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要把这理想事业推上另一个高峰,还要继续在管理与开发上精益求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我祝愿法住事业蒸蒸日上,在历史上树立一个“三不朽”的典范!
[1] 参阅于丹,〈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网页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14368 。
Tuesday, May 22, 2007
人生三不朽
立德是建立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立功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立言则是留下一些启迪人心的学问,这三不朽为我们设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很有启发性。
从本质而言,立德是根本,为我们定下一个高远的志向,所谓“志于道”(《论语•述而》)。只有建立于立德的基础上,我们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才有其道德意义、精神意义,立功、立言才可称不朽。
从次序而言,立德是基础,所以需要先立志做什么人,才知道想做什么事、想留下什么学问,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学习、思考、实践、反省的内容,然后去实现立功、立言。
从自由而言,立德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宰,做一个有品德与修养的人,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立功是有客观局限的,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配合才能有成就。而立言是即有自由、又有局限,我们在学习、思考、实践、反省而后把心得融入言语中,这是可以自作主宰的,但要留下文字以传后世就有赖于客观条件的配合了。
从关系而言,立德是品德与修养的建立,纯属个人的空间,所谓“独善其身”,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慎独”。而立功、立言则牵涉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希望所成就的事业与留下的学问能惠及他人,所谓“兼善天下”。
从工夫而言,立德是《大学》八条目的前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立功是后三条: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立言则是从这八条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阶段:孔子初期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实践,这是立德的阶段;后来孔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寻找明君给他机会实现治国的理想,这是立功的阶段;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六经,这是立言的阶段。虽然孔子在立功方面可说是失败者,但在立德、立言两方面却给后世留下一个永垂不朽的模范,成为万众景仰的“至圣先师”。
Friday, May 11, 2007
曹操用人之道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易中天还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因此有“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也都是有缺点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
对这八句话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句立基于性情,第三、四句立基于理智,第五、六句应用了惩罚,第七、八句应用了奖赏。要留意的是前四句与后四句有层次的不同:性情与理智是内在的本质,而惩罚与奖赏是外在的方法;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前者是儒家,后者是法家。
曹操用人之道可说是“情理具备、内外兼施、恩威并重、赏罚分明”,也可说是“以儒为体、以法为用”。
Thursday, May 3, 2007
劳动节献词的反思
5月1日《联合早报》报道了李显龙总理、工人党与国民团结党的劳动节献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劳动人民所面对的民生问题。
工人党与国民团结党的献词都提到国人所面对的是各种收费的上涨,再加上政府放宽外来劳工的政策,中低收入层将受到很大的冲击与压力;而李总理的献词则强调全球化的趋势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与有增无减的压力。
劳动人民所面对的民生问题是铁一般的事实,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大趋势,但如何去对应这问题呢?
工人党提出政府需制定政策提高工人适应反复无常的世界经济的能力,国民团结党则批评工会没有传达工人的求助声音,两个反对党都寄望政府通过机制来对工人伸出援手。
李总理指出政府将继续重新设计工作为国人制造就业机会,推行培训计划来提高工人的生产力,也鼓励国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和学习新技能。
反对党呼吁政府制定政策援助工人来“兴民生”,而执政党除了制造就业机会来“兴民生”之外,还加上推行培训计划来“启民智”。“兴民生、启民智”,正是中国儒家的治国之道。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有一次去卫国,学生冉有问他治国之道,孔子就说出“先富之、后教之”的道理。“富之”就是“兴民生”,“教之”就是“启民智”。
接着要问:政府要启发的是人民的什么智慧呢?除了提高生产力与学习新技能以外,是否还有更根本、更重要的“教之”呢?
《荀子•大略篇》中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原来“富之”就是让人民有富裕的生活环境以便长养“真情”,而“教之”则让人民有充实的学习环境以便调理“善性”,其目的是要培养出一批“有真情、有善性”、甚至是“至情至性”的高素质人民,以共同建立一个“真情、善性、美德”的高素质社会。
人民的素质除了生产力与新技能以外,更根本、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真情、善性、美德”,这要通过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广义而言,学习包括读书、上课、听讲、实践,而思维包括思考、分析、推论、反省。
有句名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Give a man a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how to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李总理所提出的重新设计工作为国人制造就业机会就是在“授人以鱼”,而推行培训计划来提高生产力及学习新技能就是在“授之以渔”。
我想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学与思”(Teach a man how to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Teach a man how to learn and think, you prepare him for all the challenges in a lifetime.),那就是推行人文教育普及计划为国人打好“善学善思”的基础。
还要再问:应该推行什么样的人文教育内容?
首先不能缺少的基本功是语文理解能力,这让人能够通过阅读、听讲来吸收知识与道理,然后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其次是思考方法,这让人的头脑更加清晰,在理解知识与道理之余,还能进一步分析、推论、反省所学,转化成为自己的心得。
基本的理解与思考能力俱全之后,就要接触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经典著作,通过前人累积的丰富经验来深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文学经典能开启人的性情与才情,历史经典能提供人鉴往知来的资源,而哲学经典则能开展人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普及计划是不会在短期内见到成果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几代人以后,人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到时候从中选出一批有能力、有才干、具备献身精神的杰出领导班子,最后推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总理,又有何难?
Tuesday, May 1, 2007
五一国际劳动节
原来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约35万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芝加哥政府在进行镇压的过程中与罢工群众引起暴乱,先后死了4位工人、7位警察,史称“干草市场暴乱”。1889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亦称“国际劳动节”。
值得注意的是警察在镇压过程中开枪打死人,而罢工群众中也有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大凡大规模对立事件中,参与者情绪容易高涨,只要当中有人忍不住情绪而付诸于暴力,则难免会酿成悲剧。
想到印度圣雄甘地一生坚守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原则参加独立运动,心中不由对甘地的人格生起敬佩之情。
Monday, April 30, 2007
老师与真理
其实两者是在不同层次而言,并无冲突。西方哲学的坚守真理是在知识的层次说,而中国哲学的尊师则是在性情的层次说。两种精神可融合为一体,一方面在认知的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以至求得真理,另一方面知道自己能如此追求真理,皆因老师的启迪而打下的坚实基础。
英国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此义。
借用亚里士多德名言,再加以发挥:“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故吾更爱启迪吾之师”。
Sunday, April 29, 2007
萨特与加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特与加缪都是地下抗德分子。有一天他们在咖啡馆聊天,聊到人的自由问题。萨特主张因为上帝不存在,所以人有绝对自由,可以为所欲为;加缪则认为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人都无法有绝对自由。两人各执一词,谁都无法说服谁。最后加缪想到了一招,他说:“既然你说人有绝对自由,那么请问你能不能把我交给德军,检举我是地下抗德分子呢?”萨特想了半天,最后说:“不行!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向德军检举你!”
表面上加缪赢了这场辩论,因为萨特无法为所欲为,违背道义地检举加缪,这似乎显示萨特没有绝对自由。
但真是如此吗?萨特想了半天,他在想什么?
想深一层,萨特是在“维护道义”与“胜出辩论”两者之间想了半天,最后选择前者。他虽然输了辩论,但却赢得人格。实际上他是在自己的生命中体现出了道德的自由,而不是意气用事、任性放纵的自由。在意义上“道德的自由”比“放纵的自由”属于更高的层次,前者才是真正的绝对自由。
孔子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的就是生命的绝对自由。
Friday, April 27, 2007
开场白
Blogger的创建博客过程不难,主要是花时间在思考博客名称、撰写博客说明、选定博客网址。
Life Study博客的内容是关于“终身学习”与“生命学问”两方面;前者指出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历程,而后者标明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学问。
时间上“终身学习”没有设定期限,而空间上“生命学问”涵盖各种课题。如此定位保留了弹性,让我能够随意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中。
除了另外说明的内容之外,本网志的所有内容都以“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3.0通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发表。
“知识共享组织”是一个为创造性作品提供灵活的著作权许可协议的非营利性组织。我选择以这种方式的许可协议发表本博客内容,是因为我坚信“生命学问”的学习心得应该是自由共享的,同时我又可以保留自己的著作权。
是为开场白。